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污泥三大联盟首度开启“白玉兰夜话”

时间:2014-09-24 16:27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贡玮

评论(

左起:傅涛、王锡林、戴晓虎、陈同斌

污泥三大联盟各执优势,撬动行业发展,并探求建立多赢格局,推动产业合作

秋雨初停,夜幕低垂,上海锦江白玉兰宾馆的昆仑厅里有朋自远方来,言笑晏晏,其乐融融。

9月19日晚,由E20环境平台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4(第六届)上海污泥热点论坛”的高端对话环节在这里举行,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三大联盟的理事长及专家们齐聚一堂,促膝秉烛,共同探讨“蓝色思维之下污泥领域的共生之路”。

在此之前,7月揭牌成立的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举行了一个简短而隆重的联盟专家聘用仪式。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保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表示,污泥论坛举办6年,话题从技术路线的争论到复合性问题,从政府责任到商业模式、案例分析,再到系统解决方案,服务链越做越长,聚合企业越来越多,彼此之间的合作也愈加密切,“以联盟组织的多边合作形式解决复杂的污泥问题是大势所趋,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有何不同?

三家联盟各具优势、理念与使命,呈现出差异化

污泥三大联盟因成立的背景、优势资源不同,理念与使命也呈现出差异化。

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国家污泥联盟”)成立较早,起源于2011年科技部和住建部科研项目产业化的需要,创建了一个集高校、设计院、企业在内的联盟组织,2013年10月获科技部正式批准,成为国家级试点联盟。国家污泥联盟更多地致力于科技、标准、产学研转化。联盟理事长、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戴晓虎表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原创性课题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联盟希望通过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更好地促进先进技术的落地。

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污泥技术创新联盟”)于2014年5月获国家环境保护部批准,作为水专项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单位,联盟由国联环境、E20环境平台与16家污泥行业领先企业共同倡导成立。污泥技术创新联盟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以蓝色经济为指导理念,倡导优秀的污泥处理处置机构相互协作形成产业生态族群,建立整合各种优秀污泥处理技术路线的“环境医院”,为污泥处理处置提供因地制宜的系统解决方案。联盟理事长、无锡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王锡林表示,联盟从市场和企业的角度,构建一个使投资商、科研单位、工程单位、设备提供商等污泥产业链各环节的主体单位共荣共生的系统格局。

傅涛进一步说明,污泥技术创新联盟的初衷是以投资企业为龙头,整合产业链下游的技术、工程、设备公司,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链,包括目前正在策划的“环境医院”,都是希望建立一个政府、市场与产业实现良好对接的界面。“政府对环境治理的考核已从指标性考核转向效果性考核”,提供单一服务的市场主体较难获得市场,因此“联盟提出生态族群协作共生的理念”。 

另一个联盟组织是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它是中国自然学会下属的二级机构,由北京中科博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发起,于2014年1月成立。它以技术串联下游的产业链,包括技术应用及示范、工程、设备制造等,并延展到政策咨询。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介绍:“我们不是从投资而是从工程的角度运营这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如何共赢?

要做好联盟就要存异求同,必须有增量

傅涛认为,如何建立协作机制,让优秀的企业实现联合、共赢,解决好共同利益和各自利益的矛盾,是做好联盟的关键,“不解决这个问题联盟就是虚的”。

戴晓虎坦承,国家污泥联盟是一个开放性、非盈利组织,“在我们这个平台上获得经济回报比较弱”,为国家产业政策建言献策是联盟始终如一的宗旨。他同时指出,由于联盟汇聚了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以及对新技术产业化的研究,也可以使企业从中受益。至于同业竞争,“一个好的企业,不应害怕竞争,而应该拥有一个提升、包容的心态,这样企业才会走远。”

王锡林表示,污泥技术创新联盟设计之初已经考虑到这些问题,因此吸收设计、研发、工程、设备在内的企业主体形成不同系列,遴选每种技术路线的前三名企业加入,这样可把每种专项技术岔开,避免了同质竞争。

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着力于对污泥技术路线的深入研究,陈同斌认为污泥的产业链创得不好,而工艺路线就像一台发动机“给奔驰大了,给宝马小了”,他希望通过促进会对基础工艺的研究将一条条工艺路线路走通,使工艺技术与实际需求更加匹配。

中国水协排水委员会主任、原北京排水集团总经理杨向平补充道,他给促进会提出了“一个面、一个台、多条线”的设计思路:“一个面”就是不断扩大会员,争取吸收更多的污泥企业、从业人员、官员、学者,形成一批骨干;“一个台”是指利用微信等信息手段建立起圈层,为成员提供一个信息交流、政策传达、发表观点、技术支持的平台;“多条线”是指对污泥处理处置多条技术工艺路线加以深入研究,择优推广,由技术而工程再到产品,进而对产业政策产生影响。“按照这种思路,做污泥好氧堆肥的、做污泥干化的、做污泥焚烧的都沿着一条主线去做,不会有同业竞争。而且促进会没有利益追求,主要目的是推动污泥行业向前发展。”

傅涛指出,要做好联盟就要存异求同,必须有增量,无论是科研项目增量、技术市场增量抑或真正的市场增量,“如果没有增量,是走不远的”。污泥技术创新联盟以金融投资为抓手,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与市场对接。更重要的,是如何获得行业的增量,“污泥问题很大,只有20%多得到处理,其中又只有一小部分得到妥善处理了,但是地方政府却没有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呼吁,联盟应与行业组织加强合作,利用多方力量推动污泥处理市场的增加。

竞争还是合作?

联盟没有竞争,最终走向大同

陈同斌表示,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希望走得慢一些、稳一些,做一些比较“微观”的事情,把相互之间的冲突避免掉。

杨向平却认为,污泥三大联盟各有特点,不会产生冲突,“我参与促进会的工作较多,国家污泥联盟我是副理事长,是污泥技术创新联盟的特聘专家,不论哪个联盟,都是替产业发声,共同将污泥产业做好。”

上海市水务局处长唐建国指出:“联盟没有竞争,三大联盟最终走向大同。”

王锡林认为,污泥处理带有公益属性,污泥处理企业首先要有社会责任心,要影响政府也要理解政府,“今天污泥三大联盟齐聚一堂,目标是共同的,要把中国污水污泥处置的先进力量联合起来,一起把污泥事业做得更好。”

戴晓虎表示:感谢污泥技术创新联盟的聘请,“我们一定会通力合作,支持污泥事业的发展。”

陈同斌强调,要扩大产业的对外宣传,不要“自己肚子疼,别人不知道”,一方面让污泥治理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一方面让业外人士更多地了解污泥产业,包括每条技术的优劣势。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黄鸥建议:从联盟角度出发,编写中国污泥现状白皮书,反映污泥存在的问题,以一种理性、全面的沟通方式,促进污泥联盟的工作。

傅涛最后总结,“一个企业没有一个联盟的力量大,一个联盟没有三个联盟的力量大,三个联盟没有行业的力量大”,如何运用更多力量,搭建行业内多赢的专业性体系,尚待不断的摸索。他建议,“白玉兰夜话”可作为三大污泥联盟的对话主场形成传统,每年针对污泥的行业问题进行一些专题性的讨论。

编辑:贡玮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