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网友李达之谈眼中的污水行业之九

时间:2009-06-08 11:48

来源:中国水网论坛

评论(

  菌种作用第三节——否定之否定
  以本人经历为例,说一说菌种的作用。说的是这十年的过程中,达之经历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间有盲目的乐观、不知所措的茫然、无法成功的痛苦以及返璞归真的顿悟。
  在我刚入行的时候,凭着大学里学到的微生物知识,再加上师父的教导。对菌种技术深信不移,觉得这是攻克废水的不二法门。什么多年来被一帮搞给排水的人搞的唯工艺至上,所有的问题都最终归结为工艺问题!而忽视了发挥巨大作用的微生物。什么攻克难处理废水就像奥运会拿金牌一样,必须要有金牌选手才能拿金牌,老百姓是拿不了的。。。。诸如此类的说法,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总而言之,老中青任何层次的人都能给忽悠。于是乎,我们就凭着这种自信和现在看来并不完善的包装上场了,领导们也立志要打造上市公司旗下的专业化公司。结果是什么?结果是两个工程两个官司,公司从此接着搞老本行——净水处理!我们这些有志于废水的人,其实主要原因还在于净水我们什么都不懂,跟着师傅转战别处。我到现在都不认为在公司提出做高效菌种的人是骗子,骗子大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这样才能诱人上当;而那个人连自己都很糊涂,最终自己和别人一同受害,这不能称之为骗子。但那时高效菌种的情况有如昙花一现,最终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除了我们几个跟着师傅的人迫于生计继续做,别人都避之不及,到现在,十年过去了,当时一起的同事还说我们是骗子。这是第一次否定,否定了原有的宏图大志,否定了大家对这个技术的看法,甚至否定了我们内心的希望。现在看来,这次否定是必然的,新生事物都要经历这个时期,姑且叫他阵痛期。这个阶段属于先天不足,有以下缺陷:
  (1)理论的缺失,不严谨,拿前面的话来说,菌种技术是个微观学科,也是个很复杂的试验过程,而外来的和尚凭借伯杰氏分类上的菌种摘录就能创造菌种体系,认为就含这么多菌,而且能如何如何!我们姑且不论是否有这么多的菌,但从理论上来讲,这种处于纯商业角度出来的技术体系根本就不能用。而实际情况呢?内行人
  为了赚钱,将自己稍有心得的技术包装,拿到市场上叫卖,拉了一两个外行来忽悠,凭借专业功底让外行人深信不移,而后开始推市场,而后交给内行人开始工程。最终就是内行人干了件很外行的事情。
  (2)实践检验的缺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连真理都需要检验,更何况半成品。该技术连放大试验都没有好好做过,直接开始工程。这只能说明当时的圈里人胆子都很肥。
  (3)操作水平的缺失,以后如果达之要搞一个新技术,定然会去找一些很专业的人去搞技术,而不像当时实践这个技术的是我们这些童子军。结果还能好?
  后来的事情达之也在前面颇有提及,达之开始另起炉灶,自己搞菌种技术,失败后再打工做高效菌种技术,当时主要做了一个西南大厂的废水处理中试,经过了第一阶段的实践,加上自己做研发补充的专业知识,这次中试竟然做得很顺手,这个厂厂长毕业于清华大学,技术思路很严谨,当时废水需要改造,他硬是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来搞中试,在达之之前已经有三个公司搞过中试了,结果都不令厂方满意。厂方对于试验的态度也很认真,除了派操作工、技术员陪同试验外,每周三的下午,达之还得和技术科科长一起向厂长汇报工作,讨论试验数据。达之对这个厂长佩服的五体投地,觉得太专业太敬业了,后来才知道这个厂长在职博士是念环境工程的,而且达之的好多数据被补充在他的论文里了。恍然大悟啊,政治人物确实是第一高智商的人啊!后来这个中试经四川省环保局的鉴定,确实风光!达之在这个时候开始信奉这个技术,认为确实是一剂良方啊!当时打工的老板也就此没闲着,疯狂的接单,但后来发现也是接一单砸一单,这是后话不提。但达之通过这个过程又开始肯定这个技术确实是真的。
  老子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相信做水的人对这句话都不陌生。在做秀和国学热的当下,有多少环保公司以上善为名或者把上善若水作为企业文化的,说来惭愧,达之的小作坊也未能免俗!那么,达之在此问一句,有那个公司真正做到了上善若水?相信在企业道理缺乏的今天,做到的寥寥无几。再问一句,既然国人骨子里都是老庄的门徒,那么,有哪个公司真正在技术工程工作中认可道法自然这四个字呢?达之眼拙,见识有限,还真没发现谁能道法自然。
  言归正传,我们细细琢磨,技术包括菌种技术其实都有自然规律可循,尤其是菌种技术,再发达也不能对抗自然规律。如果要让一种菌或者一个菌群发挥最大的作用,别无他法,只有创造条件让其自身自由发展,等到其自身生存了、壮大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强求是没用的。比如基因工程菌,先不说如何如何难做?就说它的生存性就是个问题,为什么?违背自然规律出现的东西,必然不会长久。有为高人说过,道为常理,就是所谓的规律或者隐藏在表面背后的东西,其实是很常见或者常用的道理。可在现实当中,好多人或者企业为了商业目的满嘴跑火车,说的尽是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可就是这样,会引来无数看似高智商人的重视、追捧甚至投资。是他们都不懂得道理?还是物欲横流的社会让他们失去了智慧?
  达之在西南做完中试之后,师父包括老板还有与此相关的一些人,都认为这个菌种技术将无往而不胜,这个时候大家已经不满足于做某一种特定的废水,忘记了第一阶段的失败,认为菌种好了,经验有了,可以打天下了。当时师父在一次从成都到重庆的火车上看参考消息,说中国要在奥运之前建多少多少环保厕所,敏感的认为这是个机会,是个让菌种技术走向业内前端的机会。在对市场做了一定的考察之后,发现目前做环保厕i所的都集中在深圳广东这些地方,而且大多数以忽悠为主。于是就在联络一个直辖市的关系后开始了第一个循环水厕所的案例。
  所谓的循环水厕所,达之在前面也讲过,就是以处理完粪尿的水来冲厕代替自来水冲厕的厕所,以轻体的居多。从理论上讲,菌种能分解粪便,彻底分解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用水来冲厕。这是成立的,但这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现在也无法解决)有两个:一是反复循环难分解有机物堆积的问题,循环水厕所的系统循环往复的,前一阶段没有分解完的污染物会反复累加直到最终系统崩溃,同行解决的方法是偷排加入清水;二是盐分堆积的问题,在北方某个城市做厕所的过程中,发现厕所处理槽上都是白色的盐分,北方人口重,盐也会随着粪便排放,循环水厕所中的盐分是制约菌种发挥更大作用的主要原因。
  当时这些问题虽然没现在想得那么清楚,但还是想到的。那为什么还要做?觉得菌种厉害呗!对外宣传的时候不是在忽悠别人,而是自己就这么想的。第一台做了,第二台做了,每个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都认为是工艺设置的问题,没有对菌种产生怀疑,每次都对工艺进行改动。后来和广东人合作,最后达之也被挖过去主管技术,一共做了三十多台厕所,无一不是靠偷排加入清水来避免出丑,或者说,无一成功。达之怀疑,菌种是不是有问题?那时有个小插曲影响了达之的判断,老广向来精于算计,认为成本方面菌种占了一大块,利润被菌种提供商所侵蚀,无时不刻想着偷这个技术,挖达之过去也有此意。后来有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总工给他献计,用一个厕所的污泥去培养另一个厕所的菌种,这是城市污水厂惯用的伎俩。后来在买了两台的菌种之后所有的菌都来自于上一台的污泥。钱是赚到了,可底下人的日子就难过了,达之记得那是会在晚上趁夜黑风高之际带领十来个人分布到城市的每一处有我们厕所的地方偷排,加清水。达之的判断更倾向于老广没有使用原菌,污泥的能力弱于原菌。现在来解读这个事情,其实达之内心中不愿意承认这个菌种技术的失败,试想,谁也不愿意用三四年的时间陪着一个失败的菌种技术玩,大好光阴不是这么被浪费的。为什么这个菌种在粪便废水上就不行呢?原因如下:
  (1)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的开篇拿网球家和钢琴家为例说做史的不同,达之就拿粪便水和某种工业水为例来说菌种的不同。两种废水在有机物的组成上是不同的,一种可能以长链或者短链有机物为主,一种可能包含苯环或者苯系物,那么对于微生物的需求上来讲,他们是不同的,没有任何一个菌群能包医百病,学术界是认可这个话的。但处于商业用途,他们就会列出上百种菌种来证明这个技术如何能包医百病。或者道貌岸然的说要从某种废水上培养适合这个废水的菌群。前一种是开药铺,甲乙丙丁甘草滑石给你列全了,甭管上火还是便秘甚至心口疼痛通通能治,后一种是卖拐,先给你忽悠瘸了而后非买拐不可。不是开玩笑,做菌种技术的人这是通常的手段。菌种是用在有机废水上的,那用在粪便废水上必然就不合适?
  (2)道法自然,生物技术不是物化技术,需要长时间的反应才能够分解完全,而我们当时违背这一自然规律,总想短流程来解决,失败是必然的。前两年听人忽悠过一个老美的技术,说是把生活废水能处理到回用水的标准,生活废水处理完形成自然景观了,成本极低。当时不信后来一看资料全明白了,老美才是老庄的门徒!他们让废水流动起来,在一个很大很大的区域内流动,凭借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作用和溶到水体里氧的作用,再通过很长的停留时间,反应自然极为彻底,这是全凭自然界的力量来处理废水。电费药剂费倒是省了,可房地产开发商该急了!我们没有条件像老美那样做,靠自然的力量去处理,但我们也不能指望菌种能一夜间完成革命进入新社会。
  人最骗不过的就是自己,达之如果当时改行,可能也就认为项目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原菌了,但还要在这个行业里混,就必须要让自己认可。这个菌种技术,被达之给否定了,不仅觉得做粪便废水不行,而且还认为做有机废水也不行,毕竟那时候接了几个工程做的都不怎么样!达之有理由这么认为,这是因为:
  (1)发明该技术的人是菌种专家,对于水处理一窍不通,这就好比厨子没有味觉一样,作出来的菜还能好吃吗?当然,满汉全席里的那个牛人是个例外!
  (2)你说你含有多少多少菌种,谁能相信?菌种的潜伏可比余则成深多了。当时发生过一个事情,上海的一个台胞为了发财,提供给我们一个现场的菌种被兑了3倍的水,不知不觉间这位仁兄把水卖到了几万一吨。这说明要用微观世界去征服宏观世界是个很不可思议的事情。除非自己亲自做的菌种配备,不然不敢相信菌种就是对的。盲人骑瞎马,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这个菌种技术被否定之后,机缘巧合,达之自己开章做厕所了,进入了另一歧途,研发菌种,研发属于自己的菌种,这个在第二节已经讲过了。达之一向认为自己是属于那种资质平平但特想先知先觉的人,所以什么事情都爱跳窜,不安分。在达之做厕所的时候,在达之自我研发的时候,师父带着那几个我当时很看不上的徒弟逐渐趟出了一条路,请听下回分解!
  外行看污水行业:从头到脚是一笔湖涂帐,高效菌更是难以说清!
  记得金庸大师力作《神雕侠侣》中有一段,讲雕兄带杨过看独孤求败练剑的法门,好像是分为刚猛之剑、紫薇软剑、无锋重剑、心中之剑,看得让人热血沸腾。其实做技术也是一样的,先开始用刚猛之剑,是太过倚重于外物如微生物的作用,能力强则效果好,反之则效果差,这就好比达之在刚入行时做的工程一样,微生物被兑过水就是不灵;在认识深入后开始有了自己的发挥有了取巧,外物并不是唯一依赖的方面,技术的革新发展就是如此,达之有个大师兄,在某种水的调试上有独特心得,据说是调一个成一个,这就说除了菌种,个人能力也很重要;再后来,对于这个事物太熟悉太了解了,庖丁解牛,你说他是技巧还是本能,基本上时本能了!不屑于倚重外物,更不屑于耍一些技巧,大智若愚、大象无形、大巧不工就是如此,越是有效的东西,看着越平常越司空见惯。至于心中之剑这点达之还没有领会,也不敢乱说。每一过程都在否定前面阶段的,但发展轨迹是螺旋式上升的。
  接上回的话题,在达之搞菌种研发时,(这部分内容可见发酵罐里的学问)师父带着另外几个徒弟转战南北,刚开始也是做厕所,但由于打工的老板有强大的人脉资源,做过一些有标志意义的奥运项目(当然和粪便有关)。老板赚到钱了,当然高兴,但对于他们来说就不是这样了。经过实践,这个高效菌对于粪便的降解能力一般,或者没有太特殊的地方,毕竟人家没用高效菌的效果也差不多。老板为了商业目的进行宣扬无可厚非,可做技术的人也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这就不对了。必须要进行革新或者是发展,不然,这个戏唱到最后就会把大家都活生生的逼成一个业务员,以宣传为目的。
  师父带着这些徒弟进行了一些市场细分,请原谅达之不能说太细,以下按医药废水、有机废水来分类说:根据前几年的情况,医药废水是做不了的,最开始做失败的原因不仅在于菌种和经验,而在于技术的难点很难克服,其中有一个污染因子的对菌种效果的发挥有着致命的影响;印染、造纸类的做过一些小试,根本都不成功,大的就更不用想了;粪便废水,市场确实有限,总不能让全中国都搞粪便处理吧!有机废水,尚可一做,一个是环保局专家说的不可生化BOD为0最终都能以这个菌种做好,一个是达之在西南的中试情况,感觉在这方面应该有所突破。达之现在依然认为,没有那次的市场分析,没有那两个偶然的事件,该技术可能也就销声匿迹了,如同现在大多数流星般的新技术一样,闪亮登场,倏然而逝,留下的是那些尴尬的人!
  一开始没有业主愿意把工程或者大包的项目交给他们,他们就去找那些接到项目但不能做好的环保公司,赚取几十万的技术服务费,最开始的两个项目就是这样做的,当时这点技术服务费对于他们当时打工的公司来说不值一提,但师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这是一个技术人员的先见之明,每一个要混的住的技术人员都需要自己的成名之作,要把前浪拍在沙滩上,靠得就是技术实力或者工程管理能力。那时,除了派达之的师兄驻扎现场外,师父也经常到那两个现场蹲点,可以说,认真程度是现在都没有的,达之的大师兄当时住厂里化验室的仓库,因为这个项目不赚钱公司不愿意解决住宿费用,条件非常艰苦。但并没有影响到工作,每天在池子上的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大家心思都是一样的,让这个技术成为立身之本,大家的富足之路。前面的经验加上现在的敬业最终转化为了胜势,调试成功,解决了这个公司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证实了这个菌种在这类型废水上的优势。后来,在公司的帮助下终于接了到几个有影响力的工程,现在,这个技术在这个行业已经有了很大的知名度,这个行业也成为该技术的重要掘金点。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要和达之争辩菌种技术的问题,达之也是经过了几年的时间才明白这个技术为什么会在这个行业焕发出青春,这不属于小宇宙爆发,而是有着其先天因素在里头。这是因为:
  (1)高效菌种不能包医百病,也不会一无是处,既然是菌种,那就会以某种有机物作为碳源或者营养源来生长,如果废水中恰好含有这种有机物,他就能生长;该技术在那个类型的有机废水中有效是经过实践的结果,是大量不同类型废水试验得出的结论,有机废水类型多了,在别的类型的有机废水上不一定有效;
  (2)达之认为高效菌种的技术不能是针对某一种废水,而是针对于某种有机物,比如苯环、比如环烷烃等等,凡是水里的污染物以这种有机物为主,那么就可能处理;
  (3)高效菌的生长需要有适合它的培养基,废水中如果有这种培养基就能够生长,不存在高效菌对环境要求很苛刻一说;
  (4)高效菌技术是实验性很强的技术,评判它的好坏只能看最终结果。
  达之的菌种作用这部分到此就全部说完了,最终达之也不是要褒扬高效菌技术,只是想说明,菌种在废水处理中还是有些作用的,但作用的发挥是个很自然的过程,不是很玄妙的东西。而且高效菌技术必须用对路子,不然连活性污泥都不如。活性污泥在处理中效果不佳,是因为它里面缺乏分解某一种有机物的菌种,如果有了,效果也就上去了。目前对于高效菌技术来说,有两大瓶颈有待解决,一是高效菌种的来源,如果都是从实验室或者发酵罐里出来,成本是个问题,变异也是个问题,但要统统从剩余污泥里或者自然过程中取的话,又失去了其准确性;二是高效菌的实践体系,企业都是以赚钱为目的,也没有一个环保公司想把其事业办成百年老店,所以它不会不计成本的去实践一个高效菌技术,达之的师父最后在高效菌上取得的些许成绩是历经4个公司,8个工程实践,8年的时间完成这一过程的,单个公司谁能干这种事情!这两大瓶颈制约了高效菌技术的发展,也让高效菌在实践中的表现显的后劲不足,被好多专家视为药,吃了就灵,不吃就不行。
  还是那句话,达之不做宣传,不标榜自身技术,仅是以实践来和诸位探讨污水中的一些问题,大家见仁见智,欢迎参与讨论。

本文的内容来自水网论坛:http://bbs.h2o-china.com/thread-234801-1-1.html

中国水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中国水网社区论坛,发布者为中国水网网友李达之。中国水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编辑:王坤朋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