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道德经四十二章解读更新:二生三即为既要又要

时间:2024-11-11 10:26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薛涛

评论(

最典型的把“既要又要”理解到位的就是曾国藩,他说,“读书既要杂,又要源清本正”,“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做人“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用人“收之欲广,用之欲慎。”,“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而“每于棋危劫急之时,一面自救,一面破敌,往往因病成妍,转败为功。”

四、接化发对照阳明心学

做到“既要又要”需要认知的提升,这里尝试以读书做人及为善去恶为例,来分步解析下“二生三”的运用,对照第四篇所说的接化发三阶段、上一篇的“认知三格”的循环,和阳明心学的一些观点,比如“致良知”、“为善去恶”和“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阳明先生主要探讨的是“知行合一”,当然他也探讨过学行合一:学问思辩行,“析其功而言则有五,全其事而言则一而已”。在心学处,学和知不完全是一回事,学是知识,知是良知。“接化发”之接书的初衷本需“立志”后的“正念”,类似“认知三格”强调的为善是第一格。阳明说这个良知来自人心本有的、先验的、普遍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情感,我们要诚实的面对自己,且学会去掉后天习得的私欲情绪,冲破阳明说的“私意习气缠弊”,达到前述的“二生三”中的“三”包含的那个“一”,找回一个人本性纯良的时候的良知。具体就是“存天理去人欲”,按老子说的去“有”做“无”,回归道德经里所讲的“孩”的状态。当然,这个“一”,也不简单等同于“道生一”的那个原始的“一”了。它既是本真直觉的,又是系统的,更是合二为一的(指的是阳明心学的收敛与发散圆融而为一,未发已发无先后之分而为一,知行的合二为一)。甚至,阳明四决第三、四句里的善恶之二分,也同样不是一生二中的“二”,而是前述的“三”中的包含的玄同之“二”。

“勤学”不只是多读书,“接”书中还需要敢于思辨,思辨中即启动了“化”的一部分过程,和冲泡药、茶一样,“化”的本质要靠“冲”。要实现阴阳矛盾的玄同,离不开“冲”这个过程。这个冲的过程,不但是化,也是同步的发,这可能首先是学行合一,但落在“知善知恶行善去恶”上也是知行合一。读书中既要善于形而上的去找规律(格物),又同时需要在形而下的运用中来实践规律,同步的,就需要在世事上磨自己,磨,就是在矛盾的冲突中提升对自己的认知。化和发必须合一,因为仅仅敢于思辨依然是不够的,学而思依然罔,思且行方可不罔。而阳明提出的“责善”,强调的是仅对同道人,并不是简单介入他人的命运,此处对照了前述的“奉”。这种输出不但是积善缘,也终是有益于加速自己的认知提升。

唯此,方能做个有效率的“好人”,把书读薄,用实践来求得书背后揭示的大道至简的基本规律,尤其是真正了解自己(三十三章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和做好自己。阳明强调知易行难,“知之匪艰,行之惟艰”,意思是只有克服了私欲而真正做好了自己,才是真正的懂了做人的道理。如果内心真知道了,做起来是容易的。内心做不到而去空谈,自然都是伪善的。这个是心学最关键之处。

对于绝大部分人,这个过程是痛苦而漫长的,而且并不是均匀的,也是太极鱼眼图体现的二八现象,一个人八成的进步来自其在面对磨难和挑战(也可能是生活对于我们某种性格或认知缺陷给与的教训)中通过“破格”(大胆创新和认知突破,往往包括痛改前非的“改过”和真正的认识自己),获得个人在方法论和认知上的大突破,也真正做到了“为善去恶”。处于此破关时,一个人进一步领悟到“二生三”中的那个“二”的玄同;那个“一”的系统观,乃至主客体归“一”、动静归一、知行归一的“心即理”的状态;他理解了做人的边界感、做事和思考的分寸感,明白了“止于至善”,即做到刚刚好的中庸。这个过程就是阴阳矛盾在“冲气以为和”。

朱熹解释《大学》里的“至善”是做到事物的极致,不免容易让一个人违背内心而刻意、刻薄或者虚伪,而阳明先生说,至善就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是去除私心杂念,去有归无,一个人方能在理解事物上与道一致,体会到“二生三”,反反复复的知行合一中格物致知,明白了外部的得失往往并不那么重要,体会到中庸之知止,最终找到“本自具足”和纯良。这时候,你读到的书中之学才能转换为你心中之道,你理解到削弱私欲可以偶尔体会到“无为”的境界,你的格局和认知力,使得你可以偶尔触摸到无所不为的“圣人”境界。

image.png

注:我用这张总结对照表来显示我的体会:儒家是入世的粮店,道家与佛学相通,而中国文化的传承演进中,儒释道早已互相影响交融。

五、损之而益对管理学的简单对照

在管理中面对“既要又要”的压力,如何去做到“二生三”而破局,对于管理者各方面的综合要求极高。它需要通人性、空己利、明时势、定战略,需要有创新力,即“认知三格”定义里的“破格”能力。

本章下半部分,在前面的帛书对比中已经分析透彻,我们不再逐字解读。现在最常用到的理念“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类似第五十八章中所阐述的福祸相依。塞翁失马就是典型的例子,世人皆知,但是大家工作和生活中还是经常会忘记这一点。我们面对偶发的外部悲喜,因自己过度的对短期得失的在乎而乱了心性,使得自己陷入慌乱而降低了应对能力。企业管理中也是如此,过度关注外部条件中的负面因素,不知道坏事里面都有好事。如果没有竞争,企业自身就会逐渐衰老而突然死亡;资源有缺,恰恰也可能会激励企业自强——发展出一种不依赖外部和不可控资源的内生力。

我在2022年度公司年终总结发言的“三个近义词和三个反义词”,就是把这个“益之而损”,用活生生的组织管理里的例子给诠释了。大家可以参看。

反之,好事里面必然有坏事,更多人忘记了这个道理,简单的例子就是自大,把用运气赚到的最后用实力赔掉。复杂的例子,生态学中有个“最低限制因子规律”〔2〕,很适合在企业管理中借鉴,但容易被忽视的是,生态学中提到了,有时候“最低限制因子”的最低不是太少,太多也是。很多企业家或管理者对此却无法理解并容易忽视。比如,建筑型央企谋求转型,但目前还很少有成功的,这除了缘起国资委的考核模式外,它们的某些资源的过“多”,也是一个被忽视的因素。伴随着城镇化的停滞,如果依然只考虑营收,这些巨轮将会喧闹地、义无反顾地驶向冰山。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