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水网了解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水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制订的《上海市水资源保护利用和防汛“十三五”规划》,希望进一步提高水安全保障、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水环境面貌、提升水务管理水平,完善城乡一体的现代水务保障体系。具体详情如下:
上海市水资源保护利用和防汛“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期间,是上海加快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水务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上海水务要遵循“安全可靠、生态良好、智慧低碳”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水安全保障、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水环境面貌、提升水务管理水平,完善城乡一体的现代水务保障体系。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流域机构的指导下,全市各级水务部门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稳中求进的工作方针,结合水务工作特点,按照“完善体系,提升跨越”的总体思路,继续完善防汛安全四道防线,着力推进水源地建设和集约化供水,全力推进城乡水环境治理,全面完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滩涂资源,不断健全水务长效管理,水务发展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期间,全市水务投入约720亿元,水务规划的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主要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
(一)防汛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四道防线”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实施大泖港上游河道防洪一期工程,推进西部地区流域泄洪通道42条段河道、316公里堤防达标建设,完成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近期河道堤防等工程;新增除涝泵站能力110立方米/秒;继续推进城镇排水系统建设及达标改造,新增泵排能力166立方米/秒。防汛应急抢险能力不断提高,全市防汛工程体系、组织指挥体系、预警预案体系、信息保障体系和抢险救援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经受住了“海葵”“菲特”等台风、暴雨的严峻考验。
(二)水源地建设和郊区集约化供水成效显著。“两江并举、多源互补”的原水供应格局不断完善,全面完成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东风西沙水源地一期工程,全面推进黄浦江上游水源地金泽水库和连通管等工程,完成陈行水源地嘉定原水支线工程,全市水源地总取水能力达到1799.5万立方米/日。城乡供水服务均衡化基本实现,完成11座水厂新建、扩建和5座水厂深度处理工程,新建、改造管网约3300公里,同步关闭56家乡镇小水厂,完成郊区供水集约化工程。全市37座水厂总供水能力达到1137万立方米/日,供水水质实现达标。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扎实推进,完成1亿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实现6000万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管水到户。
(三)城乡河道水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厂网同步、泥水同治成效明显,完成中心城区白龙港污水厂二期扩建、郊区松申、陈家镇一期等14座污水厂新改扩建工程,完成西干线改造工程、白龙港片区南线输送干管完善工程以及污水收集管网共1200公里;实施建成区截污纳管攻坚战,完成8266个污染源纳管;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0.55万立方米/日,总能力达到794.6万立方米/日,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2.8%,城镇污水厂污泥有效处理率达到85%以上。“十、百、千、万”河道环境整治基本完成,实施金汇港、崇明环岛运河南段等500公里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展界河等河道生态治理,完成5000公里中小河道轮疏。结合村庄改造,完成12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城乡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逐步呈现“水清、面洁、岸绿、有景”的河道水环境面貌。
(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央财政小农水建设实现新突破,实施192座灌溉泵站、11座排涝泵闸、286公里管道灌溉和衬砌渠道的新建及更新改造,实现18296亩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达到新水平,新建和改造1127座灌溉泵站、129座排涝泵站、2000公里灌溉管渠和排水沟,新建喷微灌面积9500亩,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低洼圩区治理不断完善,针对低洼地区易涝的现状,更新改造480座排涝闸、115座涵闸,加高加固75公里圩堤,进一步提高圩区的除涝能力。
(五)滩涂资源开发为全市耕地占补平衡及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持。结合长江口综合整治和深水航道建设,实施南汇东滩、横沙东滩等促淤25.85万亩、滩涂整治10.75万亩,为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目标及浦东机场扩容提供有力支持。利用滩涂自然淤涨,辅以人工促淤工程,基本保持长江口杭州湾5米以上滩涂资源总量平衡。
(六)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初见成效。全面完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任务,率先出台《上海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文件;率先完成区县和特大型取用水户控制指标的分解;率先将考核指标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率先完成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与国家系统的互联互通。全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相关考核指标达到年度考核要求,在2013年、2014年度全国水资源管理考核中获得“优秀”。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一五”期末下降42.4%,地下水年开采量从“十一五”期末的1971万立方米大幅降至“十二五”期末的430万立方米,年回灌量从“十一五”期末的1893万立方米提高至“十二五”期末的超过2328万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节水灌溉面积覆盖率分别达到0.735和76%。
(七)水务综合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地方性法规和规划体系不断完善,重点制定完善了防汛防台、水文管理、水资源管理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出台《上海市防汛条例(修正案)》《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条例》《上海市水文管理办法》和《上海市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
编制完成了《上海市骨干河道规划》《上海市海塘规划》《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规划》《上海市农田水利规划》和《上海市水文站网规划》等水务规划。水务科技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完成国家水专项、上海青草沙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示范、长江口海平面上升对城市安全影响及应对关键技术研究等120余项课题,获得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3项、住房城乡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国家地理信息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行政审批效能不断提高,市级水务行政审批事项取消8项,调整6项,并大幅优化申请材料和办理流程,基本建成“外网受理、内网流转、协同办公、流程跟踪、电子监察”的网上办事系统。水务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基本完成市管、区县管河道设施养护作业市场化工作。水务政策引领不断加强,郊区城乡一体化水务基础设施投入政策机制取得突破。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