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保护要落地,必须找到回报机制突破途径,在“2019年第(十七届)水业战略论坛”上,湖南大学兼职教授、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介绍了,E20环境产业回报机制矩阵(如下图),他指出,突破路径应该是在这个矩阵之内的某一个方向中。(相关阅读:薛涛报告实录:从长江大保护看水务行业发展的困局和破局)
同时,需要关注的是,2019年习总书记曾两度考察黄河,提出,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由此将带动的环保领域的相关投资增长和产业机会,也是相当可观。
二、“无废城市”落地有声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推进,固废“天罗地网”合久而分
1、 国务院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方案,将选10个城市试点
4、 起底“无废城市” ▏一文览尽“11+5”城固废管理现状
6、 友谊夜话丨“无废城市”试点工作倒计时一年,规划如何更好落地
7、 E20研究院潘功:“无废城市”推动下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机遇与挑战
事件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清晰提出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了相对科学的发展目标。
三个月后,11个入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城市名单公布:广东深圳、内蒙古包头、安徽铜陵、山东威海、重庆主城区、浙江绍兴、海南三亚、河南许昌、江苏徐州、辽宁盘锦、青海西宁。(相关阅读:起底“无废城市” ▏一文览尽“11+5”城固废管理现状)
从“十九大”开始,我国就提出了“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改革任务,深改组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列入了2018年的重点工作内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印发,推进“11+5”试点等,有了很快的进展。
提示产业关注
“无废城市”建设的陆续推开,不仅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减少固体废物产生,而且利于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快解决久拖不决的固体废物污染问题,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增强民生福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化、集约化的庞杂工程,“无废城市”的建设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全新的切入视角,在固废领域的长期指导地位堪比“水十条”。
但E20研究院指出,《方案》所带来的市场虽然也可能是万亿级以上的,但它并不意味着能成为类似“黑臭水体治理”的一个相对简单均质化的、可以立即释放的市场,它还需要长时间摸索,甚至需要政府管理与企业发展、公众与组织、技术突破与商业模式几组要素的有效协作才可能实现。
我国固体废物管理和其他环保领域一样,历来存在“家底不清”的问题。虽然全国污染源普查有望对各类固体废物产量及存量进行摸底,但科学、健全的统计制度才是“无废城市”指标体系以及管理的基础。
薛涛在署名文章《“无废城市:一个缓慢释放的万亿市场”》中指出,固废所涉及的品种繁杂,碎片化严重,因此万亿的市场规模还会被区域、领域所重叠切割。除了垃圾焚烧以外,其他领域(及不同地区)都存在各种非均质化的特点,也带来了重资产集团较难以规模集约型方式简单拿走相当的份额,这也是这个万亿市场释放速度将很慢的另一个原因。危险废弃物领域是个看似类似垃圾焚烧的市场,但目前如果简单采取以类似垃圾焚烧的资本扩张的方式,必将在未来不适应“无废城市”所提出的要求,即环保监管的全面全链条趋严、鼓励产废企业清洁生产、对资源化技术的推动等等。
同时,“无废城市”给城市结构、布局、模式、定位等带来的改变,也都在影响着固废产业的格局。固废处理在城市发展中不仅仅是末端处置,要想做到“无废城市”,必须跟城市产生废物的环节进行系统布局;城市想要绿色发展,能源结构和资源利用结构都要进行相应改变。绿色发展已经跳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末端环境治理的范畴,这对于进行末端环境治理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相关阅读:傅涛:两山视角下的固废产业未来)
固体废物的统计一定要将前端产生端、收集运输端以及末端处置端三端统筹进行。“在这方面已经在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管理的智慧环卫、智慧餐厨垃圾收运等方面有所布局的企业应该可以探索进一步扩展的机会。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完善固体废物数据收集体系,利用“智慧+”辅助管理决策的制定,可帮助稳步推动“无废城市”的落地实施。
E20研究院在6月份推出了《有机固废处理行业分析报告》(2019版),对“无废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有机固废新机遇进行了剖解。(相关阅读 :“无废城市”建设下的有机固废新机遇:城市篇、“无废城市”建设下的有机固废新机遇:农村篇) 。2019年8月推出了《危险废弃物处理行业分析报告(2019版)》,对无废城市建设中危废处理行业管理政策变化、供需市场机遇进行了逐一盘点。(相关阅读: “无废城市”建设下的危险废弃物新机遇。)
“无废城市”将是一个缓慢释放的万亿市场,一个持久会产生蓝海的市场。
三、“垃圾分类”走入时尚圈
“侬是什么垃圾”掀起垃圾分类新高潮,全民参与背后,带动全产业链联动效应
2、重磅 | 国标《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发布,于2019年12月1日实施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