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邹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五段Bardenpho+MBBR提标改造工程
推荐单位:邹城公用水务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投资建设运营
项目所在地: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向阳路1889号邹城公用水务有限公司第二污水处理厂
项目概况
邹城公用水务有限公司第二污水处理厂,位于邹城市中心店镇,占地面积 70 亩,服务范围为邹城市城区东滩路、燕京大道以北片区和兖矿集团生活区北片区,提标改造前设计日处理污水 6 万吨,工艺采用改良 A2 /O 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国家一级 A 排放标准。处理工艺为预处理+改良型 A2O+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根据《济宁市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方案》要求,结合邹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情况,2022年开始实施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经专家多次论证后,确定采用“生化系统强化+深度处理提升”工艺,无需新增建设用地,改造规模为6 万吨/天,工程总投资为3561.39万元,改造完成后主要出水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准Ⅳ类标准。
示范意义
济宁市城乡水务局联合多部门发布《济宁市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实施方案》,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 黄河流域、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总体布局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施策、系统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加快补齐城市建成区排水设施短板,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不断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兴建邹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在保证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管理方便; 尽量减少建设用地和处理构筑物,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并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采用适宜的自动化技术及监测仪表,提高全厂的运行管理水平;采用节能技术及设备以节约能源、降低处理成本以及运行费用;积极稳妥地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节省建设资金。
项目亮点介绍
邹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是污水系统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和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是邹城市发展具有全面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不仅反映了邹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发展程度,也增强了吸引外资的动力。污水处理系统的完善与否与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繁荣息息相关。因此,兴建邹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它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率、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可造福子孙后代。该工程的建设,可将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与水污染防治有机结合,促进南四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保障山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山东省实施南四湖流域工业结构调整目标,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实施是非常必要、切实可行的。因此邹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建设有积极的社会影响。系统施工后,通过设备设施改造、优化自控系统,实现整体稳定达标排放。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生化池改造五段Bardenpho+MBBR 组合工艺。
(2)工艺/装备原理
将好氧池前端部分池体通过增加隔墙、搅拌器将其改造为成一级缺氧池,增加生化系统缺氧停留时间,同时将好氧池末端部分再改造一部分为二级缺氧池,将现状生化池改造为五段 Bardenpho 池型;2、在一级缺氧池和一级好氧池增加末端 MBBR 填料,增加污泥浓度,补偿减少的好氧池停留时间。
(3)工艺/装备特点
预处理(粗格栅提升泵站+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利用现状,其中曝气
沉砂池改造,更换设备。
二级生化处理工艺:现状生化池缺氧时间偏短,为增加缺氧时间,
提高生化池的反硝化能力,将现状生化池改造为 Bardenpho池型,将好氧池一部分容积改造为缺氧池,增加缺氧停留时间,同时在一级缺 氧池和一级好氧池末端增加填料 ,强化硝化反硝化作用,提高系统脱氮 能力。
深度处理工艺:将现有絮凝沉淀池改造为磁混凝沉淀池,投加PAC、PAM,进一步去除SS、TP、COD。
增加碳源投加装置 。
设置粉末活性炭投加设备,将粉末活性炭投加到磁混凝沉淀池中,作为出水达标的应急手段。
鼓风机房替换1台磁悬浮鼓风机。
(4)工艺/装备流程图
预处理(粗格栅提升泵池、细格栅利旧)+曝气沉砂池(改造)+A2 /O
(MBBR)+A/O 生化池(生化池改造)+磁混凝沉淀池(絮凝沉淀池改造)+连续砂滤池(利旧)+次氯酸钠消毒(利旧)
(5)项目部分案列照片
编辑:黄延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