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陈吉宁:大国崛起的环境挑战

时间:2011-06-24 14:54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全新丽

评论(

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和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继《世界是平的》一书之后又一引起世界轰动效应的新著是《世界又热又平又挤》。又热、又平、又挤的世界产生了一些全球性的问题,6月24日,在中国水网、清华大学、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主办的2011水业高级技术论坛上,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我国著名环境专家陈吉宁教授认为,人口增多、世界流动性增加、气候升温这三个问题对中国的影响尤甚。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在2011水业高级技术论坛上

为什么说地球是拥挤的? 1800年,世界人口大概是10亿左右, 1900年增加了50%,在20世纪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本世纪的前50年仍然处在加速之中,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大概在2050年期望会有所减缓。2010年和1900年相比,人口增加了4.4倍,到2050年还会扩大到6.1倍。这个增长不是平均在地球的各个部分,而是集中在城市,这就是今天城市的问题所在。大概2025年的时候,中国城市化率会达到70%,这意味着中国要新增221个百万级的城市。同时印度、巴西等国也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过去50年是全球性的城市化快速增长阶段,这种快速增长给带来了在有限的空间当中的人口压力问题。

世界越来越平是指工业化革命之后,从环境角度来看世界的流动性在大幅增加。从蒸汽机到铁路,到今天的互联网,信息流动在加快,物流在加快,物资应用的效率在大幅度提高,排放的废物也在相应大幅度增加。全球化下,国家的竞争版本有三:1800年左右是靠国家综合实力,之后是全球性的市场、劳动力的分配,到今天更多的是网络性的结构,取决于创新、知识经济。正是因为这样的模式,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而且由于网络化的发展,带来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就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平,越来越平的世界带来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技术和信息的扩散大幅度提高,在今天的中国可以看到很多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快速扩展进来。二是消费习惯的扁平化——这种扁平化在环境角度通常被忽视,即全世界越来越向往美国的消费模式,我们某种程度上复制美国的消费观,复制美国的消费模式,而我们的资源和环境实际上不足以支撑这种模式。

地球是越来越热的,中国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多的国家,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最近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度量单位叫“美国梦”,一个“美国梦”的度量单位,是以目前美国3.5亿人口为群体,消费水平在特定数额美元以上,这就是一个“美国梦”单位,目前这个地球大概支撑2.5个“美国梦”的单位,一个在美国、一个是在欧洲,还有半个是在澳大利亚。到2030年,大概会从现在的2.5个扩大到8到9个“美国梦”单位,可想而知,这会给地球带来什么样的消耗和压力。

中国水网从媒体等个角度了解到,我国目前多个层面都提及了“大国崛起”,陈吉宁认为,大国崛起对资源都有依赖性。大国的崛起取决于很多方面,资源环境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最早的例子是北欧,北欧17世纪的崛起是因为在北大西洋渔场发现了大量的雪鱼,支撑了其扩张和发展。18世纪英国的崛起依赖于北美原始森林、非洲的甘蔗和印度的阔叶林。19世纪美国的崛起也离不开世界庞大资源的支撑,包括墨西哥的石油,美国的西部大开发(天然气、石油),南美的石油,包括非洲的石油。后期日本的崛起依托于中国的大理的橡胶和印度尼西亚的矿产。目前全世界可以探寻的规模资源基本上已经用尽,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中国今天的崛起依赖于什么样的资源?同时,需要考虑的是,不仅仅是中国崛起,还有其他的“美国梦”度量单位也要崛起。

从环境角度来讲有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发达国家解决环境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依托于产业转移解决的,我国的产业转移有限。二是我国在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同时,必须考虑,不能以高代价的方式来解决自身的资源环境问题,否则的话是不可持续的。我国今天的模式基本上是复制欧洲和美国的方式来解决水的问题、环境的问题等等。“问题就是,这种模式是不是可持续的?可不可行?能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陈吉宁说。

中国经历的是一个又挤、又平、又热的发展过程。具体到水的问题上,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中国整个城市的用水量和用水规模趋于稳定,这是一个非常来之不易的成绩,但是如果从空间上看非常不平衡,中国的城市化集中在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所以局部发展的压力在过去的20年里面剧增,局部的环境压力在过去20年里面大规模增加。陈吉宁认为,从根本上,应当思考和解决好三个科学问题:一是过去几十年所取得控制水污染的技术进步和人的行为变化,以及系统的结构重建能不能解决目前这样的工业和生活污染双10倍的问题。二是花多少钱、重点花在哪些方面来解决水环境问题,这里有成本效益问题。三是系统的成本、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

相关新闻:陈吉宁:城市水环境面临诸多误区

相关专题:2011水业高级技术论坛

编辑:全新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