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重视长江生态危机,维持中华民族生命线

时间:2007-07-06 08:49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河海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陈西庆教授谈长江及长江保护

  近一时期以来,我国水资源、水生态问题频发,关于长江的议论也时常见诸媒体,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陈西庆教授对此谈了自己及部分水利专家的认识、思考与建议。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线

  陈西庆教授介绍说,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其干流长约6300多km,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8.7%。长江自西向东穿越我国11个省、直辖市,我国东部可持续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一流域有充分的代表性。在区位上,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T字形构架中占据重心的地位。以长江流经的主要省市即长江经济带即9省2市计算,总人口4.8亿,占我国总人口的36.4%,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的40.3%;沿江城镇密集,是我国重要的工业走廊,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也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陈西庆教授说,近几十年来,由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高强度开发,使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水资源和水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长江已开始出现生态危机。同时由于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等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北方黄、淮、海流域水资源日趋紧缺,而长江的径流量约相当于黄河、淮河和海河总径流量的5倍。南水北调是我国水资源利用的发展战略,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工程的水源地都位于长江流域。目前在建的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完成以后,我国四大直辖市将同饮长江水。所以,长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是未来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石,长江是未来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如何保护长江的健康,中华民族面临重大抉择。

  长江生态环境正处于关键时刻

  陈西庆教授指出,目前,长江流域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已经相当严峻,这些问题是全球变化与区域变化、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长江上游气候与水文的不利变化。在全球气候增暖的背景下,长江上游、特别是长江源区的气候增暖明显,最近几十年来,与世界其他中纬度地区山地冰川一样,我国西部冰川显示明显的后退趋势,这对长江流域水资源产生深远影响。气温升高将增大植物(包括农作物)对水的需求,蒸发量的上升将使河川径流减少,冰雪融水量的减少将使长江水资源发生变化。事实上自1882年以来,长江上游来水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同时,气候变化也导致汛期气候出现极端变化,如1998年长江中上游大洪水和2006年长江上游川渝地区特大干旱就是明显的例证。
  其次是长江上游过度和无序的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在上述气候和水文变化的背景下,几十年来长江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速度与规模是前所未有的。伴随着水资源开发的是大坝和水库的建设。目前长江干流和支流共建有4万多座大、中型水库,在建的水库还有2400多座,人们用“跑马圈水”来比喻长江上游水力资源的无序与过度开发。另外,长江水库数量巨大、总库容量增长迅猛,但水库调度管理分属不同的地区和部门管理,这一局面如不改变,将对国家南水北调水资源战略的实施带来严重问题,同时长江中下游与长江口枯季水资源利用也将面临巨大风险。
  第三是不断加剧的长江水污染。近几十年来长江流域污水排放总量呈迅速上升的趋势,全流域污水排放量每年约230亿吨,为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37%。全国2万余家化工企业,位于长江沿岸的有近万家,目前正在建设或规划的化工园区有20多个。长江水污染已成为渔业资源衰退、物种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20世纪50年代,长江年捕鱼量可达50万吨,目前仅为几万吨。此外,由于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长江中下游沿江两岸已经形成了串珠状的大型火电厂群,其冷却水排放已经导致出现沿江温排水带,对鱼类的生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藻类等有害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温床。
  第四是湖泊富营养化已导致的长江局部地区水危机。长江流域的主要湖泊如太湖、洞庭湖和鄱阳湖等,都与长江干流直接相通,在长江干流中下游洪枯季水文过程和湿地生态系统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长江河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农业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进入湖泊污水总量急剧上升,远远超过了湖泊水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长江中下游的主要湖泊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过程。90年代以来,湖泊富营养过程进一步加速,直接恶化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五是长江流域综合管理体制亟待改革。长江流域管理在一些传统水利事业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如防洪、水土流失治理以及近年来长江中下游砂矿资源利用等。但是,伴随经济建设飞速发展,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系列严峻生态环境问题。然而,我们目前还没有建立符合长江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特点的流域管理基本理论、法律体系、行政机构框架、监管机制和用户参与途径等。迄今为止,围绕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流域综合管理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处在无序低效阶段。另一方面,我国涉及长江流域管理的政府部门数量众多,也是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

  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和实施“保护长江行动计划”

  陈西庆教授说,出于以上认识与思考,我们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6月下旬举行了为期6天的“保护长江行动计划”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国家科技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各位专家就全球变化和人类高强度开发利用背景下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并编写了《重视长江生态危机,维持中华民族的生命线-----关于制定与实施“保护长江行动计划”的建议》上报国家有关部门。
  陈西庆教授强调,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一致认为:“在流域尺度上,长江目前在亚健康状态,即正处于从健康向不健康状态的过渡阶段,同时在子系统尺度上,已经呈现病态特征、并仍在持续恶化的过程中”。长江生态环境的康复需要巨大投入和几代人的努力。由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长江流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这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已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中国必须在未来10年内,尽快控制长江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避免流域尺度的病态状况的出现,建立长江流域水资源与环境综合管理的法律框架、行政机构、市场机制与民众参与途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议国家尽快制定“保护长江行动计划”,并研究有效的途径,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有步骤地推进和实施计划。“保护长江行动计划”需要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和集成,通过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社会科学家和管理学家多方联合,围绕以下10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开展深入研究: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的评估;长江源区气候与水文过程的变化研究;长江上游水电站密集型开发可能产生的风险与中长期对策;长江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变化与中长期对策;长江中下游河床演变趋势及其对防洪、航运的影响和对策;长江全流域尺度的水污染控制对策研究;长江全流域尺度水量合理配置与调度研究;太湖等长江流域重要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洞庭湖、鄱阳湖变化趋势和对策研究;长江河口资源环境的变化趋势与对策研究;长江流域综合管理的基本原则、法律、行政、监督、协调机制和民众参与研究。专家们还提出了“保护长江行动计划”的4个纲要:开展保护长江的舆论宣传活动,引导、教育和鼓励民众参与保护长江的行动计划;国务院授权权威部门组建专家委员会,负责设计和制定保护长江的行动计划;国务院牵头设立权威机构,组织和实施保护长江行动计划;设立保护长江行动计划的多学科、跨学科的基础研究和支撑研究计划。
(中国水网 作者:河海大学党办 钱恂熊)

编辑:全新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