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专访王洪臣:给“现代污水厂”一个定义

时间:2007-08-12 08:48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日前,中国水污染事故频频发生,全国上下高度重视。其中,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治理水污染、完成国家“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任务中更是责无旁贷地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北京排水集团的总工程师王洪臣在城市污水处理以及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上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为此,中国水网专程采访了王洪臣,在采访中,他给我们定义了“现代污水处理厂”这样一个清晰的概念。尽管这个概念对王洪臣而言,并非第一次提出,但是却让我们对污水处理厂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现状

  就污水处理本身而言,王洪臣告诉中国水网记者,我国污水处理厂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速度快。据预测,到07年年底,我国至少能形成日处理6000万立方米的总污水处理能力,是2000年的两倍多。如果全国城市污水总排放量按1亿立方米计算,明年污水处理能力有望超过排放量的70%,提前两三年实现2010年规划目标。
  其二,污水处理工艺过于多样化,没有较为清晰的技术路线。
  “诚然,不能要求全国采用统一的工艺模式,但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应分析本地特点,理性地选择适合的工艺,如南方适合什么,北方适合什么; 缺水地区适合什么,丰水地区适合什么。”王洪臣如是说。他介绍到国外一些小国家如丹麦几乎全部采用氧化沟工艺,北欧大多采用化学除磷加生物脱氮的模式,日本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串联砂滤以及集中的机械室。在国内,一会采用氧化沟,一会采用SBR,一个时期流行一种工艺。由于没有清晰的技术路线,世界各地的污水处理技术,成熟的,不成熟的,在我国都可以见到。很多城市建一个厂换一种工艺,一个城市采用七八种工艺,有的地方还在一个厂采用几种工艺。世界上采用UNITANK、BAF、CAST、ICEAS、ORBAL氧化沟等工艺规模最大的处理厂都在中国。王洪臣笑言到业内流传这样一句话:“考察污水处理技术不用出国,在国内考察比去任何国家都好。”这虽是一句笑言,但却映射了中国污水处理工艺路线的尴尬现状。
  其三,管理不规范。
  一些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制度不完善,技术力量不足,摸索着运行,大部分处在定性管理的水平上。对一些处理厂进行粗略的物料能流核算,根本核不圆,没有量的概念。另外,政府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也不规范,监管主体混乱,没有明确的监管程序。环保部门依据《水污染防治法》监管,水利部门依据《水法》监管,有的城市市政管理部门依据本地的《排水管理条例》进行监管。
其四,污水处理投资渠道以及项目运作模式混乱。
  王洪臣认为,较国外而言,中国污水处理投资渠道以及项目运作模式混乱。他向中国水网介绍说英国、法国、德国全国都是统一的投融资模式;美国和日本统一由政府投资建设并管理,日本各地政府都设有下水道局;北欧、澳大利亚是以政府控制下统一的水公司进行运作。中国则处于高度多元化的状态,就管理部门而言,政府管理部门没有统一:有设排水事业管理局的,有归环保局管理的,有水务部门管理的,有城建部门管理的。投资渠道多元化,外资、国有、民营等投资均进入污水处理领域;运作模式多元化,有政府自己运作的,有直接委托的,还有大量项目以五花八门的BOT形式在运作。
  以上特点是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通过科学严格的规划和计划可以避免?一个行业的发展应是有序还是无序?这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排水行业在节能减排过程中任重而道远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需要减少10%。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污染物减排过程中的主力军,在节能减排过程中任务艰巨。王洪臣认为排水行业要在节能减排上有较大的作为,首先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最首要而根本的是排水管网优质快速的建设和正常稳定的维护管理。王洪臣谈到,在一些地区,污水处理厂成了晒太阳工程,一些污水厂甚至处理河水来应付检查。水量不足,大马拉小车的情况更是随处可见。因此必须加大排水管网的建设力度,强化维护管理,让污水顺利到达污水处理厂。这是节能减排的基础性工作。
  其次,要科学高效的运行污水处理厂,将排放量减少到最低。王洪臣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污水处理厂优化运营管理,每降低5mg/l的COD,以全国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5000万立方米来计算,那么每天可以减少排放的COD量就是2.5万吨,一年排放量则可以减少900万吨左右,相当于一个较大省份的减排量。
  此外,加大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也十分重要。污水处理的减排,不应只考虑水处理过程。污泥稳定化作为有机物矿化的过程,是污泥处理处置的核心问题。倘若不进行稳定化,最终有机物又会回到环境中而未能真正减排。因此污泥的稳定化是确保排水行业真正减排的关键。

建设“现代污水处理厂”

  去年,随着环保总局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的颁布,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否应该被作为重点排污户进行监管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时至今日,尽管不再有太多议论的声音,但实质性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就这个问题,王洪臣认为应一分为二来看待。
  从政府层面看,任何污水处理厂当进入的水质、水量处于超负荷状态时,无法达到要求的处理水质都是正常的。将污水处理厂作为末端纳入监管就要求污水处理厂有权力监管上游,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真正将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实现一体化管理的并不多。进一步看,即使是像北京排水这样对污水处理厂和排水管网一体化管理的单位也同样存在问题。对北京排水集团而言,上游对应的就是广大的排水户,排水户作为社会大众,企业怎么有能力合法理地对社会监管?将监管排水户的责任落在企业身上,企业显然承担不了。而管不住上游,污水处理厂也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出水水质的达标。总之,政府应该体谅排水企业的难处。
  但是,从排水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污水处理厂应该将“现代污水厂”作为企业的自我奋斗目标。“现代污水厂”的涵义早已超越了目前政府层面的要求,王洪臣更是从技术主线和公共管理角度全方位地阐释了“现代污水处理厂”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座污水处理厂被赋予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在王洪臣看来,现代污水处理厂的职责不再是简单地处理污水,而是水污染控制中心、高品质水环境的提供者、新水源的提供者等多功能的集合体。这远远超越了传统污水处理厂单纯削污染物的概念。美国现今的18000多个污水处理厂中有一批以”WPCC”(水污染控制中心)命名,这就意味着污水处理厂对流域内的水污染控制负总责。在缺水地区,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基本上就是环境用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水环境的质量,在这些地区,高水平的污水处理厂就是高品质水环境的提供者。将处理完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生产的再生水,是一个城市稳定的第二水源,将从根本上缓解缺水状况,所以说,污水处理厂是新水源的提供者。既然成了水源的提供者,那么对污水处理厂无论多么严格要求都不会过分。
  抛开技术主线,从公共管理角度出发,污水处理厂被赋予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其一,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与自来水厂、飞机场、火车站、热电厂的功能一致,一旦运营不正常,将对社会造成极大冲击,因此,必须时刻确保稳定运行。王洪臣介绍说,排水管网与供水管网不同,一般是靠重力自流,无法跨系统调度,如果污水处理厂故障停运,该区域内的水环境肯定被污染,造成水污染事故。他谈到北京排水集团在广州运营西朗污水处理厂,当时与保险公司签订了全国第一份“污水处理运营责任险”。其二,现代现代污水处理厂必须随时承担公共安全应急的责任。这就污水处理厂必须保证一个很高的设备完好率和备用率。如在城市防汛中,污水处理厂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混流制是中国排水管网较普遍的实际状态,同时雨水管网也滞后。当汛情到来时,城市污水厂的进水量必会增加许多,倘若没有公共应急的措施和保证,整个系统都会出现问题。据王洪臣说,北京以下一次40~50mm的大雨而言,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就会增加1倍的水量。“如果不紧急开泵大水量抽升,那么上游地区将可能淹泡,且一般防汛措施很难发挥作用。其三,现代污水处理厂必须承担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的责任。污水是传染性病源微生物的最主要传播媒介和载体。当发生大规模传染性疾病时,除要求污水处理厂确保稳定运营外,还需采取紧急强化消毒措施,在污水处理厂切断病源微生物的传播。
  另外,现代污水处理厂还应该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作出贡献。高碑店污水厂的沼气发电系统,年发电量1400万度;污泥干化后将成为高热值的燃料;好氧或厌氧发酵后的污泥可作为营养土用于土壤改良。

中国污水处理厂的未来之路

  在对中国水网谈及中国污水处理厂的发展方向时,王洪臣简而概括为规划和运营两方面。
  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建设必须高起点,适应现代污水处理厂的要求:满足水环境质量的需要;能提供高品质的再生水;能对公共安全的保障发挥关键作用;能达到高标准的环保要求;能够资源再生利用,实现循环经济;能满足公共基础设施的要求,长期稳定运营。在缺水地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的重点必须瞄准完全的高品质的再生利用。王洪臣认为,目前再生水的水质标准太低,仅是已经丧失水功能的劣五类水。应该将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设计标准来考虑。当然,高水平的再生水取决于财力和需求两方面。王洪臣认为,北京作为一个高度缺水城市,应该也有能力规划将全部污水再生,达到地表三类水质,回灌地下。
  对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王洪臣告诉中国水网记者,未来的重点应是,运营队伍的专业化,运营过程的定量化,运营管理的标准化,运营监管的规范化。

  中国的污水处理还有很长的一条道路要走,王洪臣在这里定义了“现代污水处理厂”。我们不可否认困难重重,但贯彻这种理念,中国的污水处理事业将会更健康的发展。

(中国水网 谢晓慧)

附:王洪臣简介

编辑:全新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