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河海大学充分发挥优势 积极为抗旱救灾斗争做贡献

时间:2010-04-15 16:09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通讯员 钱恂熊

评论(

河海大学是我国唯一以水利为特色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经科技部批准建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建有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正在开展“全球水循环与国家水安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和科技优势,积极为西南干旱灾区的抗旱救灾斗争做贡献。

一是组织博士生导师深入灾区考察调研指导抗旱。我国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发生后,学校组织水文水资源学院副院长李琼芳、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陈喜等5位博士生导师组成考察组,深入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对旱情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抗旱指导。专家们考察了旱区部分主要河流和水库、水窖的蓄水情况以及灌区、坝子区、非灌溉农田区的土壤墒情,与三省区及相关市、县水利部门和防办的领导、技术人员就旱情的发生与发展、旱情评估方法、旱情预测预警、水利工程在抗旱中的作用、土壤墒情监测以及在旱情评估中的作用、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急抗旱措施等进行了广泛交流,开展了业务指导,并将考察情况向国家防总作了汇报。

二是选派专家赶赴广西重灾区为各族群众“找水”。学校主动向国家防总请战获许后,选派了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陈建生教授等6位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带领6名研究生,携带先进仪器设备,分两组先后赴广西灾情最为严重的德保县和大化瑶族自治县为受灾群众“找水”。师生们不顾旅途劳累,行装甫卸即投入了艰苦的“找水”工作,并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往往一天之内就辗转多个村庄,白天进行调查、踏勘及测试,晚上进行资料整理、测试数据处理及小结,研究布置第二天工作。通过对当地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和岩溶的调查,特别是对岩溶蓄水构造的勘察,并采用先进的地球物理测试手段,目前已初步确定了蓄水构造特征明显的20多个水源井井位。

三是科技创新成果在旱情监测预测中发挥显著作用。博士生导师陆桂华教授主持开发了大范围旱情遥感实时监测技术,提出了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和基于Copula 函数的区域干旱分析方法,研制了基于水文模拟的旱情监测预测系统。该系统基于实时气象资料和VIC大尺度水文模型,构建了土壤含水量距平百分率指数,实现了全国范围30km网格分布的逐日旱情监测;并在干旱实时监测的基础上,利用短期(7~14d)、长期(30d)的大气模式预报的降水、气温等资料,实现了对未来干旱发展趋势的预报。该成果已先后应用于“中国水文气象综合业务系统”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抗旱管理应用系统”,为全面准确地掌握西南干旱灾区旱情的发展变化、及时科学地组织抗旱救灾行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四是开展极端干旱事件发生后的应急风险管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王慧敏教授领衔的“水灾害风险及应急管理研究团队”从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的角度就如何应对这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提出了四项对策:建立高效的灾害监测、预警以及防灾减灾体系,制定和完善干旱巨灾管理战略;建立全面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重视灾前的预防工作、灾中的抗灾和应急救助工作、灾后的补偿和重建工作;建立新型的灾害管理模式,政府主导、市场(包括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及公众(各类受灾主体)多主体合作,以降低影响和损失,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建立政府、市场、公众共同合作参与的巨灾风险分担长效机制,即建立巨灾保险基金,针对我国西南地区农村社会经济较为薄弱以及巨灾保险机制尚不完善的实际情况,探索干旱损失补偿办法。

五是组织院士教授研讨灾情向国家防总提出建议。学校组织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中如等30多位教授、学者对西南地区特大干旱的灾情和对策进行了研讨,认为干旱巨灾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安全问题之一,而目前的抗旱救灾综合能力仍较薄弱,因此着重就今后的防范措施向国家防总提出了七项建议:提高防旱意识,构建主动防旱体系;加强西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宏观策略的研究;加强大范围长历时干旱成因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开发大范围长历时干旱监测与预测技术,积极开展旱情监测工作,加强干旱预测研究;开展极端干旱事件对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影响效应及生态修复的研究;加强防旱工程和农田基本水利设施建设,推广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建立与抗旱应急管理相衔接的法律法规体系,开展极端干旱巨灾风险管理。

编辑:全新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