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正在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到2020年,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要达到70%以上,劣Ⅴ类水体比例则要控制在5%以内。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增加“好水”,减少“坏水”是关键措施之一。在全国水环境容量普遍超载的情况下,对水环境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赢碧水保卫战还有艰难的一段路要走,还需要不断地创新思路和方法。
在探索实践过程中,云南洱海已经率先做出示范。今年5月,位于洱海源头的洱源县采用高科技环保企业碧水源自主创新研发的“MBR-DF”双膜新水源技术的洱源县再生水厂(即洱源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竣工,其出水水质从升级改造前的地表水IV类上升到了如今的地表水Ⅲ类,有效地保障了洱海的入湖水质,为洱海治理做出了巨大贡献。
洱海治理的经验,对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实现质的飞跃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其他水环境敏感地区。“MBR-DF”双膜新水源技术,能够实现治理水污染和开发新水源“一举两得”,为我国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两大难题提供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对整个碧水保卫战都有极强的推动作用。
洱海清 大理兴
洱海,古称叶榆泽、昆弥川,位于云南大理郊区,是云南省的第二大淡水湖,也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的所在地。由于它水质优良、风景优美,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不过,由于旅游业、工业、农业等无序开发,洱海的水质开始面临严峻威胁。自上世界80年代以来,洱海不断出现“生产生活对湖体过渡侵蚀”、“流域污染日益加重”、“污染负荷不断增加”、“蓝藻大面积暴发和聚集”等问题,曾经的美景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2015年以来,大理举全力开启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模式”。由云南省省长阮成发亲自担任洱海湖长,出台洱海保护“七大行动”,对洱海流域排查出的违章建筑进行了整治,对核心区内的餐饮客栈进行关停整顿,并加快洱海环湖截污一、二期工程建设。
经过近4年的保护治理,2018年,洱海水质终于恢复到“优”的水平,创纪录地连续7个月达到Ⅱ类水质,大理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出水达地表水Ⅲ类 污水变身新生水源
洱海治理经验中,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提高入湖水质是重要举措之一。洱源县是洱海的源头,为洱海提供了近59%的地表径流水量,其治污工作成功与否是打赢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的关键。
在这里,碧水源承担了洱源县(洱海流域)城镇及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包括6个镇级污水处理厂、53个采用了智能一体化污水净化系统(CWT)的处理站点以及配套污水管网建设。目前项目已竣工,并首次实现“三全一高”,即村镇污水治理实现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及高标准出水。
在该工程中,碧水源根据当地政府的要求,采用了自主研发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确保出水水质达到了地表水IV类标准,该出水标准已远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最严格的A类标准。
不过,虽然出水水质已达到地表IV类,但由于洱海的水体要求是II-III类标准,在当地的实际情况下,污水处理厂退水作为洱海的自然补水水源,仍有进一步提升水质的需求。
对此,当地政府决定将6个镇级污水处理厂中的洱源县再生水厂,实施提标升级改造,在现有MBR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DF超低压纳滤膜技术,形成“MBR-DF”双膜新水源工艺,实现了处理工艺的质的飞跃,其出水水质已从之前的地表水IV类上升到了地表水Ⅲ类标准,每年可从污水中为洱海补充超过300万吨的优质新生水资源,成为有效保障洱海入湖水质的示范工程。
双膜新水源技术 碧水保卫战不二选择
之所以能做到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源于碧水源拥有的“独门绝技”。
据了解,洱源县再生水厂采用的是碧水源承担的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高品质再生水与水体净化成套装备研发及产业化”课题研发成果—“MBR-DF”双膜新水源工艺,出水主要水质指标能够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地表水Ⅲ类(湖、库)标准,这一技术曾经荣获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工艺流程上,“MBR-DF”双膜新水源技术充分发挥了MBR高效生物处理及DF膜技术选择性分离的特点,可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和细菌、病毒、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深度去除,从而真正实现了从污水到新水源的再生。
对比远距离调水措施,“MBR-DF”双膜新水源技术则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出水水质有保障,可以稳定达到优于地表水Ⅲ类的水平;其次,经济成本低,工程量远低于远距离调水;第三,生态破坏小,可持续性强,很容易推广复制到其他水环境敏感地区。
因此,“MBR-DF”双膜新水源技术能够将城镇污水再生为新生水源,可同时解决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两个问题,为解决我国在跨地区调用水、海水谈化等传统措施之外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这对打赢碧水保卫战也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北京、滇池流域和雄安新区等地推广应用,示范工程包括北京海淀翠湖新水源厂、昆明洛龙河水质提升试验示范项目、大理洱海金梭岛污水处理站等,为打好碧水保卫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