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网消息,6月23日下午,由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国水网、搜狐公益共同主办,首创股份、浙江省环境信息中心协办的“环境讲坛”第九讲隆重开讲。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吴季松、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李俊奇集聚一堂,针对“从南方洪水看城市排水管网应对能力”一话题各抒己见,纷纷献策。
“环境讲坛”现场(由右至左依次为:李俊奇、程静、吴季松、主持人王哲晓)
2010年春夏,我国南方多地强降雨频发,引发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下旬,广东、福建、江西等11省的受灾人数已余1500万,直接经济损失已超80亿元人民币。在带来惨重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的同时,暴雨洪涝无疑也令城市排水管网应对能力、城市雨水应急机制等问题面临起严峻考验。
那么,雨洪内涝为何频繁肆虐?我国城市排水管网应对能力又如何?
雨洪内涝包括自然与人为两因素
“城市洪涝包括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因素。” 李俊奇指出。
在自然方面,李俊奇称,极端暴雨事件是造成城市洪涝的原因之一。程静则进一步解释,暴雨的形成正是城市热岛效应的体现。他说,原来降雨一般会在山前迎风面出现,而现在迎风面变成了城市大楼,所以在城市中就会下得很大。此外,城市的快速发展造成路面日趋硬化,严重破坏城市径流系数。据程静介绍,城市化前即自然状态下径流系数一般为0.2~0.3,而城市开发后径流系数则可达0.6~0.7甚至更高。吴季松则从科学发展观角度分析称,城市发展应要科学化,城市全面硬化导致排水量增加,已违背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同时,城市的快速扩张也导致基础设施不足,排水管道承受能力已近负荷。
在人为方面,李俊奇表示,城市洪涝则与城市规划、排水系统设计理念,管系设计标准、政策以及后期管理等诸多因素相关。
应合理选择城市雨水系统设计标准
其中,关于城市雨水系统设计标准的讨论已然成为关注焦点。对此李俊奇解释到,我国城市雨水管道设计标准一般为1~3年,重要地区为3~5年,特别重要的地区为5~10年。在实际设计时,我国大多数城市一般取下限。其他国家的设计标准不尽相同,如美国住宅区雨水管道设计标准为2~5年、商业区为2~10年;欧盟住宅区为2年、商业区为2~5年;澳大利亚和日本的雨水管道设计标准也多在2~10年。国外多为最低标准,许多城市在设计时往往根据各自城市的淹没损失接受程度选择不低于以上标准的设计重现期。当然,国内外重现期由于取样方法的不同等也不能简单比较。但大致可以判断,我国大部分城市尤其是老城市的雨水管道设计标准要略低于国外。在新建城市中,局部地区城市排水管网设计标准还是蛮高的,可达5~10年。但是许多情况下存在局部地区与整个市政管网或者沟渠能力,市政设施排水标准与水利、农田等标准尚未衔接好的问题。
对于我国城市排水管道设计标准的提高,程静表示肯定。他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存要求,排水管道设计标准也应相应提高,但其提高过程应是较为缓慢的。程静以老城区为例进行了说明:老城区由于路面断面下空间资源有限,而雨水沟又具有尺寸大、无压力的特点,所以通过断面扩大以达较高标准存在一定困难。而对于加压的方式,则势必会增加运营成本,同时尚有管道管材也需做相关调整,而且效果不及断面扩大方式。可见,城市排水管道设计标准的提高需要循序渐进。
此外,城市排水管道设计标准的提高,也将带来投资的增加。单靠简单提高市政雨水管道系统设计重现期来解决内涝问题不是根本出路。李俊奇向中国水网记者介绍,如果设计标准从1年提升到3年,投资将会增加30%到50%。
李俊奇同时表示,设计标准(重现期)的确定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发展和经济水平、降雨特点、城市原有排水系统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科学决策。从工程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从源头上径流减排、限排,建设生态与工程相结合的排水系统;充分利用城市绿地、公园、水体和开放空间的滞蓄能力等,建设多功能调蓄设施,既可以节省投资、较大幅度提高标准,还能改善环境,提高综合效益,“事半而功倍”。
雨洪内涝应急 需提升公众认知
我国城市排水管道设计标准提高势在必行,但三位嘉宾纷纷表示:无论标准如何提高,超过标准的情况总会存在。所以,吴季松强调,制定应急措施非常关键,而其中公众认知则将发挥重要作用。
程静呼吁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李俊奇也表示,应急不只在管理部门,也需要公众的积极配合。
变“防汛”为“迎汛” 加强雨洪利用
其实,雨洪并非完全意味着灾难,如可对其加强有效利用,则可变废为宝。
程静结合北方水资源奇缺的现状,提出应变“防汛”为“迎汛”。他指出,北方于6、7、8三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所以雨水能否有效利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吴季松也表示赞同,他提倡“迎汛防灾”,并表示,在不造成灾难的前提下,汛是好事。
作为首都,北京在雨洪利用方面也已开展诸多工作。据程静介绍,首先,北京在雨洪利用方面已制订多个标准和规范。
程静在接受中国水网记者提问时还表示,除水库外,北京共有分散式小型雨洪利用设施1300处,每年收集雨洪总量约达5000万立方米。目前,收集的雨洪主要用于水景观,绿地浇灌,洗车等方面。
李俊奇进一步补充到,城市雨水系统是关系到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涉及技术、政策、管理、体制等众多方面。在城市雨水系统建设时应将防洪排涝、径流污染控制、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考虑,建立“源头-汇流-末端”相结合,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新型雨水系统。(中国水网)
编辑:张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