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哈尔滨和北江水污染事件的经验教训

时间:2006-04-17 10:52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张晓健教授作客水网

  2006年4月14日上午8点30分,清华大学环境系张晓健教授作客中国水网,作为哈尔滨和北江污染事件的亲临现场事故解决者,张晓健教授就哈尔滨、北江污染事故处理全过程做了详细介绍。在将近4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热心的水网网友们提出了很多相关的问题,张晓健教授就部分问题给出了专业而细致的回答。

  张晓健教授说,我们国家连续发生了几次水体污染事件,这些事件对城市供水行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张晓健教授参加了去年的两次比较重大的水污染调查事件,一个是哈尔滨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另一个是去年12月发生在广东北江的水污染事件。他首先介绍了哈尔滨水污染事故发生的过程及处理程序,之后,又从网友的众多提问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予以解答。张教授说,总结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城市供水应急处理的效果,在取水口处投加粉末活性炭,利用水源水从取水口到净水的输送距离,在输水管道中完成吸附过程,把应对硝基苯污染的安全屏障前移是应急处理取得成功的关键措施。

详细情况,请看专题:张晓健教授作客中国水网

附:
张晓健教授简历

工作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水质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职称:教授
职务:清华大学环境系水质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

简历:1954年出生,1978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1981年获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86年获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名环境工程博士。张晓健教授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在全国同行中有较大学术影响。现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副理事长、《给水排水》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工业用水与废水》杂志编委会主任、《环境科学学报》杂志编委等社会团体职务。在国际学术团体中担任国际水协理事(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缩写IWA,中国仅2名理事)、美国水环境联合会(Water Environmental Federation,缩写WEF)会员、日本水环境学会(Japan Society on Water Environment,缩写JSWE)海外会员等,代表国内有关学会积极推进与国外学会的学术交流。张晓健同志已担任两届校教代会主席团成员和校工会委员,现任校工会业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积极组织校工会的教书育人和青年教师教学活动,并获得北京市总工会“迎五十年大庆,做跨世纪先锋爱国立功竞赛奖”。

教学情况:
在教学方面,是清华大学一类课《水处理工程》系列课程的负责人,主讲研究生、本科生多门课程,两次获得“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在教学管理方面多年担任环境系主管教学工作的系副主任,并担任全国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和建设部高等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积极推动清华大学和全国的专业教学改革,共发表教改论文15篇。

科研情况:
张晓健教授科研方面先后承担国家六五科技攻关课题“城市污水处理与再利用”、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课题“城市污水回用技术研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含难降解有机物工业废水治理技术与工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受污染水源水净化集成技术与设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饮水的微观团簇结构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其中“城市污水回用技术研究”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饮用水消毒、消毒副产物、生物稳定性关系研究”科研项目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获“政府特殊津贴”等省部级奖励10项,共发表科研论著66篇。张晓健教授在科研方面学术思想敏锐,在饮用水微污染处理理论与技术、水质科学与技术、含难降解有机物工业废水处理机理与技术的方面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可持续发展、水环境保护、水工业等战略性问题有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在我国水环境保护与水工业科技发展战略制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编辑:全新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