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破局与新生:从环境产业十大新闻中解读未来方向

时间:2025-02-11 09:37

来源: E20水网固废网

作者: 赵利伟、徐冰冰

评论(


成立资源循环公司,侨银抢先一步布局万亿市场

中国资环集团又有新消息,华润环保或将整体并入

全国首家地市级资源循环集团建立!

发改委发文:部署中国资环集团新任务、培育资源循环骨干企业?

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第98家央企正式成立

中国资环集团又有新消息,华润环保或将整体并入

华润环保后,宝钢旗下子公司将加入中国资环集团

中节能、五矿也来了!旗下子公司或将并入中国资环集团

02 新质生产力首入政府工作报告,行业聚焦智能化与产品化

新质生产力无疑是2024年的一大热词。

这一年,新质生产力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章节列在首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

2024年7月,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总书记强调:“决定稿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而这一部署具体体现在“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方面。至此,新质生产力实现了从概念提出到党中央顶层设计擘画的落地。

围绕新质生产力,聚焦人工智能这一新兴技术,“2024(第二十二届)水业战略论坛”也展开了行业间的大讨论,探讨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的深度融合以及如何为环境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E20环境平台研究院院长傅涛认为,产业重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就是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是认知带来的进步,而是源于还原能力。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所有行业,也将改变环境产业。

环境产业的未来应该是高质量发展背景之下的产业化,就是智能化和标准化双轮驱动下的产品化。

如果环境产业未能完成产品化的必修课,那么在未来的产业重构中,可能将无法占据应有的位置。环境产业可能会被边缘化,变成环境事业或环境行业的一部分,但不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形态存在。

对于环境产业来说,未来五年之内,没有其他选择,只有经历产品化的锤炼。这不仅是产业的自我提升,更是一次自我革命。

围绕这个方向,E20总结了行业走上产业化的“一体两翼”路径,即以产品化为体,以标准化和智能为翼的高质量进阶之路。2024年,E20在新的办公场地特别设立两山科汇馆产品中心,致力打造“智能产品的场景与未来”。

产品化以后的智能才真正有力量。未来生态文明的“椅子”中有没有环境产业的一席之地,决定于环境产业有没有智能化工具,有没有把“智能+”作为底盘的工具。基于大模型的原生应用,将为产品开发带来巨大的价值赋能。未来,E20将持续展示行业内智能化产品的创新理念和成果,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链接:

2024两会给环保行业透露了什么信号?

Zhì 创未来!2024水业战略论坛正式开幕

傅涛:认清城市水业的心和命,四个路径实现新质进阶

傅涛:智能进阶,能让环境产业找到“椅子”吗

傅涛:百年变局下的产业重构,与产品同行

乔迁融智助发展,创业创新迎未来——E20战略升级 焕新启航

这场思享盛会为环境产业描绘了怎样一副“十五五”新蓝图?

03 特许经营重磅文件密集来袭,市场更趋规范化

“115号文”之后,2024年,特许经营领域又迎来了一系列重磅文件的发布,进一步规范了特许经营项目的实施,推动特许经营模式全面回归。

2024年4月8日发布的修订后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作为新机制实施后的首个制度文件,是特许经营配套制度的关键文件。

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对标PPP新机制改革要求,进一步明确特许经营项目范围,禁止地方政府借特许经营名义新设行政许可并收费,杜绝“天价特许经营转让费”现象,同时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入场难的问题,将特许经营最长期限延长到40年,明确特许经营者改善经营管理和改进技术获得的收益归其所有。修订后的《管理办法》有利于以更高质量的市场机制、更高水平的特许经营管理来激发经营主体的新动能,为PPP新阶段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34567...9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