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在厌氧消化上,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这里有一张图差距很大。这个差距的原因大家很清楚,主要是原来的厌氧消化的相对来说效率比较低,那么同时我们在厌氧消化完了之后的污泥,到底怎么去处理,包括沼气的问题,包括我们的沼液净化。厌氧消化在2012年左右,经过专家层面,经过很认真的讨论,当时张悦司长提出了我们要克服我们现在国家污泥厌瓶颈的技术路线,就是高级厌氧消化,就是英国这么一个技术的路线。在这个技术路线的指导下,我们国内科研院所和企业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针对我污泥当中的有机物,它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可降解,有一类是不可降解,可降解的有机物是碳氮硫磷,怎么提升我们污泥厌氧消化的效率,能够真正的提升我们适合我国污泥泥质这样一个技术。
首先我们在研究当中发现,污泥的含砂量对厌氧消化的影响很大。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实验的验证,这一点也是我们国家污泥在厌氧消化当中遇到的一个很大的瓶颈,就是有机质越高,产渣率越低,产氢率越低。我们进行了一些研究,包括污泥里面的含砂量的分布和特征。我们可以看到污泥的里面含的砂为什么砂提不出来,跟我们效率有关系,还有砂的滤径有关系,很细,和我们的大气层一样,和我们街道的路面沥青质量也有一系列的关联。我们在这个基础上,现在已经证实细的含砂对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为什么我们现在大家知道我们的厌氧消化的降解率最多到50%,通过热水解到60%,这个砂二氧化硅和蛋白质结合,形成难降解的有机物,这是一个研究的重点。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第二个在脱水污泥,包括到20%含砂率污泥,厌氧消化是可行的。在到20%的时候解决工程上的搅拌和传质的问题,20%厌氧消化是可行的。第三个在厌氧消化当中,热水解它对厌氧消化的效果效能,包括它的影响因素,包括物质迁移转化,在前面五年做了很详细的研究,也取得了比较清晰的方面的认识。第四个方面,协同厌氧消化的上面,协同的作用,协同的机理,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的研究。在这方面应该说取得了比较清醒的认知。刚刚张司长提到了,为什么餐厨+污泥,对厌氧消化的稳定性,包括沼气的含量都有很好的提升,这方面我们在理论研究方面都做的比较好的回答。最后一个,我们在高级厌氧消化,它的微生物学的过程,特别是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受体方面,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总体来说,我们国家不只是我团队,我们国家在高级厌氧消化方面,不管是在论文的引用、专利,我们目前是排在全世界首位。同时在前面应该十二五期间,解决了一个是高转化的问题,高效益的问题,高负荷的问题,还有高品质,就是污泥最后出来以后怎么样去实现土地利用。这里有一个森林的图,这是用污泥种的树的图。总体来说,我们现在的厌氧消化技术已经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的转化,单一的机质向多机,多种有机物的机质是现这方面的转化。
作为十三五我们接下来在污泥方向上,刚刚我讲了我们有很多的报告,到底要往什么方向发展,我自己个人认为,第一个我们要补短板,就是在十二五开发的一系列的技术,包括形成的技术路线要进行评估,要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估,要对地方上在污泥技术路线选择提供很有利的技术支撑。第二个我们要建立我们国家的污泥处理处置的体系。刚刚讲了我们现在的污泥处理的方法技术基本上沿用传统国外这样一个体系,但是我们的污泥量大,有机质含量高,环境容量低等等因素,促使我们建立机制的体系。第三个标准很重要,尽管在十二五建立了一些标准,但是还是远远不够的。第四个不管怎么样,我们的污泥处理处置和应用密切相关,再好的技术,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应用,那也不是一个很好的技术,在应用方面我们要进一步的加强,同时要促进成果,就是示范工程的建设等等。总体来说,我认为我们的关键词在十三五应该是“高标准、高品质、全链条”这个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我们污泥处理处置必须掌握的一个方向。
总体来说,刚刚张司长提到了,我们现在其实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发展阶段,就是循环绿色低碳健康,这是我们未来发展的目标。我们也知道全球现在在污水处理方面资源化,污染物的资源化回收是一个热点,而且新的技术,新的原理层出不穷。同时我们知道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如果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的话,应该是和污泥资源化利用分不开。因为污泥是污水当中污染物的浓缩后的一个载体,所以就是说在污泥的资源化的利用,我们相信在今后的相当一段长的时间还是一个研究的热点。在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国家通过基金委的支持,863科技支撑的支持,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当然离真正的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还是有一段的距离。最后一个,我们有很好的市场,同时又很大的科技投入,我们在座的企业,在座的专家,关注高标准,高品质全链条解决方案,我相信都能成为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领跑者。只要我们好好的努力,只要我们抓住创新这条主线不放。
编辑:李艳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