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政策盘点: 进入治水“无人区” 看中国如何求解?

时间:2019-09-20 14:44

来源: JIEI创新实验室

评论(

在设施建设上“世界级”的成就,带给中国污水治理的“荣光”似乎已渐暗淡,现在包括有关部门、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在内,都要面对高速但粗放增长带来的遗憾,发展阶段和复合环境问题的夹缝地带,以及来自中央层面和公众对水环境治理“又多又快”的攻坚任务和需求。

无论是基础设施补短板还是与水有关的各项污染治理攻坚、“大保护”,对地方政府而言,面临的是水资源、环境、生态、安全的多重目标和挑战,既要在宏观上处理城市规模、经济、人口发展和资源环境、生态空间的关系,还要在城市、工业聚集区、农村等具体的治理领域,进行目标和经济技术可行方案的适配、博弈。

任务的叠加、挑战的交织,使得这一轮以流域生态环境改善为指向的治水事业,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进入了空前的纵深,求解的困难程度也是独一无二、世界级的。

近期国内治水政策、行动的频繁出台,展示了在各具体领域的中国探索,其中有认知的进步,也有争议;显示了实践的坚决,但同样存在结果的不确定。在很多具体问题上,中国的治水实践进入了独自求索的“无人区”,在一个个宏伟目标之下,事业和行业的参与者们,都需要大胆敢为,更需要理性清醒。

流域治理保护:污染的责权利分清楚,才是开始动真格

image.png

水污染严重影响渔业生产。图为河北省滦南县北堡村村民周建兴夫妇在滩涂上捞水产。摄影/章轲

9月2日-6日,生态环境部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启动了最后一批渤海地区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工作。截至目前,环渤海13个城市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任务全部完成。从今年6月开始,相关部门采取“一竿子插到底” 的方式,组织1590名业务骨干,分两批开展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工作。

据悉,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行动。也是去年末正式打响的渤海治理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业界分析认为,渤海多年治理仍不改污染“本色”的根本原因,在于入海排污口长期是一笔“糊涂账”,底数不清,源头不明,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重点流域特别是跨行政区域的河湖治理,如果污染物来源、排放不能搞清楚,切实地削减和针对性地控制也就无从谈起,边稀里糊涂地污染,边稀里糊涂地治理,真金白银的治理投入,只能收获事倍功半。

这一局面正在被打破。围绕长江大保护,环境主管部门将排污口排查放在首批任务里。

今年初,生态环境部正式启动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涉及城市达63个,要用2年时间对入河排污口摸清底数、开展监测、溯源分析、整治管控。

“要搞清楚往长江里排污的到底有多少排污口,到底在哪里排,到底谁在排,排什么,排多少?”上述工作是根本改善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工作,是在跨地区流域治理上破开“公地悲剧”一团乱麻的重要手段,也为下一阶段围绕长江治理保护形成责权利明确的管理机制,提供技术性、基础性依据。

今年以来,已经进入制定快车道的长江保护立法,核心目标即在中央和地方、地方与地方、上中下游的利益协调。

7月26日,生态环境部对外披露,目前在制修订中的《长江保护法》,草案正在形成、完善,计划今年底之前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这是一部被寄予很高期望的环保法律,业界希望能够解决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管理体制的问题,在机构设置、权限分配等方面打破目前的部门限制和行政分割。

而令业界期待的还有这一轮治理、管理方式突破对环境监测、预警、溯源等需求的扩展和提升。近期笔者参加一个业内讨论会获悉,有关部门不仅将继续加快加强长江流域水质固定监测站的建设,还开始关注长江水质自动巡测系统的建设运行,未来结合环境高分卫星,将准确及时掌握固定源、港口码头等污染排放,以及目前高发的固废转移倾倒等的规律和突发情况,为下一步高效污染防控、环境监管提供技术手段。

提质增效:钱从哪里来?钱该怎么花?

image.png

在江南的一些城镇,不少河流已经变得黑臭。摄影/章轲

5月,三部委联合发布《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对城市污水处理下一阶段明确了发展方向。方案提出,经过3年努力,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无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显著提高。

在此前后,已经陆续有多省出台了自己的方案。从各地方案的目标来看,基本沿袭了上述内容。一些提出了新建改造管网的具体数量,一些则是将收集率、进水浓度的数值提升纳入核心工作目标。其中,江苏方案还提出有效管控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加强排水管网清通养护工作,积泥深度不应超过管径的1/5。

粗略看过各地的提质增效方案后,大体有三个感受:

一是方案里侧面反映出的国内城市生活污水目前的真实收集率和进水污染浓度水平,真的不太好看,这让不少城市此前当做成绩宣传的高污水处理率显得颇为尴尬;

二是各地方案面目太过相似,南北方自然地理条件、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具体工作安排的取舍、轻重、缓急上,完全看不出差别,基本上是按照国家方案给出的菜单,挨个点了一遍;

三是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的匹配性,不清晰,非常关键的投入产出评估,仍旧缺位。后两个问题,都要归结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这一轮提质增效,需要多少钱?钱从哪里来?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