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杭世珺点评2011污泥厌氧消化处置案例

时间:2011-09-29 11:46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李军强

评论(

在“2011(第三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作为“2011年度污泥处理处置适用技术推荐及关注案例”6人评委之一,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副总工程师、中国水网顾问杭世珺对有关厌氧消化工艺的案例进行了点评。

杭世珺指出:厌氧消化是最低碳的污泥处理工艺,可有效处置污泥。污泥处置前期如果没采用厌氧消化工艺,直接干化焚烧或堆肥,这在一定基础上会增加碳的排放量,从本质上就没有做到低碳处理。在“2011年度污泥处理处置十大推荐案例”中,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乌鲁木齐河东污水处理厂、郑州污水处理厂三个获选案例均采用了厌氧消化工艺,她对此进行了详细点评。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程

该污水处理厂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乃至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之一,其日处理规模在200吨以上,其项目有三大特点:

污泥分开处置:在含有化学污泥类别上进行了重力压缩,剩余污泥则运用了机械浓缩工艺。经混合后进行厌氧消化,然后进行脱水。白龙港污泥处置工程在污泥减量化及各方面处理上都采用了非常先进的工艺。

部分污泥干化:厌氧消化以后,1/3左右污泥采用干化工艺。,一千吨80%含水量的污泥大概是有300立方米的干化。从热量上计算,沼气产生的热量只能维持这么多的污泥干化,数量增加的情况下,要全量干化污泥就要外加热源。经济上目前可能还是不太允许,因此用了热量能够平衡情况下把1/3污泥进行干化然后再混合到现在的泥质标准进行处理和处置。

生物脱硫:在国内这样大型的污水处理厂率先用了生物脱硫,也叫湿式脱硫。生物脱硫有一个条件有一个厌氧消化是一个高浓度的有机物,所以非常适合做生物脱硫。脱硫对我们影响很大,而且国内的厌氧消化脱硫好的成功案例并不多,存在问题很多。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在工艺过程中加了一个干式脱硫做为后续的保障,这是非常不错的技术思路。杭世珺认为,在这次案例点评中,污泥厌氧消化非常受关注,该项目即使亚洲规模上最大的,又带有这样一些特点和新意,应该给予最佳评价。

杭世珺最后指出:项目运行时间还不太长,现在还没有进行24小时连续运行,三条线没有完全一起运行,而且未进行冬季运行,从热量角度出发,该污水厂没有完全能够证实它的运行预测数据。所以她希望在下一期热点技术论坛的时候,能够把这些问题补充完整,给大家一个实际的结果。

乌鲁木齐河东污水处理厂

由于设备问题曾在2006年停用,2007年由威立雅水务重新改造和扩建,再次运行直至今日。项目沼气的产量远远高于其他污水处理厂,能够达到一公斤VSS(活性污泥中可挥发性固体)可以产生一立方的沼气。项目另一个亮点是在线上进行反应,大大减少了硫化氢的含有量,从而达到脱硫处理,结果显示硫化氢的含有量在200PPM以下。另外,项目考虑了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利用沼气发电,实现热电联产。目前还未真正实施并网,尽管已经做了热电联产的所有设施准备。主要是考虑到沼气产量不稳定,会给鼓风机、锅炉和水泵运行带来隐患。

郑州污水处理厂

该厂2000年开始运行,已经拥有十年的稳定运行历史,它的运行经验非常丰富,并根据实际运行遇到的问题进行不断改造,远远高于其他污水厂,这一点是很难得的。项目运行当中也出现过技术上的难题,例如在消化池出现了少量细状物,通过工艺改造,在原有的处理过程中,增添了格栅的处理,添加了泵前切割机从而解决了这一情况的出现。该厂提高了沼气的利用率,提纯后的沼气作为城市燃气原料和城市燃气混合来提供城市燃气的使用价值,每天可以供给1万立方米的燃气原料。另外,该厂调整了生物污泥和初尘污泥的比例,调整以后沼气的产值率明显提高,这是该项目最大特点。经过精心管理与运行,该厂目前每立方米污泥可以产17—19立方米沼气。

杭世珺最后表示,这三个污水厂的厌氧消化工艺共同特点是具有:安全性、稳定性、无害化,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方向。在我国现在有50多个污泥处置厂中,只有20多个污泥厂在运用厌氧消化技术,正在安全运行的不多。虽然污泥厌氧消化工艺会存在一些弊端,但是它符合“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安全环保、稳妥可靠”的原则。污泥厌氧消化是非常受关注的问题,所以希望大家打消对厌氧消化的顾虑,把厌氧消化技术和工艺尽快的推广起来。

 

编辑:刘永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