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鄂学礼:灾后疫情已在第一时间得以控制

时间:2008-05-27 08:49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张倩

评论(

“大灾之后有大疫”这是人们在观念中对灾难和疫情的认识。从国内外历史上众多的灾难中我们不难发现,灾后的确通常会有严重的疫情爆发,而死于疫情的人往往比死于灾难本身的人还要多。所以,灾后疫情绝对不能小看!为此,中国水网记者对此次四川汶川地震后可能会爆发的疫情状况,采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水质安全监测室主任鄂学礼。

四部委同心协力在第一时间控制疫情

地震震裂了山河,却成为了团结政府和民众的一股强大的向心力。
  中国水网记者了解到,由于受地震的影响,四川省部分地区的环境生态、城市结构系统、生活垃圾处理系统都遭到了破坏。在震后雨水冲刷的作用下,肆意堆放的垃圾、牲畜尸体和人尸体上的微生物、病菌也会进入到水体中,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同时,地震还造成了医院等机构的建筑物破坏导致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培养中的菌株等生化物质发生泄露;化工厂、农药厂、仓库的生产原材料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这不免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微生物、病毒四溢,再加上日益炎热的天气,这就为包括肠炎、痢疾等在内肠道传染疾病的爆发制造了条件。所以采取及时有效的防疫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鄂主任说,“地震后的第三天,预防疾病的工作便及时地到位了。”由于严格地对微生物和病菌进行了控制,所以其并未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鄂主任对中国水网记者说,对于此次抗震救灾工作,环境部、卫生部、建设部和水利部四部委都立即投入到了积极救援的队伍中。其中,环境部关注的主要是水环境污染问题;建设部则将工作重点放在取水点的安全保障上;水利部的重心是如何解决堰塞湖的问题;而卫生部则积极围绕水源、供水、饮水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四部委合理分工又相互配合,共同组成了强大的抢险救灾阵容,这也是使灾区可能发生的疫情在第一时间便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支柱。
  此外,鄂主任还强调,“目前,灾区主要关注肠道传染病。由于肠道传染病发病原因很多,因此我们关注的并不只是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数量,还要关注肠道传染病发病人数比平时的增加情况。”目前来看,由于防病工作及时到位,灾区不会爆发肠道传染病。

超滤PK反渗透,灾区谁更适用?

鄂主任向中国水网记者介绍到,目前灾区的供水有三种方式,一是瓶装水、二是水车供水、三是由各企业捐赠的供水设备。对于瓶装水而言,水量有限;而对水车而言,由于山路损坏严重,所以其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则是运输;对于众企业捐献的供水设备,鄂主任则强调要加大其消毒力度保证安全供水。
  在提到供水设备的净水原理时,鄂主任说到,目前主要有超滤和反渗透两种方式。那么,哪种原理的供水设备更适用于灾区呢?“这要由实际的水源情况来决定。”鄂主任说。
  超滤可以在水体的浊度和微生物等指标的控制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处理后即可得到符合饮用要求的水,此外它还具有体积小、耗电少,安装方便,处理水量大等优点,所以在抗震救灾这种较为动荡的情形下,超滤的供水设备可谓是灾区人民的福音。
  反渗透的预处理过程比较复杂,处理水的成本高,耗电量大,此外,由于反渗透会除去水中的盐份,而无盐份的纯净水对于灾区人民身体健康状况也是不利的。由于反渗透装置多为不锈钢材质制成,自身较重,而灾区本身道路损坏严重,这就给设备的成功运输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但是必须要确保水源无大的化学污染物!”鄂主任着重强调了这个关键性的前提条件。“如果水源地有化学污染,就必须要用反渗透,超滤是无法达到要求的。”这也就对我们水质监测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加强监测的力量”,鄂主任说。
  所以对于供水设备的选择一定要基于灾区的实际情况,要综合考虑运输、用电量、水体盐份需求、水源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据鄂主任介绍,5月12日地震发生后,水质检测数据初步表明,水源水质未发现大量有机污染物。目前由于受地震的影响,灾区内的水质检测设备及实验室已处于瘫痪状态,所以灾区内的水样都送往成都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证明,水样的各项基本指标与震前相比并无很大的异常。

加大消毒力度——这是重中之重!
  
  针对不同水源的不同情况处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流动的水源,水质情况一般较好;而对于水库、湖泊等流动性差的水源,水质监测就要更为严格。此外,对于污染物的情况也要有所区分。针对受地震影响,水源中的微生物、细菌、病毒增加的情况要予以重视,要对这种水进行严格消毒,以确保水质的安全。而对于被持久化学污染物污染的水源,要立即停止使用。
  无论是哪种情况,加大消毒力度都是当前饮水处理的重中之重。
  鄂主任对中国水网记者说,灾后对饮水消毒分为两种形式,对于集中供水,在消毒环节中加大了投氯量,出厂水由原先的0.3mg/L上调至0.7mg/L;而对于分散供水,则主要是通过投加消毒片(主要成分为漂白粉)的形式对饮水进行消毒,一般50L水需加一片消毒片。
  投加氯是最常用的消毒方式之一。此外,中国水网记者还了解到,在灾区的部分地区是通过投加单过硫酸氢钾消毒剂来对饮水进行消毒。“因为单过硫酸氢钾中含氧,利用氧化的手段来消毒也是重要的方式之一。”鄂主任解释说,“采用这种消毒方式主要是考虑到某些水体中微生物的抗氯性能增强。”
  现在正处于震后恢复期,供水单位除了进行包括水厂、输水管网等供水设施的检修外,也同样都加大了消毒的力度。水厂坚持用10-15ppm的氯对出厂水消毒12小时;对于管网则是采取了将管网两端进行封闭,加氯进行消毒,24小时后再用清水对管网进行冲刷,从而可以有效地达到消毒的目的。
  消毒作为防止疫情爆发的有效手段,需要持续彻底地坚持下去!

编辑:张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