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专家为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支招

时间:2009-07-02 08:40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张倩

评论(

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节能减排”已成为社会上一句响亮的号令。节能减排力图改变各行各业危害环境的行为方式,着力扭转环境恶化的局面。
 
二氧化硫(SO2)和化学需氧量(COD)作为节能减排考查两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分别反应着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的状况。我国在大力治理环境污染,并于2007年首次实现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主要污染物指标的双下降。
 
关于污水治理,从拔地而起的污水处理厂数量和与日俱增的污水处理能力就可见一斑。“截至2008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和重点建制镇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543座,日处理能力8900万吨。投入资金数千亿元。”清华大学环境系教授施汉昌在“2009水业高级技术论坛”上介绍到。
 
而污水处理厂能否实现减排与节能的双赢呢?
 
我国污水处理厂现状:达标运行在先 节能降耗在后
 
施汉昌表示,目前对于我国污水处理厂而言,达标运行在先,节能降耗在后。而“节能降耗”飓风刮起的最好时机还未到来。
 
“因为大量的污水处理厂均为新建,而对于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行才是第一要务!”施汉昌解释说。
 
同时,节能降耗的开展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机制也有着密切的关联。节能降耗必然会降低运行成本,如果运行费用由企业承担,那节能降耗必会实现环境效益与企业利益的双赢;如果运行费用由政府来出,由于成本降低,政府计划分给运行的钱也可能会随之减少,这样之于企业,可能反而会使利益受损。所以,利益的纷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节能降耗的进行。
 
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只减排 不节能
 
正如施汉昌所言,我国污水处理厂在秉承“达标运行在先”的理念。像轰轰烈烈的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一级A”标准针对的也是减排。那它们节能吗?
 
“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减排,但不节能!”“2009水业高级技术论坛”期间,无锡市排水总司副总经理李激在接受中国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提标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总能耗增加达到1/4~1/3。李激同时表示,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会在减排之后考虑节能,希望节能会作为今后的一个课题来进行研究。
 
专家为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支招
 
尽管在我国污水处理领域,“节能”前进的步伐落后于“减排”,但从“2009水业高级技术论坛”上不难发现,行业权威专家已在纷纷为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支招。
 
清华大学环境系教授施汉昌
 
据施汉昌介绍,在污水处理厂运行中,最大的能耗在鼓风曝气,约占污水处理厂总能耗的50%。此外,像进水提升、污泥回流和污泥脱水等部分也占据着相应较大比例的能耗。“污水处理厂可从五个环节考虑节能,从三个环节考虑降耗。”施汉昌说,节能环节包括:提升泵站优化节能、预处理优化节能、鼓风曝气优化节能、优化污泥回流节能和污泥消化沼气风机节电;而降耗环节包括:优化加药除磷降耗、优化加药消毒降耗及优化加药污泥脱水降耗。
 
施汉昌主要从提升泵站、曝气系统和化学除磷三个角度对污水处理厂的节能与降耗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污水处理厂进水的长期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的污水处理厂进水流量变化曲线可以总结出进水中管网存水体积变化、集水井存水体积变化以及泵后流量变化情况。同时从提升泵性能曲线拟合可计算其流量、扬程和效率。“所以在不同的流量下,可以得到不同的水泵编组的最优状态,选择最优的水泵编组即可降低能耗。”施汉昌说。
 
而对曝气系统的节能考虑,施汉昌推荐了精确曝气的做法。精确曝气的原理是通过溶解氧的控制测试,由溶解氧的浓度来调整进气和供气阀门的开动,从而控制整个供气过程。由于进气的阀门开动,导致了供气总管的压力变化,由压力变化还可以去调整风机调频和变频等等达到节能的目的。
 
此外,对于化学除磷药剂的选择,施汉昌表示,一定要因地制宜,同时要考虑药剂对生化过程的影响。据李激透露,通过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试验研究发现,聚合铝铁的除磷效果最优,同时对污泥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小。
 
施汉昌认为,从目前运行的污水处理厂的情况来看,如果节能降耗做得好,节能应该可以达到10%。
 


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张辰

在“2009水业高级技术论坛”上,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张辰也将对大型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所做的技术研究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张辰表示,污水处理厂的节能可从采用节能设备、先进控制和节能工艺三个途径来考虑。他主要介绍了水力高效分配与混合节能技术以及可以同步实现节能减排目的的多模式A/A/O低耗运行技术和复合高效脱氮除磷工艺技术。
 
相关链接:
节能降耗—控制运营成本的关键因素

编辑:张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