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是可以靠创新改造现在,引领未来。”十年来,中持股份创新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在“2019(第十七届)水业战略论坛”上,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凯从“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这三个维度,分享了中持股份在创新发展之路上一些深入的思考。
邵凯
以下内容根据嘉宾现场发言整理。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十年发展中不断创新和拓展,逐步构成了完整的城乡环境价值创造体系。中持股份于2017年成功上市,从而链接了资本的力量,不断创造延伸系统价值服务,着力为中小城市环境建设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中持股份的十年创新路
中持股份2007年提出环境修复理念;2010年提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概念;2012年推出IES和 ROT模式;2013年在国内首创环境调查业务,同年实践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2014年提出城乡生态综合体概念;2016年在环境大建设和有机废弃物区域综合解决方案上做出突破;2018年紧跟环保政策,依托国家课题,组建专业团队,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地下水生态环境修复、黑臭水体治理等服务。
“我们团队是环保行业的一帮老战士,2008年第二次创业,”邵凯感慨道,“走过的这十年,是中持股份贴近客户、为客户创造极致体验的实践历程。”
模式创新
ROT模式(投资-升级改造-运营-移交):
ROT模式指先行投资为客户进行技术改造,再行长期专业运营,并确保达标,政府通过运营服务费的形式进行支付,在约定期限届满后将全部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
ROT模式对已经建好的环境设施进行整改、升级、技改、扩容,对于客户实际的难题进行诊断,并实施方案运营管理。“这个模式创新一直伴随着客户的需求”,邵凯表示,“实际上政府需求上往往不是大规模的建设,而是要解决问题。”
IES模式(中持工业园区综合环境服务):
省级工业园区数量庞大,规划、发展、招商无前瞻性,投入不足,管理松弛。传统单一末端治理的措施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导致这些工业园区污染无法达到排放标准,需要一套综合、系统的解决方案。
邵凯强调,对工业园区污水进行源头治理,有效控制工业生产对水环境带来的影响,促进城镇工业集聚发展并走向良性循环轨道,是解决中小城市环境问题的一项首要任务。“这个模式解决了技术可持续性的问题,用技术创新解决特异性污染的问题。IES模式成为了生态环境部关于环保服务业试点工作方案的模范试点。”
技术创新
邵凯表示,中持股份每年实实在在投入在自主研发上超过三四千万,占营业收入3%,短短十年间获得上百项的专利和技术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是中持团队成长和企业经营发展的一个信仰。”
公司研发团队具有国家多项课题的研究经历:国家863计划“污水处理全过程监控的智能传感器系统研制”课题承担单位;北京市科委“上旋流新型厌氧反应器装备研发与工程应用”课题承担单位,国家“十二五”水专项“工业园区废水治理及环保服务模式综合示范研究”子课题承担单位。同时与国内顶尖大学和国外一流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共生、共连、共赢,形成了中持股份“产学研”相结合的完整科研体系。
SG-DACT®滚筒动态好氧高温发酵技术
DANAS®高干厌氧发酵技术
组织创新
“一个公司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模式要不断变革,使组织不断裂变。”
邵凯认为,第一是要坚持能力建在客户端,扎根区域,服务客户;第二是让组织扁平化;第三是构建平台公司,使公司开放、连接和协同。
同时借助资本力量,加快生态布局。中持股份通过并购温华环境、南资环保、鼎鑫冶金等优质企业,不断拓展业务领域。
中持股份以客户为导向,目前组建了30多个自驱动、自创业、自组织的生态型组织,并且还在不断打造和连接,力求更加开放、连接、协同。
中持之道,以技术领先构建系统方案
邵凯认为,应该以系统性的思维带动综合性产品打造,而不是单一的创新产品。以创新带动服务,打造中持品牌。
通过系统的环境调查与咨询,到环境问题的综合解决,再到环境生态大建设这样的模式,从而让让环境的“负资产”成为生态的“正资产”,以技术构建系统的解决方案。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大环境下,中持依然选择遵从内心的道德标准,并坚信这样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未来,中持还将坚持探索下去,致力通过服务中小城市环境的改善,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