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格兰富重磅推出石犀(TM)一体化泵闸 全面应对水环境挑战

时间:2020-09-09 11:44

来源:格兰富中国

评论(

全球水技术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格兰富水泵正式发布石犀TM一体化泵闸。基于多年成功的泵闸项目经验和对国内实际应用需求的深入理解,格兰富优化升级的石犀TM一体化泵闸功能更全面、适用场景更广泛,将继续为中国水环境综合治理保驾护航。

随着城市化进程提速、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以城市内涝、黑臭水体为代表的水环境问题凸显,影响了城市的宜居度和人们的生活品质。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和行动计划。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加快推进沿江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生态环境部还提出“十四五”期间,水环境保护工作要在水环境改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水生态保护修复,为未来水环境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一系列政策背景下,亟待新建泵站及扩容的来应对水环境治理需求。由于传统泵闸站在占地、施工周期、河道行洪断面,以及供货施工协调等方面存在一些突出的挑战,格兰富于2016年引入一体化泵闸的创新概念及应用,将水泵和闸门合二为一,安装在河道而无需占用额外土地面积,在中国的一些海绵试点城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次发布的石犀TM一体化泵闸集合了原有优势,同时进行多项功能升级,不仅可以用于新建泵闸项目,亦可用于老旧闸站泵站的升级和改造。

格兰富中国业务发展总监张杰表示:“新一代石犀TM一体化泵闸是我们又一次本土化创新的成果,它是基于我们对市场的深入理解,对客户需求的悉心聆听,以及我们积累多年的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经验,专门为满足中国水环境长期和多样的治理需求而创新定制的。石犀TM一体化泵闸在防洪排涝、水系循环、河湖补水等多方面均能高效胜任。”

格兰富重磅推出石犀(TM)一体化泵闸

格兰富重磅推出石犀(TM)一体化泵闸

河道与湖泊 -- 双向泵送 一站多用

格兰富石犀TM一体化泵闸采用全河道安装,行洪断面畅通,既可在雨季实现强排,避免城市内涝;也可在旱季补水,维持城市景观水位;双向打水还可加强水体循环,削减黑臭水体现象的发生,实现一站多用,大幅优化建造投资。

管网与排口 -- 全地埋设计 环境友好

城市雨水管网排口和污水厂尾水外排易受河道水位影响。在汛期,水位上升淹没排口,导致管道内的水无法外排,严重的会发生河水倒灌,造成内涝;河水一旦倒灌进入污水厂,将会影响污水排放和处理。石犀TM一体化泵闸可以实现雨季排口防倒灌、污水厂尾水强排、旱季闸断以保证污水不流入河道。全地埋设计使整套系统完美融入周边环境,契合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的理念。

闸站翻新改造 -- 智能管理优化投资

传统泵闸站的自动化程度较低,许多泵站的启停只能采取手动模式。石犀TM一体化泵闸提供高度集成式智能控制系统,涵盖水泵、闸门、格栅等关键部件,可以手动和自动运行,同时还能连接到城市河网管控系统,参与联排联调。

自2016年起,格兰富已经因地制宜地为福州水环境治理提供了20套一体化泵闸系统,帮助当地系统长效地应对黑臭水体、城市洪涝等水环境挑战,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谈及石犀TM一体化泵闸的命名,张杰说:“石犀相传是2000多年前蜀郡太守李冰用于治水的神兽,以此为名也代表着格兰富对我们新一代一体化泵闸的信心以及美好愿景。我们将持续本土化创新,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中国水环境治理,为美丽中国的绿水青山献绵薄之力。”

关于格兰富中国 

丹麦格兰富公司是一家全球性泵业生产企业,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丹麦边昂布市。格兰富在56个国家设有分公司,全球雇员达1.9万人,年产量超过1700万台水泵装置。公司成立至今的75年中,格兰富专心致力于研发与水泵相关的技术、产品,并且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并且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关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1995年格兰富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现设有1个投资控股公司、2个销售公司、2个概念店,22个办事处、2个生产厂、1个研发中心、近1600名雇员,产品广泛应用在工业、建筑、水务等多个领域。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