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印发

时间:2021-12-21 09:51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评论(

2.唐古拉山北麓冰川保护与水源涵养项目。全面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落实草原、湿地、森林等生态补偿政策。在可可西里、沱沱河流域、尕尔曲流域、布曲流域等区域,以自然修复为主、围栏封育为辅,采取封育、鼠虫害防治等措施,保护修复退化草原。通过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防治水土流失。

3.澜沧江源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落实草原、湿地、森林等生态补偿政策,以澜沧江源、扎曲河流域等区域为重点,全面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采取差别化治理思路保护修复草原生态系统,对黑土滩、沙化草原等重度退化草原实施围栏封育、人工撒播、施肥、鼠虫害防控等措施。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等措施,保护修复森林生态系统。采取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在澜沧江源、白扎林场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实施栖息地保护恢复、野生动物廊道建设等工程,保障物种迁徙,恢复和维持重要斑块间连通性。

4.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落实草原、森林、湿地等生态补偿政策。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采取差别化治理措施对重度退化草原进行综合治理。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等措施,保护修复森林生态系统。加大泽库、玛沁等重点区域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力度。采取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积极推进洮河源、泽库泽曲、甘德班玛仁等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采取封禁、设置警示牌等措施,加大阿尼玛卿雪山保护力度。

5.巴颜喀拉山水源涵养及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重点围绕扎陵湖、鄂陵湖国际重要湿地和达日黄河、玛多冬格措纳湖等国家湿地公园,开展生境保护与植被恢复、重要栖息地保护等工程。采取差别化措施保护修复草原生态系统,对黑土滩、沙化草原等重度退化草原实施围栏封育、人工撒播、施肥、鼠虫害防控等治理措施。统筹采用工程治沙、生物治沙等措施,在玛多实施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通过封禁治理和人工种草等措施,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措施,保护修复森林生态系统。落实草原、湿地、森林等生态补偿政策。

6.共和盆地沙漠化防治及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通过草方格固沙、石块压沙、栅栏阻沙等工程措施,以及水冲深栽造林、高杆深栽造林等植物措施,保护和修复荒漠生态系统。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采取差别化治理措施对重度及以上退化草原进行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围栏封育、鼠虫害防治、毒害草治理等措施。积极推动青海湖国际重要湿地、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和贵南茫曲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开展退化湿地生态修复,恢复湿地植被,促进候鸟栖息地保护,提升湿地生态质量。采取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等措施,保护修复森林生态系统。落实草原、森林、湿地等生态补偿政策。

7.隆务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在隆务河、大夏河、尖扎黄河南岸等水土流失重点区域,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侵蚀沟道综合治理,构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在尖扎县等重点区域实施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加大黑土坡型退化草原治理力度,采取草原封育、鼠虫害防治、毒害草治理等生态治理措施,保护和修复草原生态系统。统筹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等措施,保护修复森林生态系统。

8.唐古拉南麓江源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采取草原围栏、鼠虫害防治、毒害草治理、飞播种草等生态修复措施,加大重度和极重度退化草原综合治理力度。采取生物治沙、封禁保护等措施有效治理沙化土地。积极推进巴青约雄措高山冰缘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保护水体水质、恢复栖息地生境。采取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措施,防治水土流失。以巴青县为重点,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飞播造林等森林保护和修复措施。落实草原、森林、湿地等生态补偿政策。

第二节 祁连山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和修复区是河西走廊绿洲生成的水源基础,被誉为“高山水库”,为我国保留了最完整的寒温带山地垂直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森林茂密、草原广袤、冰川发育,是珍稀物种资源的基因库,是黑河、大通河、疏勒河、托勒河、石羊河、布哈河、沙柳河等河流的发源地,对维系河西走廊、青海东部和内蒙古西部绿洲具有重要作用。行政区域涉及甘肃省、青海省的 6 个州共 12 个县(市、行委)。

一、自然生态状况

该区域主体地貌是高山、沟谷和盆地,以山地为主,山地宽达 400 公里,众山间有湖盆、谷地,山脉平均海拔在 4000—5000 米之间。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气温日差较大,冷季长、暖季短、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4℃—7.8℃,年平均降水量 84.6—515.8 毫米,水系呈辐射-格状分布。土壤类型多样,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共有冰川 3066 条,总面积 2062.72平方公里,冰川储量达 1145 亿立方米。主要植被有森林、草原和草甸,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有雪豹、藏野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1 种。

二、主要生态问题

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冰川消融、雪线上移、植被退化、土地沙化荒漠化等区域性生态问题将长期存在。退化草原面积大,其中有重度退化草原 247.7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低,林分结构单一。部分湿地和水源涵养林退化萎缩,水源涵养功能有所下降。受暖湿化气候变化影响,面临着多年冻土萎缩、极端天气频发等问题。水土流失面积达 690.86 万公顷,且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交叉重叠,治理难度大。域内分布沙化土地 620.3 万公顷,部分地区荒漠化问题突出,尤其是城镇、居民点、工矿区附近流动沙地(沙丘)危害性较大。废弃矿山及交通沿线遗留的取(弃)土坑、取料场、边坡、施工营地迹地等历史遗留问题未有效解决。

12345678...13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