海量的数据资源将助力管理提质,持续的数据资产将助力企业增效,多元的数据产品将助力企业开源。比如,通过搭建覆盖广泛、互联互通的数据跨部门、跨业务、跨区域采集应用系统,实现数据的深度挖掘与过滤分析,可以为决策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经营管理插上数据“翅膀”,提升管理效率。再比如,通过数据价值评估形成数据资产,按照应用场景打造数据产品,完成数源信息到数据产品的转化与蜕变,将为企业盈利开辟“第二水源”。
03三“zhì”联动推动数字水务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实践的过程中,集团意识到智慧水务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抓好数源建设,以制度为基础,以治理为手段,以智慧为支撑,为数据资产价值化呈现、数据产品市场化延伸奠定坚实的数源基础。
“制”定规则,下好治理“先手棋”。以建章立制为先,用信息系统固化规则,减少对“人治”的依赖,实现用“规则”来取代“人治”管理。
强化制度顶层设计。以国企改革为依托,加强风险管理与合规管理,全面启动制度流程“废改立”,修订完善各类制度333项,优化营业、财务、招采等业务流程299个。通过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夯实筑牢企业数字管理基础。
固化数源建设规则。制定《沈阳水务集团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围绕项目“投、建、运、管、维”五个方面,制定全流程、全链条制度体系,打通信息工程项目建设纵向关节与横向壁垒,搭建信息工程建设网格化体系。在强化主线设计的同时,同步完善支线管理,制定并实施了《调度管理办法》《营销数字化平台运行管理办法》《二次加压泵站出口流量数据远传管理规定》等项目子方案,形成主线定方向、支线定措施,互为补充、互为支点的水务数字管控模式。
“质”求精益,打好治理“主动仗”。突出问题导向,早发现、早解决各类制约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肃清数源建设发展障碍。在具体实践中,沈阳水务集团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定标准,突出体系搭建,狠抓问题起底;二是对标准,突出数据核查,狠抓专项治理;三是落标准,突出赛道考核,狠抓正向激励。
突出体系搭建,狠抓问题起底。开发建成智慧水务综合管控平台并入选住建部全国智慧水务典型案例。同步搭建供水、调度、管网、二供、营销等信息化子系统,实现工作全程可追溯、可预警、可考核、可监管,及时复盘起底各类涉水问题。
突出数据核查,狠抓专项治理。通过利用腾讯地图对地理要素进行经纬坐标定位,对用户电子表册信息栓点固化,积极核查清理漏建用户卡片。通过开展营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降低管网漏损“双百行动”,累计整改查收、表务、基础信息等4大类营业问题,综合运用夜间小流量数据筛查、建立小区DMA分区漏控模型等方式,提升测漏修漏水平。
突出赛道考核,狠抓正向激励。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搭建营商环境、工程项目、漏损管控、规制成本控制4个赛道。刚性应用赛道比拼结果,成绩优异颁发“骏马奖”并给予奖励,连续获得“骏马奖”人员列为后备干部人选。
“智”撑保障,用好治理“组合拳”。沿着数字水务发展方向前行,必须做好技术、人才“双支撑”。
一方面,实现从“源头”到“龙头”供水全流程数字化管控。通过抓智慧生产实现安全供水。搭建“动态感知应急管理平台”,科学研判运行风险,提高突发漏水响应效率。
通过抓智慧管网实现经济供水。依托管网GIS拓扑结构,借助数字孪生系统,精准选择管网最不利点,实现水压、水量精准调度。
通过抓智慧泵站实现稳定供水。积极做好泵站数据采集,全市远传水表在线运行率达98%。制定二次供水系统夜间小流量漏失指标、投诉数量、维修频次、管材年限、压力分布等小区内网“五维一体”监控模型,主动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充分利用漏水声波监测,压力点、流量监测等手段,确保居民小区供水稳定。
通过抓智慧营销实现精准查收。组织搭建集AI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为一体的营业综合管理系统,梳理归纳业务关键点,筑牢“人、卡、表、费”管理系统逻辑底座;建立电子表册,夯实用户信息,为链接腾讯、百度等数据资源提供了空间和接口;大力推动远传水表应用,全市在装远传水表自动制售率94.33%。
另一方面,实现信息人才全域体系搭建。近两年来,一方面引进信息化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调整优化现有岗位职能,积极拓展信息化专职岗位,着力打造既懂涉水业务又懂信息管理的专业化复合型智慧人才队伍,为数字水务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04三“化”并进赋能水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数据要素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鉴于此,集团把加快业务管理平台化、数据资产价值化、数据产品市场化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有效实现数据要素价值。
一网统管,推进业务管理数字化,实现数据资源应收尽收。突出主责主业,构建“1+5+5”架构,将5个主业管理系统和5个业务保障系统的数据汇聚到一个平台。
实现数据全域标准化覆盖。探索建立《营销数据编码管理标准》《营销系统数据分类标准》,实现营销业务精细化管理;建立《统一物联数据标准》《GIS数据模型标准》等,提高数据质量和共享、流通能力,为数据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实现业务全域信息化管理。比如延伸基层人员管理能力,建立水厂“智慧安防”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火灾初期烟雾,提高水厂全天候火灾防范保障能力。
再比如,拓展管理人员数据洞察能力,针对各类投诉问题绘制用户诉求热力图,及时发现重点区域、突出问题,完善接诉即办、快速响应和未诉先办、主动治理工作机制,制定专项解决方案,提高服务满意度。
一体布局,推进数据资产价值化,发挥数据要素驱动作用。聚焦核心数据资产统筹规划,建立以二次加压泵站为中心,以营业实查实收、管网漏损控制为两个基本点的数据资产运营体系,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化呈现。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