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案例】杨浦区生活垃圾中转站修缮工程废水处理项目

时间:2022-08-17 15:08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杨浦区生活垃圾中转站修缮工程废水处理项目

推荐单位:上海在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EPC+O

项目所在地:上海市杨浦区

项目概况

杨浦区垃圾中转站日转运量为1200t,设计水量40m³/d,新建污水站采用“物化+生化”处理工艺,占地150㎡。设计进水CODcr为8000mg/L,氨氮为100mg/L,动植物油为800mg/L,悬浮物上限值为5000mg/L,出水达到上海市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2018)中的三级标准。

物化工艺:“多级除渣模块+隔油池+气浮池”工艺;

生化工艺:采用与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研究院联合研发的“AB-EMR(吸附再生——菌种强化生物反应器)”工艺,生化段COD去除率容积负荷高达2.8kgCOD/(m³*d)。

项目采用物联网远程控制系统,可实现运维数据实时远程监控、故障远程报警、设备远程启停等功能,大幅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

项目吨水投资成本仅为传统膜法工艺的70%,运营成本仅为膜工艺的50%。

示范意义

杨浦区生活垃圾中转站修缮工程废水处理项目的成功,得到了上海市、杨浦区政府主管部门和业内同行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该项目的建成证明了中转站渗滤液污水可以采用“高效物化预处理+AB-EMR”工艺(非膜法工艺)处理达标,工艺链无“膜过滤”环节,因此投资成本仅为膜工艺的70%,运营成本仅为膜工艺的50%。

该项目使用了“物联网远程控制系统”,大幅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探索渗滤液污水站运维规律。

该项目的设备高度集成化,占地面积仅为150㎡,为类似垃圾中转站渗滤液污水的治理提供了工程样板。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工艺安全:项目采用非厌氧技术,不产生沼气,无需设防爆区域,风险等级低。

投资费用省:与传统膜法工艺相比,AB-EMR工艺(非膜法工艺)的成功使用,使得该项目的投资成本仅为膜工艺的70%。

运维费用省:与传统膜法工艺相比,AB-EMR工艺为非膜工艺,杜绝“膜清洗、膜更换”造成的二次费用,AB-EMR工艺的运维成本仅为膜工艺的50%。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大的前提下出水稳定达标排放,系统拥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耐冲击负荷性。

远程物联网系统:运维数据实时远程监控、故障远程报警、设备远程启停等功能,大幅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

(2)社会效益

配合垃圾分类的工作开展,提高中转站的作业环境,减少与周边社区居民的矛盾;真正做到污水应收尽收,废气有组织排放,避免二次污染。

(3)生态效益

从原先的渗滤液无组织排放到如今达标后纳管排放;杜绝了渗滤液污水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改善了污水产生的恶臭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同时也降低后续污水厂处理的压力。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高效物化预处理:多级除渣模块+油水渣分离器+微纳米气浮。

AB-EMR:吸附再生——菌种强化型生物反应器。

(2)工艺/装备原理

高效物化预处理采用“多级除渣模块+油水渣分离器+微纳米气浮”的组合工艺对中转站渗滤液废水中的漂浮物、动植物油、悬浮物进行处理,预处理后的漂浮物、动植物油及悬浮物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100%、90%和95%。

AB-EMR(吸附再生——菌种强化型生物反应器):A段利用回流至B段的活性污泥对进水COD进行絮凝吸附,兼氧运行使A段同时具备脱氮功能、水解酸化功能、抑制丝状菌膨胀功能;B段设置“生物选择区”、“扩增反应区”、“深度反应区”三个反应区,在“生物选择区”内营造底物富营养环境,利用底物速率快的微生物对数增长后成为“优势菌种(COD快速降解菌)”;在“扩增反应区”,“COD快速降解菌”得到进一步扩增培养;在“深度反应区”,兼氧微生物通过水解酶将不易降解的腐殖酸、富里酸降解为挥发酸,并由好氧微生物将COD、TN等目标污染物降解至排放阈值以下。

(3)工艺/装备特点

高效物化预处理:多级除渣模块+油水渣分离器+微纳米气浮。

抗堵能力强:多级除渣模块有效拦截丝状、带状、片状漂浮物,大幅降低后端设备堵塞风险。

除油效果好:油水渣分离器、微纳米气浮均为专利除油设备,两级联用可确保生化进水动植物油含量<50mg/L。

除SS效果好:系统使用专用药剂,该种药剂同时具备混凝、破乳、消泡作用,能够去除95%以上的SS。

AB-EMR:

工艺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

容积负荷高, 出水稳定。

二次投入少,无堵膜风险。

无防爆要求,无沼气产生,危险风险降低。

污泥产量少,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4)工艺/装备流程图

图片22.png

(5)项目部分案列照片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