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原理图
反应器结构图
l A/O(MBR)工艺
A/O(MBR)工艺指在出水端设置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膜分离设备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内活性污泥(MLSS)浓度可提升至8000~10000mg/L,甚至更高,污泥龄(SRT)可延长至30天以上。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充分利用膜的高效截留作用,能够有效地截留硝化菌,完全保留在生物反应器内,使硝化反应保证顺利进行,有效去除氨氮,避免污泥的流失,并且可以截留一时难于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延长其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分解。应用MBR技术后,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COD≥93%、SS=100%。产水悬浮物和浊度几近于零,处理后的水质良好且稳定。
l “臭氧催化氧化+反硝化滤池+生物活性炭滤池+砂滤”组合工艺
臭氧催化氧化在臭氧氧化基础上在反应器内添加催化剂方式与臭氧联合作用对废水进行催化氧化。添加催化剂的主要作用有两种:一是利用催化剂的吸附作用先吸附有机物至催化剂表面区域,增加臭氧与有机物接触几率;二是催化活化臭氧分子,提高臭氧分解产生•OH的速率,取得更好的氧化效果。
曝气生物滤池是适用于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其技术特征是在池体内充填填料作为微生物载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可附着很大的生物量,通过鼓气充氧,利用生物膜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
考虑到末端废水中的TP含量已不高,因此,在本次改造中采用“混凝+砂滤”的方式去除废水中的TP。通过砂滤去除水中各种悬浮物、以及其他微细颗粒从而实现剩余TP深度处理,最终保证出水达标排放。
(3) 工艺/装备特点
l IC厌氧反应器:
a. 有机负荷高。内循环提高了第一反应区的液相上升流速,强化了废水中有机物和颗粒污泥间的传质,使IC厌氧反应器的有机负荷远远高于普通UASB反应器。
b.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性好。内循环的形成使得IC厌氧反应器第一反应区的实际水量远大于进水水量,例如在处理与啤酒废水浓度相当的废水时,循环流量可达进水流量的2~3倍;处理土豆加工废水时,循环流量可达10~20倍。循环水稀释了进水,提高了反应器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酸碱调节能力,加之有第二反应区继续处理,通常运行很稳定。
c. 基建投资省,占地面积少。在处理相同废水时,IC厌氧反应器的容积负荷是普通UASB的4倍左右,故其所需的容积仅为UASB的1/4~1/3,节省了基建投资。加上IC厌氧反应器多采用高径比为4~8的瘦高型塔式外形,所以占地面积少,尤其适合用地紧张的企业。
l A/O(MBR)工艺:
a. 出水水质优质稳定
由于膜的高效分离作用,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沉淀池,处理出水极其清澈,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细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同时,膜分离也使微生物被完全被截流在生物反应器内,使得系统内能够维持较高的微生物浓度,不但提高了反应装置对污染物的整体去除效率,保证了良好的出水水质,同时反应器对进水负荷(水质及水量)的各种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耐冲击负荷,能够稳定获得优质的出水水质。
b. 剩余污泥产量少
该工艺可以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低(理论上可以实现零污泥排放),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
c. 占地面积小,不受设置场合限制
生物反应器内能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处理装置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大大节省;该工艺流程简单、结构紧凑、占地面积省,不受设置场所限制,适合于任何场合,可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
d. 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
由于微生物被完全截流在生物反应器内,从而有利于增殖缓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的截留生长,系统硝化效率得以提高。同时,可增长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在系统中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难降解有机物降解效率的提高。
e. 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该工艺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HRT)与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完全分离,运行控制更加灵活稳定,是污水处理中容易实现装备化的新技术,可实现微机自动控制,从而使操作管理更为方便。
l “臭氧催化氧化+反硝化滤池+生物活性炭滤池+砂滤”组合工艺
通过臭氧催化氧化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为后续生化系统提供碳源,节省外加碳源量。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工艺,不产生污泥,从而节省污泥处置费。
(4) 应用领域
可应用于处理难度高的化学合成药废水,本工艺路线系统占地小、污泥量产生少、出水稳定、运行费用低。
(5) 工艺/装备流程图
编辑:王秀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