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尚川水务罗涛:农村污水处理,要选择与资金对等的技术

时间:2019-06-03 11:21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王馨

评论(

“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和适用性非常重要,要选择与资金对等的技术”,尚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村镇部经理罗涛在“2019(第五届)环境施治论坛”上指出。论坛上罗涛向与会来宾分享了他在农村污水技术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1559532177176068.png

罗涛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现状:投入>产出

2013至2017年,我国农村排水设施建设投入逐年递增。2017年为近几年最高点,全国农村排水设施投入共305.2亿元,其中污水处理设施投入144.2亿元,占农村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入5.7%。

然而罗涛指出,在巨大的投入背后,治理效果却不如人意。以2016年的数据为例,全国农村污水平均处理率仅为20%,达标处理率仅为4.3%。巨大的投入产出差体现了农村污水所面临的困境。在罗涛看来,“政策是顶层设计,规划是目标,资金是保障,技术是如何实现目标,四方面需要相匹配,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和适用性非常重要。”

1559532202886205.png

创新收集模式 降低管网费用

罗涛介绍,由于我国农村污水的水质成分复杂、水量变化大,收集系统非常关键,直接影响技术的适用性。

现有的收集系统通常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传统的收集模式要求重力管网直接进入处理厂,对资金的要求较高。罗涛表示,可以尝试的收集模式是激励农户参与排水系统运维,“要求农户把处理设施运行好很难,但可以退一步,鼓励农户将污水引出去。”创新的收集模式具有诸多优势:可以降低施工难度,节省建设投资;将堵塞管网的风险转移至管网前端,并最大限度地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管网的维护中来,从而降低管网维护费用。

从美、韩两国看处理工艺的选择

罗涛介绍,针对不同的水环境敏感程度,美国对分散污水处理系统提出了五种管理模式。基于该管理模式,在不同地区所采用的处理工艺也不尽相同。对于地广人稀的地区,土地处理法、人工湿地等生态处理法得到广泛应用,而居住密度较大的地区,则通常采用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形工艺。

image.png

韩国在2002年农村污水处理建设初期,主要使用生法工艺为主,生物膜法具有管理方便 、出水水质较稳定、污泥产量低等优势。

到2016年,韩国农村污水处理率已经达到68.7%,设施数量已达3,314座,总设计规模262,300m³/d,这个时期运维资金已经得到了保障,同时对于水质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有提高,污水活性污泥法及其改良工艺取代生物膜法成为主要处理工艺。

image.png

尚川水务循环生物滤池处理工艺

尚川水务成立于2015年,主营业务范围包括村镇污水处理、城市及乡村黑臭水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优化、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提效改造、小流域水体治理规划和厌氧氨氧化技术应用等。公司先后入选北京市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名单。

公司研发部门为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目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六项,在申请专利35项;软著2个;在申请商标14个;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个。

罗涛介绍,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现在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时期内,各地区需要结合各自的资金情况合理制定出水标准,选择生物膜法等管理简便、出水水质稳定的工艺。“尚川水务强调技术和工程对等,瞄准80%最普通的农村,分析各种技术优缺点后最终选择稳定可靠的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具有抗水质水量冲击负荷、免运营,低维护、运行能耗低的优势。”

循环生物滤池户型设备

Re-Bio S系列产品适用于单户、联户的农村生活污水外,还适用于农村分散户、农家乐、民宿、度假村等小规模污水分散点源。

设备优势在于超低电耗,吨水<0.32度;高效生物载体,净化效果佳;操作维护简便;抗进水冲击负荷,出水稳定;运输、安装简便;环境友好、无噪音、无异味。

1559532297621719.png

循环生物滤池户型设备

循环生物滤池单村设备

Re-Bio C系列产品,适用于单村、联村的区域集中处理模式的生活污水处理,此外还适用于农家乐、民宿、度假村、别墅区、小集镇、高铁站、高速服务区等小规模污水分散点源。

设备优势在于超低电耗,吨水<0.32度;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可做临时处理设备,移位方便;品质保障,使用寿命长,优化设计,运行维护简单,自动运行,远程控制。

image.png

循环生物滤池单村设备

项目案例

北京市通州区农村污水试点项目

北京市通州区农村污水试点项目位于通州区管头村,采用WRBF技术,出水水质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村标B。

12

编辑:王媛媛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