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价费机制风险中包含两小类,一种是地方水务企业被地方政府当作“大钱包”,在引调水工程中承担过高比例的投资,而后期回报并不明确,由此带来企业定位属性模糊的问题,是商业性还是公益性?严重的情况还会像“滚雪球”似的拖慢企业发展速度、甚至压垮企业。另一种是补贴中断的风险。曾经,地方政府在原水购买上给予较高的补贴。但这几年,各地财政非常紧张,实在是给不出补贴了,导致自来水公司马上面临亏损的局面。
第二类是技术类风险,是指当切换水源、供水水质发生变化时,会破坏原有管网中的平衡,造成原有管网中积累的物质释放和生物膜脱落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不稳定,从而带来水的颜色和感官上的变化,引起用户不满。
第三类是需求风险。引入新水源后,由于习惯、价格、水质等各方面因素,受水区用户可能并不愿意按照设想的计划使用新水源,使得引水工程的投资回报周期被迫延长。但这一风险可以在前期通过商业设计得到化解,比如作为投资方的企业,与受水区的供水公司形成股权合作关系,通过共同的目标和纽带,来推动“新水的销售”。
此外,污水资源化文件中核心围绕“区域水资源”的概念,重点提及“推进区域污水资源化循环利用”、“实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等,这也和构建“国家水网”、打造“江河湖库水系连通”的理念不谋而合,从而达到防控水灾害、调配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提升国家和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的目的。对省级和市级水务平台而言,可以积极研究相关政策,获得进入江河湖库水系连通项目库的机会,争取中央资金的支持。同时要注意准确把握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河湖水系连通的区域特点,注重国家、区域、城市和农村等不同层面的连通特征,实现水量—水质—水生态联合调度。
“过去很多年我们为石油而战,今后将会为水资源而战”。
因为水资源的极度稀缺性,我们将目光投向大海,思考海水的利用价值和大规模海水淡化的可行性。前不久,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下发《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发改环资〔2021〕711号),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海水淡化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90万吨/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25万吨/日以上,其中沿海城市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05 万吨/日以上,海岛地区新增海水淡化规模20万吨/日以上。沿海缺水地区要将海水淡化水作为生活补充水源、市政新增供水及重要应急备用水源,切实纳入区域水资源规划和水资源统一配置,逐年提高海水淡化水在水资源中的配置比例。推动建设4—6个海水淡化示范城市,5—10个海水淡化利用示范工业园区。鼓励海水淡化企业与自来水公司一体化运营。应该说,给沿海地区带来非常可观的市场机会和空间。
但真的会如同设想一样顺利推动吗?通过回溯、对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规划目标和实际落地情况,当中还是存在不少差距,凸显了在环保政策分析中必须对业务底层逻辑有充分认知的必要性。因为在海水淡化上,行业仍然面临接受度、技术和成本、环境影响、商业的四大类难题。
第一,接受度。由于饮用口感的差异和观念习惯上的不适应,大众对海水是否适合饮用仍存在一定的疑虑,也会使得供水公司对海淡水的接纳产生困难。解决这一难题还需加强海淡水进入市政管网的水质稳定性研究,完善入网水质监测体系,明确安全混掺比等。
第二,技术与成本。目前我国在海水淡化关键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上仍需积累蓄力,加强反渗透膜组件、能量回收装置、高压泵等核心关键设备的生产研发,争取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成本,提升产业化水平。
第三,浓盐水对环境的影响。完善浓盐水入海标准规范,按环评要求,浓盐水可采取混合稀释、加速扩散等方式处置后入海。有同行提出浓盐水处理后排海会拉高海水淡化的综合成本,解决思路可以考虑产业区域协同,将海淡产业和盐碱产业联动起来。
第四,商业难题。海水淡化BOT/BOO项目的边界范围设置、投融资结构设计、商业和技术模式选择、风险管理,比普通供水项目更加复杂。需要强化激励措施,鼓励采用市场化的机制推动海淡项目落地,落实免收容量电费、企业所得税抵免等优惠政策。
第二驾马车:用户
前面推导了污水资源化新政对工业占比高的缺水地区将产生更为显著的影响,甚至会抑制自来水新水的使用,但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接下来我们从工业用户入手,剖析工业领域业务发展的潜在机会。
首先,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的来源有四大途径:水库或江河原水、市政自来水、自备井抽取地下水、其他非常规水源(海淡水、雨/污水回用)。工业用水虽然量大,但实际消耗量并不多,一般耗水量约为其总用水量的0.5%~10%,即有90%以上的水量使用后经适当处理仍可以重复利用。
在用水定额要求、取水许可趋严、节水评价考核等多重压力下,工业企业对节水和水源替代的需求与日俱增。一方面,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加强用水内部循环;另一方面,加大使用再生水、雨水、海水等非常规水源的使用率。如下图所示,左侧是高耗水行业,右侧是节水考核指标。未来工业用水的节水管控会进一步加强。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