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赵云皓:双碳目标下绿色产业发展需求与趋势

时间:2021-11-02 09:33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郝海靖整理

评论(

9月13日,在2021(第九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上,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产业研究室赵云皓主任以当下“碳中和、碳达峰”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绿色产业发展的需求和趋势。

1635405854449930.png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产业研究室主任 赵云皓

“绿色复苏”

疫情后的主旋律

“碳达峰、碳中和”在国际和国内是怎样的大趋势和形势?

从全球来看,后疫情时代,“绿色复苏”(Green Recovery)已经成为主旋律。从联合国到各个国家都分别提出下一阶段关于“绿色复苏”的具体举措,主要包括对于绿色交通、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等方面的开发和部署。各个经济体在绿色投资、绿色新政方面也提出了各自的绿色复苏计划。

美国提出在未来十年投入4000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气候研究等领域。英国、日本明确下一步在绿色发展领域的重要布局和战略,主要是关于能源技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细分领域的投资计划。

我国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我国也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纵观我国历次参与国际关于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论坛和会议的重要时间节点,包括2013年3月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201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202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指出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等,可以看出我国践行绿色发展的行动和努力。其中特别强调的是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长期经济社会形势判断与展望

站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完成的时间节点,跨越实现2050年“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形势下,2030年我国要实现“碳达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下尚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当今国际形势纷繁复杂,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对抗。我国GDP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水平,怎么逾越这个环节?靠举国的体制,也靠新一轮产业复兴的带动,这是国际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教育的均衡,共同富裕的问题,这一系列的时代背景下,呼唤我国要有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带动和促进,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通过大背景的分析可以看出,最终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在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的要义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48次提出“绿色”,涉及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绿色发展方式的转型等。透过对政策的解读,发展绿色产业具备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深入打好污染防控攻坚战,满足人民对生态环境需要的基本支撑;

第二,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第三,促进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助力持续发展的活力;

第四,形成绿色消费,培育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

绿色产业

根据《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经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以下简称“环规院”)系统地梳理和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重点领域可归纳为五大类,分别为“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绿化”、“能源资源节约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及“清洁能源”。这些行业是“十四五”时期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

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

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与固废产业密切相关。自2004年至今以25%的年均增速保持着高速增长,相较04年已经增长约29倍。但近年来,发展趋势有所下降。

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但是服务业超过了制造业,而且固废行业在2019年也以41.1%的总占比超过了水务行业,并且未来会随资源化的导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随之继续扩大产业规模。

通过环保产业的需求与供给的均衡性分析发现,环保产业的地域分布与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当地环保投资和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

生态环境保护的“十四五”规划提出了重点任务为“提气、降碳、强生态,治水、固土、防风险”,也指明了重大项目的发展方向。在固废领域,主要任务包括危废处置、固废综合利用、市政污泥垃圾焚烧、资源节约利用以及污染土壤源头管控等,都与固废产业密切相关。固废产业的发展契机融合在每一个具体细分的任务中。

“十四五”期间,在固废方面,100个“无废城市”的建设,将推动固废产业的市场释放。长三角、大湾区、成渝等一体化区域提出建设“无废区域”的计划,将为固废产业补短板、增强处置能力、固废政策制度不断完善等方面做出进一步推进。

环规院通过“十四五”期间各个领域所处的生命周期、发展规模、投资运营等方面进行的预测,看好产业发展初期的后半段和整个发展期的固废细分领域,包含建筑垃圾、可降解塑料、餐厨垃圾、环卫及危废。

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绿化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6%,全球新增的绿地面积四分之一来自我国,为全球的复绿作出巨大贡献。“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推进森林、湿地、草地的建设工作,为生态修复行业带来更多机会。

森林、草原、湿地作为生物碳汇,为细分领域带来市场化的机遇。在此之前主要依赖中央财政的投资,之后会通过碳汇的交易和转化,有更多市场化的投入参与其中。

能源资源节约利用

节能与政策联系紧密。在“十三五”的后两年,节能指标大幅下降,与控能指标达标有直接关系。未来节能主要深化在工业、建筑、交通领域以及服务机构节能设施的建设,目标指标体现在能源消耗的降低和单位GDP用水量的控制要求。

从细分领域来看,工业节能的细分领域会进一步加强能源管控的具体举措,主要包括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工厂的建设等,通过开展节能诊断推进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的环保改造。至2025年,工业增加值能耗计划下降至少18%。

绿色建筑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下一步的关键举措包括:在建筑节能方面纳入工程建设的强制性规范要求,将现有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应用,以及清洁取暖措施的推广和普及。

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涉及报废家电、汽车拆解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行业。通过统计数据发现废钢铁、报废机动车的增长幅度较大。随着有色金属、钢材需求的扩大,加之进出口外部环境的影响,预计废旧资源的增长比例进一步加大。

资源循环利用这一领域,我国相较其他国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预判“十四五”期间会有很大发展机遇,也是“碳中和、碳达峰”的趋势下,在实现碳减排的路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一环。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清洁能源终端化的应用中,最大的应用场景是绿色交通,包括新能源车及其配套充换电的基础设施。

据交通领域CO2排放统计,相较于航空、铁路和航运,公路运输排放占比逾八成,是交通领域最大的排放源。

基于此背景,从上游发电的清洁化到终端新能源车的推广应用成为实现“碳达峰”的主要路径。预计到2030年,在新销售的车辆中,新能源车占比达40%。

政策方面,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到目前为止,政策补贴开始由双积分政策落地实施。由于新能源车相关国际合作政策的放宽,新能源车市场面对更广阔的空间,不仅在国内市场,也向国际市场发展。

特别要强调的是,锂电池的拆解和回收利用的市场空间目前尚未完全释放,但颇具潜力。环规院正在积极推进关于锂电池和电车全生命周期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研究工作,并考虑如何在电池的回收拆解、整车的污染防治等重点环节做好环境管控。

清洁能源

能源的清洁化是我们最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举足轻重的举措。

在众多清洁能源中,我国水力发电的发展相对成熟,所以空间比较有限。光伏和海上风电是重点发展、空间比较大的两个领域,未来有稳步增长的趋势。在当今的大形势下,引用杜祥琬院士的观点,“能光伏者皆光伏”,大幅推广和发挥在光伏技术和产业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

生物质能是国际公认的零碳可再生能源,应用范围包括发电、供热、供气、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整个“十四五”期间,将加速生物质装机量,达到年均增长400万kW,至2030年,新增生物质发展规模预计可达0.6亿kW。这是下一步配套措施方面的考虑。

清洁能源的应用推广离不开储能设施的大力发展。原来的火电对峰谷的调节作用很强,而清洁能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发电和应用周期不匹配,所以大力发展储能的产业是推广新能源必不可少的条件。预计储能产业在“十四五”期间随着清能源的推广迎来大规模的爆发,这也是很多单位和企业在此领域积极地研究和布局的原因。

氢能相对特殊,属于二次能源,可以直接供能,也是很好的储能方式,所以氢能是我国在能源革命中重要的探索方向。现在很多化工类的央企在积极地探索,上海也在开展氢燃料汽车的试点,推动氢能源汽车的示范和应用。氢能的应用场景可与电车进行互补,这也下一步推动的方向。

加氢站的建设目标预计为2025年达到1000座,2030至2035年达到5000座的规模。“十四五”期间以应用示范为主,待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后,即迎来氢能源产业化的阶段。

绿色投资

在绿色投资的浪潮下,很多机构都对绿色产业规模进行预测。诸如中金、高盛、红杉、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中心等研究机构,对“十四五”至2030年我国的绿色投资进行分析和测算,大约每年2~3万亿的规模。据环规院测算,“十四五”期间绿色产业五大领域的年均投资资金需求将达到约3万亿,占GDP的2.5%。

最后,望各领域的企业能够把握形势,抓住机会,迎接挑战。

编辑:陈伟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