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神美科技周继柱:水处理药剂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应用与发展

时间:2019-08-21 16:19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程云

评论(

“在提质增效的大背景下,水处理药剂投加量变多、出水达标的控制难度增加、成本压力凸显,这都倒逼水处理药剂行业必须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药剂综合成本,实现污水处理的提质增效。”在8月16日举办的“2019(第十一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神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美科技)技术总监周继柱以《水处理药剂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方面的应用和发展》为主题,重点阐述了水处理药剂的行业背景、存在的问题以及神美科技在水处理药剂领域的实践探索。

1566375566321395.png

周继柱

三大因素促使水处理药剂市场火热

水处理药剂领域只是环保行业细分领域中细小的一个分支,2015年之前由于国家和行业监管不足,水处理药剂的行业需求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自2015年以来,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促进水处理药剂越来越火,市场需求也在逐步释放:

第一、排放标准的提高。伴随着北京、天津的准Ⅳ类地标出台、《水十条》颁布以及长江大保护等一系列顶层战略接踵而至,国家对出水标准的不断提高,监管政策不断强化,在加大污水处理难度的同时,也释放了水处理药剂的市场需求。

第二、污水排放的在线监管。2018年6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固定污染源氮磷污染防治通知》文件,文件要求全国污水处理厂的总氮和总磷出水监测要在线联网,并向社会及时公示。政策严管背景下下,现有的技术工艺很难短期获得突破或提升,污水处理厂为了稳定达标,只能通过大量投加水处理药剂去实现稳定出水。在此过程中,水处理药剂过量投加、超量投加或不合理投加等问题严重,给水厂带来巨大成本压力。

第三、行业进水浓度偏低。令人诟病的管网问题,也是造成来水碳氮比失衡、进水浓度偏低的因素之一。而管网的提质增效,短期内很难实现,可以说,伴随着国家出水标准的提高、行业进水浓度偏低,行业对于总氮去除的要求,大大刺激碳源药剂的需求。

大市场小企业,水处理药剂存在三大问题

2015年之后,尽管水处理药剂行业发展很快,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但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市场乱象丛生,主要体现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市场、小企业。2015年之后,我国水处理药剂市场正式进入百亿时代,竞争非常激烈,群雄逐鹿的格局正在形成。有数据显示,进军水处理药剂厂家,全国超过两千家,然而年销售超过两亿的企业,全国仅有不超过10家,90%以上的水处理药剂企业都是小公司。面对如此庞大的百亿市场和如此规模的小型化企业。对全国布局的大型水务公司,中小型药剂厂商能否提供可靠的产品、稳定的物流,稳定的质量均是一个挑战。

1566375677158841.png

第二、恶性竞争严重。绝大多数药剂厂商,企业规模小,多以家庭作坊或者中间商为主,在恶性竞争的环境下,他们一味地片面追求利润,产品质量参次不齐,大量低价、低质的产品充斥市场,市场环境不佳。

1566375719416021.png

在追求低价的市场竞争氛围中,周继柱坦白说,产品的质量很容易被忽视,由于国家对原材料和生产流程监管缺失,标准制定也不严格,一些药剂厂商生产、质监等条件也不符合国家要求,甚至无牌照、无资质运行。

第三、药剂的使用缺少有效的服务。目前水处理药剂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以销售、水厂集中采购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水务公司在统一招标药剂厂商时,往往忽略药剂对气候、水厂处理工艺、药剂投加条件和性能要求的匹配度,一刀切式的选择单一药剂,又缺少专业的药剂厂家对药剂使用过程中的技术服务和指导,造成很多水厂药剂使用效率较低、投加量过大、处理效果不理想、成本过高等问题。

1566375791714526.png

周继柱认为,单纯的产品销售,即不存在任何产品附加或者服务附加的,它对出水效果、成本的优化很难控制。在强监管、严标准、成本可控的要求下,需摒弃单纯销售的旧采购模式,应向产品+服务合作共赢模式转变。

基于产品+服务新模式,神美科技一直在思考如何实现水处理药剂成本的控制和效果的提升?也就是说,如何让客户不超量投加药剂的情况下,保证出水效果呢?周继柱表示,那必须要创新,革新已有的技术,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产品;

第二、根据不同水厂的适用性和匹配度,选择最合适的药剂,从而保证服务的有效性;

第三、全流程周期的服务及问题解决;

第四、在产品+服务合作共赢的模式下,实现药剂成本的优化及控制。

“产品+服务”定制化解决方案,可以达到什么目标?周继柱指出,通过公司近几年实践案例中得出,如果选择一家优秀的供应商,采用合适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药剂吨水成本将下降10~20%!利润相当可观。

12

编辑:程彩云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