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8万吨/日,高标准出水!看北控水务旗下这座污水厂的智能化运营之路

时间:2024-10-14 11:12

来源: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

作者:张达成

评论(

2024年初,“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对标杆比选进行全面升级,首次应用城镇污水处理服务“1+6”领跑者系列标准的评价体系,在第三期标杆比选中,为污水行业筛选出34座标杆污水处理厂(链接:34座污水厂上榜,第三期“双百跨越”标杆污水厂榜单发布)。目前,“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已成立4周年,已为污水处理行业筛选出93座标杆污水处理厂,贡献“高质六化”的运营案例。东莞市大岭山连马污水处理厂是第三期“双百跨越”智能化标杆污水处理厂,本文向行业同仁分享该厂的智能化建设和运营经验。

01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

东莞市大岭山永溢水务有限公司隶属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南部大区东莞区域公司,主要运营东莞市大岭山连马污水处理厂一期与提标项目。一期项目采用改良型AAO工艺,承担着大岭山镇域范围辖下22个管理区和1个居委会的污水收集与治理任务,总用地面积约99741.338㎡,纳污面积约9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40万人,设计处理规模为8.0万吨/日。项目从2007年开始建设,在2008年6月通过竣工、环保、消防验收后转入商运。

37_2_1728872422.png?wx_fmt=png&from=appmsg

提标项目于2020年3月6日正式转商运,于2021年9月1日正式接收与一期项目合并运营。提标项目采用A/O-MBR+紫外消毒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的A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2)第二时段的一级标准中较严值。

37_3_1728872422.png?wx_fmt=png&from=appmsg

东莞市大岭山连马污水处理厂承接处理东莞市大岭山全镇污水,运营至今已累计处理水量已超过47500万吨,每年为黄沙河补水约3200万吨,且实现全年100%达标排放,大幅提升黄沙河水环境质量,改善东莞市大岭山镇人居环境。

2013年以来,为降低汛期排水管网负荷压力,缓解外部溢流情况,大岭山项目积极改良系统生化活性,不断优化工艺,2022年日均处理量超过9.39万吨(负荷率117%),防涝的同时有效保障了区域水环境质量。

东莞市大岭山连马污水处理厂处理出水为镇街绿化及河道等活水回用、厂内生产用水等循环利用,为镇街及厂内节省超100万元/年的用水成本,为大岭山镇节省水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积累了经验。

02智慧水务助力污水厂提质增效

优质、高效、精细地运营管理服务,必然也少不了智慧水务的加持。作为水务行业的旗舰企业,北控水务早在2017年就开始布局智慧水务,在云端构建智慧大脑BECloud,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以一个中心辐射多个水厂的“1+N”智慧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

智慧水务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务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掘数据价值和逻辑关系,实现水务业务系统的控制智能化、数据资源化、管理精确化、决策智慧化,保障水务设施安全运行,使水务业务运营更高效、管理更科学和服务更优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运营转型势在必行,东莞市大岭山连马污水处理厂被东莞市指定为环境管理示范企业。

在集团战略指引下,为推动区域公司进行管理模式变革和大体量资产高效管理,2018年,大岭山项目率先完成项目智慧化改造,开展少(无)人值守水厂建设,成为集团内首个组团式高效智能试点水厂。通过全流程智能管控、区域中心集中监控、移动巡检智能管理、运维平台信息化管理,大岭山项目实现了生产运营自动化代替人工操作,曝气、提升、加药等重点工艺智能控制,运营、设备、设施、巡检、维修等流程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通过建立”1+N“智慧水务管理模式,大岭山项目实现了“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分析、智能管控、人机协同、移动办公”的智慧运营。

目前,大岭山项目智慧水务基地建设,通过数字化管理工具和由专线链接的工控系统汇集片区动态信息,实现高标准运维、高效率统筹、智能化远程监控报警、大数据分析调控,辐射并赋能了大岭山片区3座总处理规模26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大岭山连马污水处理厂、常平西部污水处理厂、横沥东坑合建污水处理厂),有效实现提质增效,确保污水厂高效、稳定、精细化运行。同时,大岭山项目有幸成为参与编写《东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规范化运行管理指南》的非政府单位。

03自主研发智能监测装备

作为北控水务标准化示范厂之一,大岭山项目已完成科学布点与现场实测数据积累,主动加大针对污水处理行业的专有监测装备的研发力度,实现了从试点到标准化建设,再到装备研发的探索性突破。同时,大岭山项目联合北控装备公司,研发和应用北控水务自有知识产权的智能感知、监控、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现代物联网技术,弥补了传统自控和视频系统的不足,实现生产现场全方位、穿透式感知、远程线上巡检和全流程智能化控制,替代人工现场巡检和操作,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37_4_1728872422.png?wx_fmt=png&from=appmsg

1、针对人工检测SV30、沉淀池泥位、生化池氨氮等问题,应用复合传感、比色、无线电机驱动、机器视频识别等现代感知技术,研发污泥沉降比自动检测仪、沉淀池泥水界面检测仪、氨氮/正磷酸盐/总氮自动检测仪(比色法)等仪器,实现自动检测,减少人工工作量,并可作为加药、曝气、回流和排泥自动化的控制参数。

2、针对设备状态实时监测不足的问题,应用新型传感元件、拍照传感器、机器视觉识别、微功耗设计等技术研发和应用无线感知产品,全方位、穿透式监控设备跑冒滴漏、振动、声音、颜色等状态的变化并在监控平台上预警和保护,避免设备重大故障发生。

3、针对生产现场各类安全风险和人员进入高压室抄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应用新型气体、烟/火、液体、振动、位置等传感和视频识别技术,研发各类低功耗无线自动监测产品,弥补传统视频和安防监控的不足问题,满足安防监控场景需求。

4、针对数据采集、传输和施工布线工作量问题,应用和研发物联网无线通讯技术和产品,快速实现信号传输接入监控系统平台。

5、针对现场人工作业问题,应用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研发自动化新产品,减少人工工作量,降低安全风险:周进周出二沉池自动清洗机;三索式格栅机自动润滑装置。

37_5_1728872422.png?wx_fmt=png&from=appmsg

粗格栅

37_6_1728872422.png?wx_fmt=png&from=appmsg

二沉池

04荣誉与展望

中共东莞市大岭山永溢水务有限公司支部要始终保持党建工作高度,不断提高党员政治站位,发挥党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党建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拓展、科技创新的助推剂,促进国企经济高质量、持续向好发展。

始终把“融入式”党建摆在重要位置,立足业务一线探索挖潜党建与经营融入融合的新特色、新亮点、新模式,用业绩实绩检验党建工作实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业务发展。

2023年度团队共内外接待参观44次,总人数1170人,其中客户带上级单位或其他地区同类主管单位来我司考察18次,共建基地共办活动26次,媒体报道9次,并获得政府表扬3次,得到了当地政府一致好评及认可我司专业能力,寻求我司一同对管网水质异常情况进行排查25次,主动邀请我司申报成为东莞市环保教育基地,并获得全国”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必选智能化标杆水厂、东莞市环境管理模范企业等称号。

荣誉奖项

2020-2021年度被中共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评选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23年3月-2025年3月被东莞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评为“东莞市环境管理示范企业”;

2023年04月基于现代传感和物联网技术的污水处理“黑灯工厂”项目被北控水务(中国)投资优秀公司选为市政污水治理优秀案例;

2024年02月荣获2023年度优秀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单位;

2024年03月荣获“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比选第三期,上榜喜报-东莞大岭山连马污水处理厂上榜高质六化污水处理标杆水厂。

37_7_1728872422.png?wx_fmt=png&from=appmsg

自2012年进入东莞市场,北控水务以匠心守初心,恪守“政府放心,市民满意”的服务承诺,赢得了政府和市民的一致好评。在集团“双平台”战略指引下,北控水务南部大区率先将东莞大岭山水厂建设成为少(无)人值守水厂。通过污水厂全流程的智能管控、区域中心的集中监控、移动巡检的智能管理、运维平台的信息化管理,水厂实现了以自控系统代替人的工作,曝气、提升、加药等重点工艺智能控制,运营、设备、设施、巡检、维修等流程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通过建立“1+N”智慧水务管理模式,实现了“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分析、智能管控、人机协同、移动办公”的智慧水厂运营。

从治水到智水,从客户为源、精益运营到创新研发探索突破,汩汩清流绵延着北控水务的浓浓的粤港情。未来,北控水务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卓越运营能力,助力东莞大岭山镇域经济“强”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贡献北水力量。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