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绍兴经验:“技术+管理”打造漏损长效管控机制

时间:2024-12-02 15:02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王成伟

评论(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极度短缺的13个国家之一,供水管网的漏损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影响供水企业的效益,还可能带来供水二次污染的隐患。在“2024(第九届)供水高峰论坛”上,绍兴市公用事业集团水务事业部部长单骁勇以 “‘技术+管理’打造漏损长效管控机制”为题,从背景难点、技术手段、管理理念和未来展望四个方面分享了绍兴在打造漏损长效管控机制所取得的实践成果与经验。

1733123024748.png

  绍兴市公用事业集团水务事业部部长单骁勇

微信截图_20241202153532.png

演讲视频请点击↑↑↑

背景难点

  单骁勇表示,管网的漏损控制尤其是长效漏损控制一直是全国的难点,作为住建部管网漏损控制50个试点城市之一,绍兴市自2008年至今管网漏损率始终稳定控制在5%以下,近几年甚至控制在3%以下,在漏损控制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他表示,相对于一味追求极致的漏损率数值,更重要的是能实现长效稳定的运行模式,使漏损率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技术手段

  绍兴市管网漏损控制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分区计量的应用与深化。绍兴管网分区计量及精细化管理的情况包括:

  一级分区。以营业分公司为主体的一级计量分区,实现区域划分、区域结算、独立考核的格局。(推荐)

  二级分区。试点二级网格化分区计量,形成网格化分区计量管理体系。(可选)

  三级分区。一是在新建小区、新建用户同步配套建设远传水表;二是通过旧管网改造工程增设总考核表,实现所辖区域内住宅小区跑冒滴漏实时监控;三是对用户收费水表扩面进行远传改造,减少计量损失。(必须)

  四、五级分区。对大型住宅小区或偏远的乡镇,进一步细分增设支线考核表并增设远传监控,实现末端漏损实时分析。(待定)

  其中,单骁勇认为三级分区,即面向常规住宅小区的计量分区,是必选项;而对于以营业分公司为主体的一级分区、在一级分区为基础的进一步细分的二级分区,他认为是推荐的、可选的,但不是必须的;至于细化到大型住宅小区或偏远乡镇的四、五级分区,各地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也是绍兴正在探索的。

  他紧接着列举了绍兴2个通过分区计量查找漏点、并进行控制的案例,具体表现为:区块远传水表定期传送数据以记录日常水量变化,当发现水量数据相比以往异常时,可给予快速反馈并采取实际修复措施,后续通过水量数据恢复正常变化趋势为依据,判断漏点修复完好。

  此外,单骁勇也表示分区计量有其局限性,包括:二级片区划分难度大;对大口径,小漏量的漏点判断与预警敏感性较低;解决了漏点的预警问题,但不能较好解决漏点的精准定位问题;需考虑片区内漏损分析的准确性与远传水量占比两者平衡性问题。

  第二,分区预警的突破与创新。通过分区计量+渗漏预警双区联动实现控漏。即将预警仪噪声监测仪与分区计量同步合在一起,更准确地监测漏点。分区预警体系推动漏损控制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变,实现智能检测、无人检漏。

  单骁勇进一步介绍了分区计量+渗漏预警在绍兴的实际应用成效:

  2020年绍兴城区通过分区预警检出200多个漏点,全年降低漏损水量600万吨,经济效益超1000万/年。在2023年、2024年,城区大部分漏点都是通过分区预警检出,年均检出1000余个漏点,并且发现的漏点逐渐减小。此外,对于大口径水管检漏,分区预警依然表现出色,如绍兴城区一大口径DN400钢管下口开裂泄漏,因位置特殊,若通过一般检测手段较难发现,通过分区预警,缩小检漏范围,及时发现并修复漏点,降低漏损。

  第三,分区控压的稳定与保障。绍兴主供水厂是高地水厂,约50米高程。由于白天用水量多,管网压力较低,夜间用水量少,管网压力偏高,通过建立智能精准控压的调度管理模式,做到管网压力“高峰不低,低峰不高”,进而保证供水压力恒定。单骁勇表示从2018年开始,绍兴已经实现了全年无爆管。

  管理理念

  单骁勇提出漏损长效管控的管理理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理念创新

  (1)树立以漏损管控为中心理念。围绕以漏损控制为中心,全力加速推进漏损治理工作。制订漏损专项考核制度,构建全员控漏考核与激励体系。

  (2)树立以业务精细为核心理念。从源头抓起,采用全过程、全流程控制手段,做到动态反馈,持续改进。重点推行水表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工程全过程项目化管理。

  (3)树立以人机结合为支撑理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引进和融合行业先进技术,特别是利用新型信息化技术,由以人为主向以机为主转变,逐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

  二是考核深化

  首先,明确责任主体。绍兴下设六个营业分公司分别负责辖区管网运行和用户服务;其次,明晰管理边界。分公司实行单独计量、单独考核;最后,构建全员控漏体系。员工收入与公司控漏业绩直接挂勾。

  三是管理精细化

  第一,通过业务流程化以实现物理漏失从块状管理到线状管理的模式变革;第二,通过计量管理动态化实现计量损失从线状管理到点状管理的模式变革,主要体现在对于流量计的计量管理、周检管理、远传管理和选型管理四个方面。

  四是机制长效化

  第一,机制建立。建立分区管理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加强漏损管控能力建设,配备稳定专职人员。

  第二,流程管控。建立健全分区计量设备设施、管理平台等运维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形成闭环管理,确保分区计量设备设施和管理平台安全稳定运行、数据准确可靠

  第三,应用考核。充分利用分区计量管理平台监测相关数据,不断提升管网管理和漏损控制水平,强化考核,充分发挥分区计量系统应用成效。

12

编辑:王媛媛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