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邦山水黑臭水体治理典型案例汇总

时间:2018-12-19 14:37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徐冰冰整理

评论(

环境问题

1、养殖污染严重。南南段畜禽养殖年污染若不得到有效控制,易造成环境污染,给断面水质造成影响。尤其在绕城高速以南和后山家子沟沿线的养殖户,对伊通河和后三家子沟水质污染严重;

2、入河生活污水污染较严重。农村生活污水排污口带入大量氨氮和有机物,是下游断面污染物负荷的重要来源。因此要保证水体水质达标,必须对生活污水特别是沿河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3、土地面源贡献明显。土地面源对入河污染负荷量的贡献量占COD入河量的61%,氨氮的43%,是降雨期间河流污染负荷的重要来源之一;

4、部分河段淤积严重。伊通河主干、后三家子沟、靠边王支沟、靠边王沟、均未按规划断面拓宽,局部河段垃圾和淤泥堆积严重,向水中释放污染物,亦是主要污染源之一。

技术方案

污染负荷分析结果表明,沿岸农业面源是导致河道黑臭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河道水体氨氮超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农田地表径流污染和村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由此可见有效控制面源污染,是解决河道黑臭问题的根本。随后通过主河道及支流进行治理,恢复其生态功能,同时兼顾其景观功能以及满足水利防洪要求。

image.png

治理效果

image.png

image.png

伊通河净月区流域在6.20环保督查中顺利过关,得到了督查组专家和净月区领导的高度赞赏。连续水质跟踪检查结果显示,随着工程实施水质不断优化,水质逐渐向好。

三、长春西湖流域

流域概况

长春西湖流域,属黑龙江流域第二松花江水系,其主要水体西新水库为拦蓄伊通河支流新凯河支流西新开河蓄水而成的小I型水库,主要功能有灌溉、沉淀污染物、防洪等。流域内除主要水体西新水库外,还包括水库民丰沟、西新河、大隋沟、兴隆沟、雷家沟和大刘沟等支流组成河道总长约31.2 km,以及红旗水库、兴隆水库、大刘水库及大隋水库,流域面积为66.3 km2。其中锦江公园、同心湖(大隋水库)、雷家沟(汽开段、绿园段)、西新水库五处水体被列为黑臭水体。

治理难点

1、污水收集率低,管网建设滞后

西湖流域属于城郊结合部,约50%规划排水管网未建设,初步估算约5万m³/d污水直排。

2、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低,入河负荷大

目前,该区域已建成西郊污水处理厂,现状规划处理规模为15万m3/d(常年处理量为8万m3/d);已建成西部污水厂,现状设计处理规模为10万m3/d(常年处理量为3.5万m3/d)。目前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仍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直接排放入河会给水体带来较高污染负荷。

3、河道排水能力弱、水系连通性差

西湖流域河流除西新河满足20年一遇防洪标准外,其它河段如大隋沟、大刘沟、兴隆沟及民丰沟防洪现状仅为5年一遇,低于《长春市城市防洪规划(2015-2030)》中的防洪标准,多数河流堤防不连续、标准低或无堤防。

4、河岸带破坏严重,河流自净能力差

西湖流域河流及湖库存生态空间不足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河道自净能力及景观效果。在河道内,非法乱占滩地耕种,乱建建筑物,致使行洪河道变窄,最终使河道生态退化,自净能力减弱,这是是严重影响西湖流域在生态空间方面的主要问题。

5、项目征收难度大

西湖流域项目自中标以来,征收工作启动相对缓较晚,且拖动速度也较慢,主要是征收资金及土地性质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前期调研

image.png

技术方案

控源截污—截污纳管:本工程共存在3处点源污染,存在旱季流污水现象,其中两处已由属地进行排查并整治完成,剩余一处同心湖东北侧吐口为汽贸城污水下游无出处,排入雨水暗渠,采用节流方式进行截留至既有市政污水管线中,最终排入西郊污水处理厂。

控源截污—面源污染:本工程汇水面积内垃圾进行清运,送至垃圾填埋场,对水体内漂浮物清理,同时划定禁养区,并对附近旱厕进行拆除。

内源治理—清淤疏浚:本工程内源治理方案为清淤疏浚,对水体采用绞吸船+机械清淤方式,对湖体淤泥进行清除,对于重金属不超标的淤泥晾晒后用于绿化用土,对于重金属超标部分淤泥外运,采用固化、卫生填埋方式处理,清淤完成后将有效缓解内源污染问题。

生态修复—水动力提升设备:针对于同心湖为独立水体,水体流动性差,拟布设8台太阳能曝气机以及2台太阳能水泵提升西湖流域各湖库水动力,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增强水体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削减水体氨氮污染等。

编辑:徐冰冰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