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两会杂谈:渤海湾淡化海水别破坏生态环境

时间:2007-03-16 14:39

来源:中国渔网

评论(

  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上,不少委员对海水淡化给环境带来的影响给予高度关注。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包景岭委员、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陶建华委员就联名呼吁,在半封闭式的渤海湾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工程,应特别注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据了解,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已建成海水淡化装置40套,日产水量12万吨。其中,处于渤海湾沿岸的天津市日前已建有大港电厂海水淡化厂,规划到2010年使海水淡化能力达到1.5亿吨/年,而远期规划将达到3亿吨/年;在唐山的曹妃甸地区,为了给自身配套及为北京供水,也提出了每年5亿到6亿吨生产能力的方案。

  “海水淡化将大量抽取海水,按目前的浓缩倍率2.5估算,仅天津、曹妃甸两地用水量就将达到20亿吨/年左右。”包景岭委员说,如此大规模的取水将对渤海湾这样典型的缓坡淤泥质半封闭海湾产生较大影响。“根据现有的调查,在海洋生物的繁殖期,每立方米海水中仅鱼卵仔鱼个数就将达到数十个,按计划规模取水,将损失百亿个鱼卵仔鱼,再加上其他的浮游生物等,将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与此同时,目前通过蒸馏和反渗透方式淡化海水,将无可避免地排放大量浓缩海水,由于浓缩海水盐度较高,对环境有较大影响。据陶建华委员介绍,一个日产10吨的海水淡化厂,如果连续3日直接把浓缩海水排入渤海湾,8平方公里的海域盐度将提高20%,连续排放30日,造成盐度提高20%的海域面积就将达到23平方公里。

  如果按上述规模进行生产,粗略估算受影响海域面积可达到上百平方公里。事实上,渤海湾主要生物的生存适宜盐度的上限是千分之三十三到千分之三十六,当盐度超过千分之四十时,一些生物将会死亡,由此带来的连锁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浙江省轻工业公司总工程师叶宏明委员建议,海水淡化产业可以延伸到多个产业,共同打造一条海水淡化产业链,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将太阳能采集设备和海水淡化装置进行配套,用太阳能作为海水淡化的能源;利用海水淡化后的浓缩海水建造浴场,形成“人工死海”,发展旅游业;发展风能海水淡化工程,形成风能景观;开发“海水空调”,达到节能环保高效的效果。

编辑:全新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