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黑臭水体治理。
建立黑臭水体档案,完善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向社会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
采取截污、清淤、活水、保洁、生态修复等措施,制定专项整治方案,系统治理黑臭水体。到2018年,各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各镇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实现全市城镇建成区水体无异味、水质有效提升、城镇滨水空间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四)水域保护。
编制完成河道蓝线规划,结合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确权划界工作,按照苏府办〔2015〕200号文件要求,完成全市列入省骨干河道名录的93条河道和列入省湖泊保护名录的94个湖泊,以及部分重要建筑物工程的确权划界工作。划定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明确管理界线,埋设界桩界碑,建立信息共享系统,确保河湖水域面积不减少。
六、水系连通
根据“通江达湖、大排大引”的总体格局,完善阳澄区骨干水系,理顺淀泖区排水通道,加强县域重点河道整治,综合防洪、排涝、水环境改善需要,发挥河湖水系的综合效益。
(一)区域骨干水系。
全线拓浚整治永昌泾河道,新建元和塘立交枢纽,两岸口门控制,畅通阳澄西湖与望虞河水系。
针对阳澄区通江水系中引排能力最强的河道—浏河的淤积问题,进行疏浚清淤,并对两岸堤防、护岸进行加固整治。
从吴江区八坼的京杭运河开始,向东经苏嘉杭高速预留的河线位置进入烂泥兜,向东南方向新开河道,串联部分河荡最终进入白鱼荡,形成淀泖区的骨干水系—八荡河,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
与此同时,启动白茆塘、元和塘、牵牛河三条河道整治的前期研究工作。
(二)中小河流。
各市、区实施境内的县级河道35条。
七、水文化建设
水是文化之源,自从人类社会形成以后,水与文化便须臾不可分离。水文化的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久远,尤其是在苏州,从“相土尝水,相天法地”开始,苏州的发展便紧密地与水联在了一起,可以说苏州的发展起源于水,水为苏州的发展提供了智慧和空间。
到了新时代,对水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积极推进水文化建设,弘扬水文化传统,创建水文化理念,丰富水文化内涵,以治水实践为载体,把治水兴水放在发展大局中去考虑,强化社会对水的战略认识,对未来发展十分重要。
挖掘苏州历史治水遗存,总结历史治水经验,融合当代苏州生态文明、美丽苏州、美丽镇村、水美乡村等目标建设,大力度保护、全方位提升水文化水景观,彰显水文化内涵、打造东方水城特色韵味,对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期间,需要做好全市水文化历史遗存调查,编制完成水文化发展规划,初步构建水文化发展体系;完成苏州名城水文化馆、苏州当代治水成就展示馆、苏州水文化公园、太湖水文化馆、苏州市水文化博物馆等5处载体建设;出版苏州水文化系列研究专著,建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全民水情教育体系,提高全民对水利水务工作的参与度、认可度、满意度。
八、信息化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协调推进,平台共用、资源共享,实用先进、效益最大”的原则,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推动水利水务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化发展,建设信息共享、应用协同、基础支撑和科学决策的水利水务信息化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智慧水利水务信息化体系。
(一)建立水利水务统一数据库和综合运用平台。
按照“标准统一、共享建库、单点登录、分级应用”的格局,以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现有水利水务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由基础地理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包括水资源、河道、湖泊、堤防、水闸、泵站、供水、排水等)、政务信息库、部门共享数据库(水文、气象、环保等)四部分组成的水利水务综合信息资源库。在此基础上,开发建设水利水务综合运用平台,将原有面向业务办公流程为导向的、众多纷杂的系统转变到面向各类数据库对象为导向的集成平台上来。
(二)开发建设七大业务应用系统。
基于全市统一的水利水务大数据库,紧紧围绕“一张图”,横向基本建成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和评价系统、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系统、自来水厂运行监管系统、河湖水域监控系统、业务办公系统和公众服务系统等七大应用系统。
纵向基本建成市、市(区)、镇多级互联互通的水利水务政务应用系统。
(三)整合、完善数据采集系统。
科学规划水文站网体系,优化站网布局,完善流量控制站,加强雨量、蒸发量观测,强化水质监测,增设苏浙边界、苏沪边界、苏锡市界以及沿江沿湖沿河巡测线,基本建成全市水雨情、水资源、水环境和城市水文五大监测网络,全面监测水文水质情势变化。
期末,达到市级行政边界水量交换控制80%,水功能区水质监测100%,雨量、水位(含重要地下水位站)、重要测站流量、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时在线监测100%,水文测报预警达到90%,信息公众发布率达到90%。
九、治理能力提升
“十三五”期间,治理能力的提升重点体现在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三个方面。
(一)推动水利水务科技创新。
完善水利水务科技创新体系,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加强产学研结合,强化科技推广,健全考核机制,提升水利水务科技贡献份额。加强节约用水、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河湖保护、水生态修复、洪水风险管理、长江河势控制、工程建设和水利水务信息化等重大课题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
(二)实施水利水务人才战略。
加强水利水务人才智库建设,通过内部人才流动、资源整合等多种渠道,积极引导各类人才在系统内有序流动,重点培养集聚一批发展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做到施教与需求相结合,按需施教,科学培训,教与学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加速培养人才。加大引进人才力度,采取调动、兼职、聘请等多种形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每年通过事业单位考试招聘、公务员招考等形式,引进全市水利水务系统人才不少于100人。
编辑:李姝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