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从三个典型模式,看城乡供水一体化应该怎么走?

时间:2021-07-12 13:52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王馨

评论(

随着国家对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作为提升农村安全供水能力的重要途径被普遍推广。在2019至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连续三年强调“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目前,我国还没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对“城乡供水一体化”给出明确的定义,E20供水研究中心在《城乡供水一体化报告(2020版)》中强调,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实质不仅在于供水系统必须存在物理上的连接(比如同一个水源、供水管网联通、同一个水厂),更在于乡村居民能享受到和城市用户同样标准的自来水、同样标准的供水服务。

  我国国情、水情复杂,区域差异性大,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依然面临如工程建设、管理运行成本高与资金紧缺等等诸多普遍性的难题。“各省份的供水普及率差别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的农村供水的现状。如何更好地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做好农村供水,成为需要行业共同思考的话题。

  多年来,我国多个省市陆续加大投入,开展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的探索,各地区呈现出不同的模式与做法。其中也不乏很多成功的探索实践经验。比如江苏省,江苏从1996年开始组织实施农村改水攻坚工程,在2018年底,江苏全省在全范围率先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其中,苏南(苏州、无锡、常州)地区一体化建设起步较早,地方水司积极政府协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早在2001年,江阴成为全国首个“镇镇通上长江自来水”的县级市,2009年全市实现到户水价统一;常熟也早在2002年底形成了市镇联网、镇镇联网、镇村联网、村村联网的供水新格局;昆山在2016年新设区镇供水有限公司,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全面接管属地各项供水业务,使全市供水服务真正实现了一张网,一盘棋。目前,江苏的农村供水规模化人口比例最高,所占比例达到99.4%,苏南城乡供水一体化探索出的系列“苏南模式”,对行业起到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苏南经验”

  苏南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的太湖平原,北临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南靠太湖与浙江、安徽为邻,东接上海,西抵镇江、南京。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苏南地区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江苏乃至全国工农业生产发达的区域之一。

  苏南地区虽然水系发达,但适合饮用水的水资源有限,上个世纪末,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污水超标排放,城镇附近大部分水体污染严重,水质恶化,已经失去水源功能,属于“水质型”缺水的地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苏南地区陆续建立起不少镇村水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饮水难的矛盾,保障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但随着经济人口的迅速发展,镇村小型水厂水源条件缺乏保障、设施简陋、管理落后等问题逐步显现,居民用水水质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为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和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苏州基于自身工业发达、城镇密集、地形平坦等特点,尝试优化配置水源,整合水源和设施布局,首先在苏南地区等打破行政区划,推行供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城乡统筹区域供水,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

  苏南各地依靠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在江阴、常熟、昆山等地积极因地制宜的探索出多种建设农村供水及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并各具特色。

  江阴模式:市、县、镇共同入股,损益共摊

  江阴的供水事业始于六零年代,1966年,东门水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1977年,东门水厂开始改取长江水,城区人民开始饮上了清甜的优质长江水。1988年,江阴自来水厂更名为江阴市自来水公司。为缓解日益增长的供需矛盾,江阴市自来水公司陆续实施乡镇供水工程,开始向城市周边乡镇供水。

  1990年,江阴南闸、西郊两镇成功饮用上长江自来水;随后青阳、月城、桐歧、峭歧4个乡镇实现了供水。

  九零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江阴东部地区集中了江阴一批发展迅速、规模庞大、技术先进、闻名全国的乡镇企业,为了满足经济与人民生活需求的发展,1992年,江阴市自来水公司根据江阴临江优势,提出建设苏南“区域供水”项目的初步设想。

  江阴的区域供水模式,主要采用“市建水厂、镇建管网、市供水到镇、镇转供到村”的转供水模式,即由江阴自来水公司负责制水、售水至供水有限责任公司,镇水厂再以趸售价向供水有限责任公司买水后,转售给乡镇用水户。

  其中,供水有限责任公司由受益镇政府共同出资组建,有利于调动乡镇政府的积极性,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同时,江阴市自来水公司以技术入股,委派相关人才任经理、总会计师、技术人员等,负责具体的业务管理工作,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降低成本、技术的进步。2001年,江阴成为全国首个“镇镇通上长江自来水”的县级市。

  2003年7月,江苏江南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11年成功在A股正式挂牌上市,股票简称“江南水务”。 上市以后,江南水务继续通过资本运作,对乡镇水厂进行管网资产收购和人员接收。并以“一户一表”为导向,大力进行农村管网及一户一表改造,供水保障实施“从源头到龙头”的管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优化投资环境可持续发展,有力的保障了城乡居民的供水安全,提升居民的用水品质。

  在中国水网2017年发布的中国100个城市供水服务满意度调查中,江阴市以多项供水指标满意度高分,保持着全国领先的位置。目前,江南水务供水服务人口超过200万,江苏省江阴市的自来水水质综合合格率多年保持100%。

  常熟模式:乡镇整合模式,注重智慧化推动

  常熟市政府在1986年城区建设了日产7.5万立方米的第二自来水厂,各乡镇也相应实施农村改水工作,陆续在常熟30个镇建设了30个小水厂,当时水厂大多采用地下水

  在九零年代,面对日趋严重的用水矛盾,在组织调研基础上,常熟政府果断决策到离城区20多公里的长江边去建自来水厂,1997年,常熟第三自来水厂竣工,常熟城区居民喝上了长江水。此后,常熟用两年时间铺设了140多公里管网,完成了与附近10多个镇水厂的联网供水工程。

  局部区域联网供水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受益人口的饮水质量和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效果十分显著。根据全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其它各镇的强烈要求,常熟市将原分数各镇和水利、电力系统的30余个小水厂进行收编,将管网资产无偿划拨给市自来水公司,必要供水设施和经营场所进行有偿转让,所有小水厂改制为常熟市自来水公司下属的营业所,并将原负责人聘为营业所经理,其余人员实行竞争上岗,从事营业所范围内的收费、维修等业务。

编辑:王媛媛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