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污泥产业政策是否真正明朗?

时间:2012-10-12 17:06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杨瑞雪

评论(

 随着污泥问题的日益严重,国家近年来逐渐加强对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标准,对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进行扶持与引导。但污泥市场在经过几年持续升温后,2012年市场关注度与活跃度均有所降低,商业模式无法突破,产业发展遭遇瓶颈问题。业内不少声音认为,国家对于污泥的专项政策与标准规范尚不明确是造成产业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王凯军在“2012(第四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表示,国家层面的政策与技术标准已经较为明朗,初步形成了技术政策与标准的总体框架,同时他也表示,若要真正助力污泥产业的扬帆起航,各项政策标准的具体细化与落实势在必行。 

政策与标准总体框架成形 

根据中国水网《2012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城镇污水处理量343亿立方米,每年吐出的“脱水污泥”则接近2200万吨,其中80%污泥未得到处理。为缓解污泥问题的严峻形势,国家近年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技术标准与技术指南的文件,具体如下图。 

王凯军称,2009年国家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明确:“地方人民政府是污泥处理处置责任主体;污泥处理处置运营单位负责污泥安全处理处置;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文件同时提出技术路线选择应综合考虑污泥泥质特征、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污泥处置方式。2010年环保部发布的可行技术的指南,提出了可操作的四个污泥处理处置最佳可行技术路线——污泥消化最佳可行技术、污泥堆肥最佳可行技术、污泥土地利用最佳可行技术、污泥干化焚烧最佳可行技术,并强调关注处理处置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随后2011年建设部和发改委发布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给出了各项处理处置技术的优先顺序。 

落实有待加强 专项政策不明确 

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政策和泥质标准总体框架基本建立,但目前这些政策与标准落实并不到位,实际可操作性有待加强。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认为,“我们缺少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与偏虚的技术指南类政策相比,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对产业的发展更有裨益。技术指南中虽提出污泥处理处置要优先研究污泥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在不具备土地利用条件时,考虑采用焚烧及建材利用处置方式,但进入土地的合理标准与焚烧的环保要求等细节问题并未明确,企业在项目实践中容易遇到困惑,从而导致政策与技术指南在一定程度上形同虚设。”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顾问总编傅涛表示,决定行业整体发展方式的专项产业政策尚不明确,尤其在投资体制、服务模式方面更是缺乏明确指向,造成政策落实难、产业发展难的困境。同时,他表示,污泥处理处置的责任主体尚未像污水处理领域划分清晰,污泥处理处置也难以直接承接污水处理的商业模式,支付模式、政府采购模式较为模糊,行业的融资、盈利模式无法突破。目前污泥领域中较为稳定的商业模式尚未体现,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交易案例数量也有限,市场持续发展的活力受到严重制约,导致产业一定程度上“由热转冷”。 

一直以来,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与案例备受关注,但技术路线与工程案例需要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政策与标准体系来指导与规范,政策与技术要双管齐下,相辅相成;推动行业持续发展,更需寻求商业模式的突破及投资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政策明朗、技术进步、投资清晰、管理明确,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真正推动整个产业实现持续、良性发展。 

 

编辑:杨瑞雪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