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主要交易所包括有北交所、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等,企业对接资本的渠道越来越宽。目前已经拥有40多家水务上市公司,如江南水务、顺控发展、洪城环境、绿城水务、中山公用、粤海水务等。
6、水务需求多元化,催生新业务机会(如直饮水、再生水等)。
供水端,直饮水需求加速转为新热点。2021年3月《健康直饮水水质标准》发布,首次定义健康直饮水。目前,内蒙古包头是国内唯一实现城市直饮水设施全覆盖的城市。其他地区正在跟进,比如深圳计划在2025年实现全城自来水可直饮,上海提出至2035年全市供水水质满足直饮需求,湖南省2021年提出各地要分类推进二次供水和直饮水建设。
处理端,再生水要求提高催生新商机。《中国城镇水务2035年行业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拓展再生水利用途径,显著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其中极度缺水型城市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80%;水资源紧缺城市2035年再生水利用率>60%。
挑战和机遇总是相伴存在的。地方水司面临着以下诸多的挑战:
1、 多类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李炜介绍道,竞争主体不仅包括地方队、国家队,还包括跨国水务企业和少量民企。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央企也关注这个领域并试图尝试进入。
2、供水普及率处于较高水平,供水市场增量有限。
数据来源:住建部历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
3、行业运营规范要求趋严。
清理行业收费,运营规范要求趋严。如《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加快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严格规范价格收费行为、提升服务水平、改善发展环境,对地方水司传统业务收入来源有较大影响。
4、特许经营制度走向规范,获取项目难度增加。
以华东某省为例,该省要求进一步规范城市供水特许经营的授予:
1)新建城市供水项目,应按照《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等规章通过招标等竞争方式选择特许经营者,并由政府授权实施机构与中标特许经营者签订特许经营协议;
2)存量:现存尚未授予特许经营权的城市供水项目,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依规授予相应供水特许经营权。对特许经营区域重叠、边界不清的,要在与公共供水特许经营企业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明确特许经营区域,消除和防止同一区域的特许经营权出现重复授予的情况。
地方水司如何转型?
地方水司如何转型?李炜给出了重塑战略定位、优化业务组合、完善经营模式、理顺价格体系、盘活存量资产、加快资本运作六条建议。
一、 重塑战略定位。
将企业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从行业发展趋势及水司未来发展角度制定长远战略。
李炜以某地级市水司打造“区域水务公司”为例进行分析,重塑战略定位可以分两步实施:一是可对本市下辖区县及周边区县水司进行整合;二是条件具备时,通过市场化方式“走出去”,成为跨区域/全国性水务集团。
二、 优化业务组合。
从市场吸引力和产业价值链等维度,对水务细分行业进行优先级筛选,构建水务业务组合。
以华东某公司“十四五”规划为案例,水务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下游主要包括污水收集、处理与排放以及如再生水利用、污泥处理等衍生行业。根据这些条件,将传统业务、新兴业务、潜力业务划分出来。其中,供排水及水务工程作为传统业务,并依据市场前景及企业资源能力确定直饮水、污泥处置等新兴业务,工业污水、中水回用等潜力业务。
三、 完善经营模式、创新投融资模式。
地方水司可通过PPP、特许经营、存量盘活、股权合作等创新投融资模式,支撑战略转型及业务拓展。地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融资路径主要包括:
自2015年1月1日修正后的预算法实施,李炜表示,现在行业处在预算收紧或预算不充足的状态,目前合规的融资方式主要有政府债券、PPP模式、特许经营,以及平台公司做的存量资产盘活释放。
四、 理顺价格体系。
随着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出台并实施,在做好成本监审基础上,地方水司迎来水价调整的窗口期。
《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2021年第46号令)制定城镇供水价格,以成本监审为基础,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方法,先核定供水企业供水业务的准许收入,再以准许收入为基础分类核定用户用水价格;调价及再谈判。
如上海市属供排水企业服务区域居民用户水价于2021年调整,第一阶梯综合水价从每立方米3.45元调整为4.05元,其中供水价格由原来的1.92元调整为2.25元(增幅17.19%);第二阶梯综合水价从每立方米4.83元调整为5.8元;第三阶梯综合水价从每立方米5.83元调整为8.79元。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