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经审议后对外发布。中国水网摘取与环保相关的内容以飨读者:
2016年工作回顾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3.5%,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8.2%、9.8%。大力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消除黑臭水体19公里,建成污水管网162公里,整治污水直排口95个。国家考核的52个地表水断面中,水质优良比例98.1%、丧失使用功能水体比例为0,两项指标均排全国前列。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95.4%,排全国第2位。完成植树造林3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28%
2017年工作安排
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严格执行“水十条”“大气十条”“土十条”,落实“河长制”,强化河流湖库、近岸海域保护,重点抓好防城港北仑河口、合浦儒艮保护区、漓江和九洲江、南流江、红水河流域等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确界和功能区划定,严格限制在生态敏感区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加强保护和修复红树林及沿海生态环境,继续深入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珠防林、海防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力争完成植树造林280万亩,控制PM10、PM2.5浓度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等指标在国家下达范围内,全部地表水水质优良率96.2%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95%以上,保持近岸海域水质稳定。抓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破坏、重金属污染及尾矿库安全隐患、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等重点领域治理。继续加强群众普遍关注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南宁市要基本消除,柳州、桂林、防城港、贵港、百色等市要消除60%以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稳增长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开放发展,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全面脱贫三大攻坚战,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1.8%,城镇新增就业41.8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3%。总体看,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社会预期向好,稳住了发展基本面。
——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4.4%、增速居全国前列,非税收入占比连续4年下降,万元GDP能耗下降3.6%。各地发展出现不少新亮点新特色,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格局初步形成,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新动能不断累积。建成投产上汽通用五菱宝骏整车二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工业投资4.5个百分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30家、增长29.5%。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4%、10.1%,石墨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北斗导航应用等新兴产业培育取得阶段性成果。非公有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81.3%。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60%,旅游总消费增长26%。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积极因素增多。
——民生持续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其中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增长5.5%和7.7%。实现120万贫困人口脱贫、1000个贫困村出列和8个贫困县摘帽的年度目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开工建设16.4万套,新增分配入住10.4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万户。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全面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克难攻坚稳增长。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六稳”措施精准发力。突出抓好650项工业跨越发展项目,加大力度支持汽车、铝、机械等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园区发展,举办广西工业博览会以及政银企对接等活动,促进企业稳产复产和产销对接。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发行政府和企业债券,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出台20条措施促进社会投资,狠抓项目开竣工,新开工重大项目1456项,竣工投产729项。抓好服务业百项重点工程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千方百计优供给促消费;举办“壮族三月三”国际电商节等系列活动;新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19家、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1家、广西特色旅游名县7家、4A级景区17家。加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10+3”提升行动,建设959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新建10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稳定粮食总产量在300亿斤以上,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养殖、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通过农村电商和举办交易会等方式带动农产品销售。深入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加工贸易额达585亿元、占外贸比重进一步提高,推动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发展跨境电商,上线运行西部首个沿海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立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推动进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在落实营改增等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深挖财政增收潜力,实现财政收入2454亿元,八项支出增长17.3%,盘活存量资金900亿元,财政收支运行平稳。
二是深化改革优供给。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开展“三去一降一补”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千方百计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出台41条措施,从电力、融资、税费、社保、人工、物流以及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为企业减负约300亿元。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成立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推进4批电力直接交易。减免和降低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为企业减负50亿元。优化传统产业供给,出台中国制造2025广西实施意见,深入实施质量品牌提升、降成本增效益、产业转型升级三大专项行动,新增工业企业名牌产品107个。推进糖、铝产业“二次创业”,加快化工、有色金属等企业“退城入园”。完成国家下达的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多途径打通供需通道去库存,出台支持农民工等新市民购房政策,新市民首次购房18.8万套、占全区商品住房销售面积的44.5%。开展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降至12.6个月。积极稳妥防风险去杠杆,实施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推进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多渠道增加和优化金融资源供给,直接融资1238.9亿元,增长32.4%。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在融资总量达到4900亿元的同时,实体经济杠杆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降至2%。加大力度补短板,统筹安排财政资金187.8亿元支持脱贫攻坚战、180多亿元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685亿元实施自治区为民办实事工程。交通、电信、教育、卫生等领域投资增速明显高于全部投资。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年基本完成280项改革任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调整700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193项中介服务事项,公布全区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完成43个自治区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两单融合”并对外公布,南宁、柳州、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等6个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新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六证合一”商事制度。推进混合所有制、功能分类等多项国企重点改革。深入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农金村办”模式实现乡镇示范点全覆盖。推进70%以上的乡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区颁证率达60%。投融资、医药卫生、价格、供销合作社、国有林场、农垦等改革扎实推进。
编辑:程彩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