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福建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发布(全文)

时间:2021-10-28 16:51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系统治理,协同管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城市治理与乡村建设,统筹流域污染防治与海洋环境保护,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应对气候变化,贯通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跨行业+多污染物+多介质+全过程”的协同管控。

改革创新,示范先行。更加注重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激发党委、政府、企业、公众等各类责任主体内生动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环境治理的良好格局;发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区域环境合作新模式,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创建更系统、更有亮点、更多元的“福建样板”。

第三节主要目标

展望2035年,“绿色繁荣、和谐共生”的生态福建美丽福建基本建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健全高效,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展现更加崭新的面貌。

“十四五”时期,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把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地造福人民,“清新宜居、河湖流韵、山海透碧、业兴绿盈、共治同享”的生态福建美丽福建初步建成,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省域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绿色发展导向全面树立,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优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更加畅通,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空气质量稳步提升,细颗粒物浓度持续下降,臭氧浓度上升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水生态建设得到加强,优质水比例继续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

——生态环境安全有力保障。土壤安全利用水平巩固提升,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安全水平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短板加快补齐,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更强。常年畅享清新空气、鸟语花香,抬头仰望多是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环顾四周是更多怡人的绿、田园风光、清水绿岸、滩净湾美、鱼鸥翔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得到不断满足。

2021-10-28_145139.png

第三章 协同减污降碳,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整体布局,把降碳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完善宏观治理的环境政策,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用地结构,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构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第一节 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

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科学合理制定全省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开展碳达峰行动,加强达峰目标过程管理,强化形势分析和激励督导,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因地制宜制定实施各地碳达峰行动方案,支持厦门、南平等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在南平探索碳中和实现路径,推动平潭低碳海岛建设,支持三明市探索建设净零碳排放城市。开展低碳社区、低碳园区、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和碳中和示范区创建。

推动重点行业实施达峰行动。推进工业行业能效提升行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天然气、电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科学制定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交通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大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水泥行业利用脱硫石膏、矿渣、转炉渣等非碳酸盐原料替代传统石灰石原料生产。推动煤电、钢铁、建材等行业开展低碳减排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加强重点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开展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管理。

第二节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强省、质量强省建设,以火电、钢铁、建材、石化、造纸、化工、印染等行业为重点,开展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全面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升品牌质量和产业发展层次。在电力、钢铁等行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推进食品加工业生态化特色化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推进冶金产业绿色发展,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精深加工。推进建材产业新型化发展,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壮大绿色环保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在节能环保领域,培育一批产业集群。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绿色环保产业的深度融合创新。加大绿色环保企业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做大做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扶持一批精专特优中小企业。

提升行业资源利用效率。树立循环发展、永续发展理念,实施水效、环保“领跑者”制度。制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方案,依法推进清洁生产,在重点行业深入推进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探索开展行业整体审核模式。提高清洁生产对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度,推动传统行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强化用水强度控制,大力实施节水行动,实施深度节水控水,推广节水技术,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强化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盘活存量土地、闲置土地,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

1234567...17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