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万亿元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56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12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05万亿元,其中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提高到48.7%和45.9%;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9%,比“十一五”末期提高7.9个百分点。全市城乡一体化改革有序推进,苏州被国家列为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昆山、张家港、常熟和太仓在2015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市)排名中分别位列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七名。
五年来,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以中央精神为指引,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紧密结合苏州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统筹做好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扩大开放、城乡一体、环境优化、文化繁荣、法治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同时,以清醒理性务实的工作导向,咬定目标不动摇,凝心聚力、持续奋斗,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十二五”发展评估
“十二五”期间,苏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方针,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扎实推进水利现代化、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综合执法三项国家试点任务,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利水务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为优化和提升社会生产力提供了重要平台。
(一)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高。
长江张家港段完成了8.7km江堤改建加固工程、太仓段完成了4.1km堤防护坎加固工程,新建改建了六干河闸、段山港闸、五节桥港泵站等一批建筑物工程,基本完成了通洲沙西水道整治、福山水道边滩整治、铁黄沙整治等重大项目。
环太湖吴江、吴中、相城、高新区结合环太湖道路建设提高了堤防和沿线建筑物标准;东太湖综合整治一期工程顺利实施,有效提升了太湖大堤的防洪能力;走马塘延伸拓浚工程苏州段全面建成,缓解了“引江济太”调水与地区排涝的矛盾。
苏州城市中心区防洪大包围工程进一步完善,完成了蒋家浜、菱塘浜以及虎丘地区白洋湾、谢家桥浜、山塘河等河道整治,完善了虎丘地区防洪控制线。金阊新城区相继完成新开河闸站、西郭桥浜闸站、长泾塘闸站、泥店港闸站、祥杏桥闸站等枢纽及外围防洪闸工程,建成以京杭大运河、黄花泾、西塘河为外河的防洪包围。
水源地建设全面加快,确保饮用水供水安全。张家港市建成以一干河为依托的应急水源地,总蓄水量约305万立方米;常熟市完成福山边滩应急水源地建设,蓄水总库容约561万立方米;昆山市完成长江引水二期工程,长江引水总规模达到90万立方米/日;太仓市建成浏河避咸蓄淡水库;吴江区结合东太湖综合整治完成东太湖应急备用水源地和第二水厂建设;太湖金墅港、渔洋山、寺前水源地、阳澄湖水源地达标建设不断巩固,全市1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中有13个通过省级考核。
(二)水资源配置能力明显增强。
按照“节水优先”的治水方针,苏州市及下辖各市全面建成首个国家级节水型城市群,并顺利通过复查。继张家港市被授予首批“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后,常熟市又被水利部命名为第二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太仓市、昆山市建成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全市累计建成省级节水型企业794家、节水型社区286个、节水型学校319所,市区节水型机关创建率超过80%。
在加强节水的同时,水系连通、畅水工程有序推进。七浦塘、杨林塘、一干河、七干河等一批区域骨干和县域骨干河道的整治相继完成,列入国家专项计划的19条25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全部完工,农村河道共轮浚8694条、7232km,不仅大力提升了区域北排长江的能力,而且有效提高了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
(三)水环境治理城乡联动。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建、扩建污水厂45座,新增处理能力73.3万吨/日;建设污水管网3738km;新增污泥处理处置能力1350吨/日。2014年,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决定,制订了三年实施计划。截至2015年底,全市累计完成农村污水治理村庄3915个,服务农户34万户,其中重点村、特色村2076个,占总数的62%。
在截污控源的同时,苏州城区掀起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河道清淤工程,共对城区110条110km河道进行了疏浚,57条河道黑臭现象基本消除,外城河水质从劣V类提升至III~IV类。古城区河网实施“自流活水”工程,建成阊门堰、娄门堰配水工程,改善了河网的水流流动速度。
农村地区的黑臭河道得到有效整治,通过截污控污、河道清淤、水生态修复与生态护坡建设等措施,完成674条黑臭河道治理。
(四)水生态修复亮点纷呈。
水生态文明载体丰富多样。继苏州市胥口水利枢纽管理处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之后,张家港市谷渎港、昆山市明镜荡、吴中区旺山水土保持园、高新区环太湖大堤相继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市共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5个;太仓市凤凰湖、张家港市凤凰湖、昆山市淀山湖、市西塘河等8个水生态修复示范区建成省级水利风景区。
水生态修复效果明显。阳澄湖、昆承湖、南湖荡等湖泊在进行综合治理的同时,通过生态清淤、新建生态挡墙、绿化路堤、出入湖河道整治等措施,积极推进湖泊的生态修复,既改善了水质、修复了生态,又提升了景观。
生态河道建设顺利推进。农村河道以实施拆坝建桥畅流活水工程为抓手,加大生态河道建设,全市共完成生态河道建设536km,建成各类生态护岸432km。
(五)水利基本现代化稳步推进。
根据《江苏水利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具体评价指标和标准,“十二五”期间全市水利基本现代化建设逐年提升,2015年得分92.1分,比“十一五”末提高7分,连续多年稳居各省辖市之首。2015年分别高出苏南及全省平均水平3.6分和5.9分。
三、存在问题
“十二五”的建设成就与实践探索不仅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今后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到当水利水务工作与“强富美高”的新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和殷切期盼相比,对照高质量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敢于担当,奋发作为,把苏州的水利水务工作推向更高的水平。
编辑:李姝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