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2023供水高质量发展论坛为什么要选长沙?

时间:2023-07-31 09:52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王馨

评论(

  自唐代,长沙就一直是湖南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其风貌不仅出现在大量古代文献和艺术作品中,也是众多文人墨客创作的灵感来源。“茅斋定王城郭门,药物楚老渔商市”,这是盛唐时期,栖居于长沙的诗圣杜甫,记录下了这座千年古城的繁华。

  历史的珍贵遗产能够恒久耸立,城市文明的高度也可以不断刷新。如今,长沙正复现当年的风华,不同的是,它又增添了许多青春活力,并以现代的方式实现着城市升级,就在最近发布的《2023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长沙在本次上榜的15座新一线城市中,较上年度跃升2个名次,位列第8,发展潜力和能力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重视。

  即将在9月13日开幕的2023(第八届)2023供水高质量发展论坛选择在长沙举办。论坛主题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下的新供水”,其中强调的立足时代变化的创新与突破,与“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一脉相通,饱含深意。

  01传承湖湘文化,长沙更“长”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很多人对长沙的了解,都是从毛主席这首《沁园春 · 长沙》开始的。再后来,就是作为著名的芒果台所在地,长沙时不时会出现在我们的娱乐生活中。

  而其实长沙作为一个地名,最早记录在西周时期,距今约 3000 年,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城市。几千年来,长沙“历经沧桑不变位,遭尽患难仍留名”,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历经千年城名、城址不变的古城。

  如果要聊一聊长沙深厚的历史文化,必然要提的便是长沙湘江西岸岳麓山脚下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创办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欧洲至12世纪中叶才出现大学, 岳麓书院早了两百年。门匾“岳麓书院”是宋真宗亲笔,“学达性天”匾、“道南正脉”匾分别为康熙、乾隆御赐,道出了这座千年学府的崇高历史地位。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挂在岳麓书院门口的牌匾,就是形容这里是三湘人才辈出的所在,众多彪炳史册的名人豪杰从书院走出,教育家和文学哲学大师张栻、朱熹、王阳明在此讲学;经学大师王文清、王先谦在此从事教育及文化学术活动;近代名人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曾国荃、郭嵩焘、刘坤一、唐才常在此就读;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这里走向历史舞台。

  有人说,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的千年一脉,长沙也因此被认为是湘湖文化的重要源头。

  作为一种区域文化,湖湘文化厚重深远,尤其是自近代以来,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它身上,集中体现着中华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兼容并包”的精神特质,既继承着中华文明主体精神,又保持着鲜明的湖湘地域特色。

  历史上,湖湘文化的大家,几乎都与岳麓书院关联紧密,如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在身处异族侵扰、国家危难的时代,倾注满腔情怀掌教书院,提出“传道济民”的教学宗旨,使湖湘学派达到极盛,得到学术界和官方的认可和传播;又如清代倡导洋务运动的湘军统帅曾国藩、以宋明理学为价值观,发起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促成了“同治中兴”,是晚清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行者和榜样;再如民国以后,多次寓居岳麓的毛泽东,充分吸收了岳麓书院和湖湘文化的营养,把“实事求是”升华为党的思想路线,掌握了认识论的主动权……

image.png

橘子洲头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以1925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形象为艺术原型 李宗璟/摄

  纵览湖湘历史风云,湖湘文化中所孕育的满满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也铸就了长沙人民的特质:勇于变革、敢于创新、乐于创造,善于以一域之力为全局添彩。对于骨子里倔强不服输的长沙人来说,在如今的大时代面前,也自然是不甘于落后的。

  如今作为湖南省省会,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长沙的积累和发展有目共睹。尊重知识、爱护人才的传统精神延续至今,让长沙云集了极为丰富的高等教育机构,百余家科研机构,两千多家各行业的创新平台,将长沙打造成了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的“四个中心”城市。

  2017年,长沙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跻身“万亿俱乐部”行列。2022年,年度GDP增速领跑全国,在全国24座万亿GDP城市经济年报中,长沙以4.5%的经济增速居24城之首,成为近年来省会城市竞争的“黑马”,发展潜力和能力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重视。

  02频繁“出圈”的背后,是“向往生活”的所在地

  近些年随着网络上短视频的传播,长沙在不断的“出圈”。彻夜不眠的解放西、绚烂夜空的橘洲烟花、扬名全国的茶颜悦色、爱心红绿灯、粉红斑马线……而在这座城散发出的“网红”气质的背后,体现的是一座城市所创造的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也展现了长沙百姓安逸美好的生活常态。

  过硬的城市建设、浓烈的人间烟火气、丰厚的教育资源、接地气生活方式和消费场景,让长沙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快乐大本营”。2022年,长沙人口增量达到18.13万,比2021年末增长1.8%,成为全国人口增量最大的城市,并已连续15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符合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一个城市发展的高一层次认可。实际上,长沙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做出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也是长沙人民安居乐业的底层保障。

  长沙依水而居,境内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37条。湖南人的母亲河,长江重要支流湘江穿城而过,中卧橘子洲,西枕岳麓山,构成了长沙“山水洲城”的独特的城市风貌。

  湘江不仅是长沙的城市名片,也是长沙人民用水的第一水源。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考察,叮嘱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真正把生态系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护好”。此后,长沙市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展湘江污染防治。

  2013年至2015年,长沙先后投入近60亿元,完成主城区42公里截污干管建设,对城区101个排污口截污。期间否决掉将近100亿元投资额的污染项目,并对92家重点涉水污染企业、66个涉重金属污染企业、124家污染严重的造纸厂实施关停并转。

  以湘江为起点,2014年,长沙全力推进境内河流包括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龙王港、沩水、沙河构成的“一江六河”综合治理,力争长沙水环境的全面提升。

  2013年至2021年,8年“关、引、拒、退、治”的决心和努力,让长沙水生态治理成果显著,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湘江干流长沙段平均水质优良率和达标率为100%。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沩水河、龙王港、沙河、团头湖及湘江其他支流水质达标率亦为100%。

  现在的长沙水岸风光带,澄澈如练,是摄影师扎堆的大片取景处,一艘摇橹船轻轻划过水面,会惊起一群白鹭。沿河满步,河畔野钓,是长沙人民的日常生活,也是“山水洲城”亲水宜居环境的最好体现。目前,长沙正在进一步聚焦提升“一江六河”沿线滨水空间品质,成为很多地方学习和借鉴的案例,润泽城市的一波碧水,也将为长沙人向水而生提供的更多可能。

  03有一家敢想敢干的水务企业,供水服务早已走在前列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毛主席在他的《水调歌头·游泳》中,表达了他对于长沙水的钟爱和眷恋。在互联网上,很多人提到长沙的安逸生活时,用“水龙头不用装过滤器”来举例。实际上,伴随着长沙城市化发展的每一次升级,这座城市中还有一家企业,始终用满腔情怀和多年的经营与努力,对长沙百姓用水、用好水提供充分保障,实现了很多零的突破。

  将历史的时针前拨。1949年,长沙和平解放,百废待兴,长沙市财政极度困难,但当时的长沙市政府仍然坚定的将建设一座自来水厂作为第一批重点建设内容。1951年,长沙水业集团前身———长沙市自来水公司成立,在技术与设施都受限的情况下,建成了长沙市第一座自来水厂——河东水厂(原长沙市一水厂,现名南湖水厂),水厂供水管线只有12864米长,但正式实现了长沙人民喝上自来水的夙愿。

  河东水厂后,1954年,河西水厂(原二水厂)正式供水。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水厂扩建扩容的步伐不断加快,长沙全市自来水开始全面入户,主城区自来水厂也逐渐发展到九座。

image.png

长沙沙水水无沙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提升,国力的增强,供水事业也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在市场化的浪潮中,2005年,原长沙市自来水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整体改制,成立长沙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经营与管理,实现了经营效益的明显提升。

  为了加强长沙市供水安全保障,市政府启动“长沙引水工程”,开辟株树桥水库为长沙的第二战略水源地。2010年,长沙引水工程实现通水,改变了长沙市区自来水的水源只取自湘江的传统,实现了双水源供水。

  目前,株树桥水库承担了长沙市主城区、星沙片区、浏阳经开区150余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水源非常优质,常年保持在地表水I类或Ⅱ类标准,在长沙市湘江流域各水源地监测断面中每月均排名第一,被列为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红遍长沙的瓶装水品牌“才饮”,取水就是源自这里。

  在长沙水务人的努力下,长沙水业集团不仅在供、排水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业务也不断的拓展至环境、水务投资、工程等市场领域,并开始构建大水务投融资平台的战略思考。

  2011年,长沙水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后,坚持实体经营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开始一系列的改革与破局。2019年,集团成为上市企业华油惠博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成功进入能源工程服务领域。为了实现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长沙水业集团还积极推进与央企的战略合作,2021年,正式引进长江生态环保作为战略投资者,成功引进资金19.54亿元,不仅使集团资产负债率大大降低,同时也为集团在长江流域特别是环洞庭湖地区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一系列创新破局、真抓实干的改革举措中,长沙水业集团实现了持续的良性发展,经营财务状况优化明显,资本运作能力、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供水的服务水平都在大幅提升。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长沙的供水服务,长沙水业集团持续推进水厂新建和提质改造,推动供水管网和户表改造,参与水源地保护治理,推进污水处理厂新建和提标改造,推动智慧水务建设,实现二次供水泵房智能化管理,企业和群众用水“掌上办”,在企业品牌价值与日俱增的同时,为长沙市民得到充分、优质的供水服务提供保障,有力的推动长沙供水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几十年来,长沙水业集团的耕耘收获了丰硕的成果,集团现有资产总额271.3亿元,业务范围除了水务板块(供水、引水)方面,还包括环境板块(排水、污泥)、市场板块(水务工程、水务科技、水务信息、水务投资、直饮水及包装饮用水) 和油服板块 (油气工程及服务)四大领域。

  在“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指引下,长沙水业人还在继续创造着辉煌。9月13日~14日,2023(第八届)供水高质量发展论坛将在这里举办,期待与您共话供水发展,一起想、一起干!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