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形势严峻,节能减排工作迫在眉睫。继“十一五”将COD和二氧化硫列入污染物排放约束性指标之后,水中的氨氮和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将作为“十二五”的环保重点,成为约束性指标。“十二五”污染物排放约束性指标将由2项扩展为4项,并且水行业的氨氮控制强度(削减10%)大于COD(削减8%)。此项调整,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在中国水网等单位主办的“氨氮污染防治政策、适用技术与案例示范高峰论坛”上,与会领导专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十二五”期间氨氮污染防治政策与技术问题。
形势严峻 减排难度大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称国家把氨氮作为“十二五”重点控制对象,制订了四项硬性约束指标,其中氨氮要降低10%,降低到238万吨,减排目标力度较大,难度较大。他说,这些指标都是量化要分解到各行业中去,“十二五”期间要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污泥处理处置、重点流域区域污染的综合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大氨氮污染防治标准执行力度,加强监督和管理。刘志全表示,虽然“十二五”氨氮污染存在难度,但是对于全社会节能减排,对于良好环境的迫切要求,污染减排刻不容缓。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左剑恶认为,目前,氨氮对水环境污染的情况影响非常大,不仅影响地表水水质,而且对水生生物毒害,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我国有大量水体是在劣V类水平,氨氮平均浓度超过1.38mg/L,超过了三类水的标准;我国七大水系中,劣V类在1/5左右,氨氮是其首要污染指标,情况非常不乐观的;氨氮对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更为严重,国家26个重点湖泊当中,重度富营养有1个,中度有2个,轻度有11个,加在一起超过了50%,中等营养占到了46%。种种迹象表明,氨氮污染物排放量大,污染负荷远远超出水体自净能承受的能力,对氨氮的控制成为改善水体水质的关键。氨氮污染防治迫在眉睫,这也是我国要“十二五”期间提出总氮指标削减10%作为主要任务的根本原因。
氨氮控制迫在眉睫 亟需完善政策标准
氨氮排放标准是各个企业和相关部门都比较关注的,刘志全认为目前我国氨氮标准较分散,有不同的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方法标准,分布到不同的行业,因此存在一些急需尽快完善的地方。环保部科技标准司正在着手进行相关方面的工作,包括根据氨氮排污特征对各类污染物进行分类管理,完善氨氮排放体系;在科研方面,把氨氮作为控制对象,研发了有关行业的和面源控制成套的技术等,着力解决氨氮污染排放控制问题。
据左剑恶介绍,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氨氮防治相关的政策,不同的氨、不同的氮都有不同的限值,根据标准,不同的限值都有不同的规定。从工业行业来说,目前已经发布了58个清洁生产标准,其中只有6个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中规定了氨氮控制标准,分别是炼焦、氮肥,味精,淀粉,纯碱,制革,其他的还没有明确把氨氮作为清洁生产来进行控制。从污染物排放标准来看,共分为49个标准,有一些已经涉及到了氨氮的排放标准,在这些主要行业的排放标准体系设计中应该是比较全面的,基本上涵盖了绝大部分氨氮污染企业,在新制订的标准当中,氨氮的指标控制也越来越严。左剑恶说,为解决目前环境技术水平不高、环境技术选择不当、企业排污不能稳定达标等突出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上对氨氮减排途径及污染防治技术进行规范和引导。目前清华大学已经着手制订《氨氮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希望有关行业人士提出宝贵意见,尽快完善并出台该政策。
减排途径多样化 鼓励技术创新
“十二五”期间如何着手进行氨氮减排,环境保护部总量司副处长张震宇认为要强化源头管理,突出结构减排,注重协同控制,强化COD和氨氮工程减排。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是通过不同的设施,在不同的工艺环节产生的污染物,COD和氨氮是分不开的。水污染设施都是协同减排,不可能通过一个生化装置去除COD和氨氮。只是不同的去除工艺,效率上有所区别,所以一定要注重协同性,在经济和效率方面掌握一个平衡。
左剑恶认为氨氮污染控制要源头削减、清洁生产、资源化综合利用、废水末端治理和二次污染防治并举。同时,他列举了逐步淘汰的末端处理技术和鼓励发展的末端处理技术。左剑恶主张依据进水氨氮浓度不同划分等级,排放标准不同,脱氮要求不同,选择适宜的处理工艺。例如,低有机物、低氨氮物废水,鼓励采用自养生物脱氮工艺、反硝化滤池工艺;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1000mg/L),则鼓励采用精馏工艺、蒸氨工艺;针对C/N较高的氨氮废水(50-500mg/L),适宜采用传统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强化工艺等。对于具有能耗大、效率低、费用高等缺点的氨吹脱、折点加氯法等技术,则要逐步淘汰的。
清华大学教授王凯军表示,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氨氮减排实际上意味着非常大的商机。之前,COD减排为膜产业、深度处理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现在,氨氮的减排对处理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否进行工艺改造、如何改造,将会为行业带来无限商机。“十一五”期间,城市污水的减排带来将近三千多亿元的市场。“十二五”期间,氨氮减排10%的话,其市场估值应该不低于城市污水减排的市场。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更是蕴藏着重要的市场机会。
编辑:李冬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