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2-24 08:59
来源: 水极客联盟
作者: 高雅麟
本文的最终意图,丝毫没有贬低威立雅与兰州政府的意图,相反,我希望读者更关注事实本身,而忽略文字背后的一些情绪表达与主观成份,虽然这是难免存在的,其初衷是加重阅读者的印象,并引发业内的高度关注与理性思考。
2022年8月10日,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威立雅退出兰州水务项目。
爱企查网站的信息赫然写着:“2022年8月10日,兰州城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人信息变更,由兰州市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威立雅水务(黄河)投资有限公司变为兰州市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兰州水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兰州水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接收了原属于威立雅的全部股份,威立雅已经不再是兰州城市供水集团的股东。”我不知道这是何人、何时、何地,以何种心情所做的决策。
我不意外。
威立雅兰州水务项目中,有一个业内非常知名的事件:2014年4月,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发现其出厂水苯含量超标。网络上公布这起事件始末的时候,我分明看见空间飘过两个字——“退出”。那时候,只是基于水务行业与政府之间的危机公关能力,隐约觉得外资企业在中国有些“水土不服”,实属正常。我个人无法揣测更深层次的原因。因为我们无法看到威立雅与当地政府关于水务项目的进入与退出的协议条款约定,故不敢妄言。毕竟面临着“退出”结局,是一种合约的终止,对合作双方总是负面的情绪或因素居多。谁见过领离婚证的两个人,喜欢有人指指点点呢?所以,本文的最终意图,丝毫没有贬低威立雅与兰州政府的意图,相反,我希望阅读者更关注事实本身,而忽略文字背后的一些情绪表达与主观成份,虽然这是难免存在的。
水质污染事件所引发的两件事情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一是2017年,公司的更名。
4月5日,据兰州市国资委获悉,经省商务厅批准,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兰州城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更名后,经营范围、企业类型、注册资本、办公地址、联系电话等不变,原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外签订的各类合同、合作协议及债权债务,由兰州城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接续履行。公司名称中不再出现“威立雅”三个字。是舆论使然还是实质性的举措?其实从这个表面化的“更名”行为,可见合作双方已经心怀芥蒂。在我看来,这已经是分手的前奏了。
二是2020年,市民要求信息公开。
2020年6月,兰州市民向市国资委申请,要求后者就水厂投资等问题信息公开,无果后,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主要申请公开以下信息:一、兰州第二水源地和第二水厂总投资金额是多少?二、总投资额里,兰州市国资委投资比例是多少?法资威立雅是否投资?法资投资比例是多少?三、若在第二水源地项目中,合资方法国威立雅并未投资,日后第二水厂经营收入,法资是否应当享有原持股比例35.84%的收益?四、目前第二水厂供水后,国资与外资如何分配利润?五、2007年合资或特许经营时,威立雅占股45%,10年后2017年4月企业更名,威立雅持股下降到35.84%,股权变动是怎样实现的?是否是用2015年审计发现的法方承诺的未到账的股权转让及逾期产生的滞纳金共计4.94亿元冲抵?六、当年合资采用的是特许经营方式,期限30年,自2007-2037年止。合资协议里关于法资到期退出机制是怎样的?
众所周知,威立雅高价收购兰州水务项目,举国瞩目。从初期溢价收购的业内质疑,到源水污染事件发生,再到公司更名,最后回到初期合作的协议质疑。而且这个质疑来自于民间,以“市民向市国资委申请相关信息”的形式出现,不能不说是非常罕见的。整个事件发酵的痕迹,虽然时隔多年,但整个过程一目了然: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威立雅收购中国兰州水务的项目,估计在国际水务市场上也是非常值得分析的一个典型案例,这则案例的可圈可点之处颇多。加以深入研究,无论是对政府、外资、民企、国企央企进入水务市场都有全面的借鉴意义。它包罗了投资与运营方式、资本与技术博弈,目前水务市场上的基本套路无出其右。我清楚地记得,20年前(2003年),浙江省水协的两位领导曾专程跑到兰溪市自来水公司找到我,希望能够执笔写一份关于外资企业进军中国水务市场写一篇调研报告。当时,我只是在水务公司刚刚上任办公室主任,存在资料匮乏,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同时囿于自身思维与眼界的局限,最终未能成文。当然更重要的是,心怀忐忑,恐贻笑大方。坦率说,那时对外资的“排斥”,是业内存在的普遍心理。我不能判断这种心态是不是适合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至今日,这个领域是否值得对外资开放,在我看来依然是靴子并未落地的话题。毕竟,很多时候,真理的反面是另一个真理。
纵观威立雅在中国水务市场的表现,其底层逻辑并不复杂。一言以蔽之:在资金的流出端与流入端做好精细化的布局。这个布局以技术为核心资源,融合政府、资本资源,获取项目、投资项目、运营项目。
首先,拆分两项职能,做好顶层布局,构建利润渠道。
针对资金流入与流出的金融特点,威立雅通常将BOT项目拆分为投资和项目运营两项职能。通过与合作伙伴合资成立项目公司和运营公司,并巧妙安排合作伙伴在项目公司中占大股,分担大部分投资成本,而自身在运营公司中占大股,最大限度地获取“技术溢价”。
有研究机构指出,中国的发展环境和法国有天壤之别,中国水务市场的发展重心是前期投资。因此,威立雅主要进行两个环节的布局。中国水务项目普遍采取的BOT模式实际上是将投资、运营两个阶段合二为一,威立雅反其道而行之,将项目拆分为投资和项目运营两项职能,为后面的运作埋下伏笔。投资和运营两个阶段的属性有很大区别。投资阶段是资金流出阶段,“重资产、轻技术”,投资方购买设备、建造厂房、铺设网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开支动辄数亿元,但是技术需求并不高,只需要配置已经标准化的设备;运作阶段则是资金流入阶段,“轻资产、重技术”,投资方获得供水、污水处理的收入,但是这个时期的技术要求比较高,需要一系列水质处理的技术和操作工艺。
第二,以技术为主线,撬动技术杠杆,运营项目。
编辑: 赵凡
水视点网创始人、物产中大集团正职级研究院副院长、战略部副总经理,曾任物产中大公用环境投资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浙江物产万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江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兰溪市钱江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