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网编者按:去年北京“7•21”特大暴雨犹在眼前,让人们记忆犹新。今年进入汛期以来,湖北、四川、广东等地又发生强降雨,多个城市又现积水。城市建设的背后隐藏着“逢雨必涝”、“逢暴雨必成灾”的祸根。截止目前,四川“7•9”特大暴雨洪灾已造成全省58人死亡,175人失踪。每逢汛期,由于暴雨洪涝灾害给人们带来的生命财产安全引人深思。如何有效防治雨洪灾害、解决城市内涝再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排”和“蓄”是城市防洪排涝的两大工程措施,“排”即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整治河道、开挖地下河流。“蓄”即修建水库、雨洪调蓄池及加强雨水渗透等,从而实现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排”和“蓄”有效结合,不仅能提高城市防洪标准,还可向城市提供稳定的生活和工业用水资源。
“排”:排水管网建设、城市河川整治、开挖地下河流
目前,我国城市排水体系建设滞后,在经历了多场城市内涝后,城市排水管网升级改造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中要求,在降雨量充沛地区,新建管网要采取雨污分流。对已建的合流制排水系统,要结合当地条件,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日前,住建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起草的《城市排水与暴雨内涝防治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在未来8年到10年中,“雨污分流、标准升级”将成为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建设的指导方针。
整治河道是缓解城市排水压力的另一有效途径,主要措施包括河道加宽,堤防加高、加宽、加固,挡水堰的改造等,从而将流入河道的雨洪安全、迅速地排出。河道整治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复式断面河道改造和超级堤防建设比较常用。复式断面河道的主要特点是将河道断面分成断面面积相对较小的低洼主河槽和断面面积相对较大的滩区河床两部分。平时,由于河流流量较小,水流顺着断面面积较小的低洼河槽流动,而较高的滩区河槽可作为公园或运动休闲场所来利用。只有发生特大洪水时,水流才能漫滩,保证河道设计洪峰顺利通过。
在城市中进行大规模的河道改造受到成本和土地利用等条件的制约,而开挖地下河流则可作为补救措施加大城市行洪能力,地下河流能够分流部分雨水,同时可作为临时地下滞洪设施来运用。
“蓄”:修建水库、蓄水池及加强土壤可渗透率
由于我国城市管网建设长期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且管网升级改造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同时也受到地下空间条件等问题的制约,短期内进行大规模的管网改造也相对困难。而蓄水设施的建设将从源头到末端对整个排水系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首先,在流经城市的河流上合理修建水库,通过水库调节河流洪水,可有效削减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滞蓄洪水,提高了下游城市的防洪安全。
其次,建设蓄水池,可弥补现代城市路面无法透水的难题。德国在蓄水池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汉堡建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既保证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且德国许多城市的大型公共场所、企业、居民区和学校等单位里面和道路两侧都修建了蓄水池,减少地面积水总量,起到了良好的雨水收纳作用。
另外,在城市建设上,国外还运用一些生态学方法改善雨水排放系统,如采用透水砖铺设人行道、增加透水层、减少硬质铺盖、增加绿化面积等方式促进雨水渗透。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也曾指出,将蓄水系统与可渗透系统有效结果将是继“排水管道建设”和“蓄水设施建设”后的第三代技术。实际上,把蓄水池蓄水与雨水渗漏、屋顶绿化等措施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恢复自然水循环过程,同时,城市的综合环境品质也可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编辑:朱丽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