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国水业战略论坛”,薛涛解析“工业”也来到第二季,我开始理解并喜欢起了他这种用地图拆解工业环保的研究方法。大抵只有他和他的这种思维才能匹配得了“工业”这样一个词汇。
我曾在笔记中反驳了普遍称呼所谓“工业环保”的伪概念用法,只因“工业”每一个细分中都隐藏着其各自的坚实壁垒,所构成的“潜规则”,使行业与行业间存在很难逾越的隔离带,不容易用一个总的套路去分析理解。横看如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侧看如油田、炼油、化工,都需被理解为各自不同的领域方定的好战略。
因此,如果你的技术或产品定位为“工业”,你最好把战略描述清楚为“某某行业”,背后是要精准找到那个细分行业细分细分再细分,绝不存在所谓“全场景适用”。
工业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才是与“市政”相同维度的策略类词汇。“工业”更高维,与“公共服务”同维。
如此便好理解了薛涛解析工业战略,其实用的仍是他常用的一套方法,就像他一直就是在更高维的“公管”中解读“市政”的技术和商业。
我读他的这种思维,和其中独特的“工业”研究方法,最适用的应是一类独特受众:想横向跨界入新工业的技术类企业。
我曾拜访过许多这类企业,他们的跨界是颇为被动的,于是颇为迷惑的,耗费了大量成本在分散赛道上却不得其门路,紧接着又更难匹配其中的深度。
他们的特点是:拥有某一项或至多两三项做的很精深的技术;大部分用在市政相对简单的污水场景很得心应手,甚至有大材小用之感;面向广泛高难工业废水的实验和试验表现都很好,因此从纯技术维度讲,他们不承认存在门槛。
于是“全场景适用”、“啥行业都可以”、“让每个行业都看到”、“什么都干,先跑起来”之类的战略便可以理解了,却努力了许久仍不见成效。
薛涛这套分析可能是目前这类企业能够用到的绝佳工具之一,是我所谓明确细分深耕所不具备,更务实高效的方法。
他们对“行业”的感知和认知要远低于“区域”,于是先用“地图”做好区域分析,再用区域选行业,再深入深耕,而非相反,更能发挥其优势,更容易快速落地见效。
从这四张地图出发再做延伸,有豁然开朗之感。
当成功跨入了好区域的好工业,则又有两条路线,一条仍是要细分细分再细分,纵向深耕,追求细分王者;横向覆盖者也非不可能,同一个根技术根据不同场景而产生不同产品,则是另一条的产品化战略了。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