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涛指出,从这个现状可以看出,危废产业可能是阶段性的产业,当甲方面临生存难题的时候,就很难投入更多成本给末端的治理产业。当危废产业比源头产业还挣钱时,大部分危废一定会消减于产生的过程中。因为,对工业危废的产生者而言,通过生产环节控制危废产生的能力其实更强。过去不自己做危废处理,不仅由于专业的限制,也因为之前产业利润很高,还不需要做后端的产业延伸。
随着工业调整的深化,工业废物的产生、处理、利用,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已经不允许工业危废的产生者把更多的钱投入到末端的产业中,而是激发他们积极探索自己进行危废处理的路径,在工艺环节实现危废的消纳。
傅涛认为,像危废这样在别人田野上耕作的过渡性产业,以及技术含量并不高的产业,能够获得高额回报率的时代即将过去。
不能用静态的方式分析产业,因为新时代之下所有的元素都在变化,要做的是在变化中找到不变。
其六,固废也面临共性环保难题。
一是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平衡、充分和高质量就意味着高投入;二是政府支付难题加剧,如地下水、土壤污染治理、河流治理等等,都没有充分的付费主体,政府没有充分的收费通道,加之受经济转型影响,政府的支付能力也在下降;三是工业企业支付能力不足和缺位,历史欠账显著;四是公众支付意愿不高。
这些问题,直接带来了效果市场和高质量增长对系统驱动的呼唤,傅涛认为,产业需要在系统优化中解决难题。对于一个公司,一个技术,一个项目的判断而言,点上的优劣已经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系统的优劣才是成败的关键。
系统驱动的固废市场才是未来
环保领域有两种付费方式——污染者付费和受益者付费,虽然现阶段固废产业的发展仍然需要政府来主导,污染者付费仍是主流,但受益者付费必然是未来趋势。傅涛强调,系统化带来的受益者付费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在受益者空间里充分的挖掘价值,这就是传统意义上讲的资源化。如果资源不能融入到经济循环中,不能融入到价值链的主流交换中,那么资源利用的价值就不会比废弃的价值更大,资源就变成废物。
固废产业点上市场虽然辉煌,但是系统驱动的固废市场才是未来。
何实现系统驱动?傅涛强调,系统驱动有三个层级:
一是更大范围的技术集成优化,而不是点上最优。要求从固废的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看待固废的价值,而不是过于强调处理或者某一个环节的价值。
二是向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E20研究院在邯郸、黄山等地的实践发现,为解决系统化的难题,需要为地方政府和工业企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也就是“五位一体”,不仅仅包括技术的支撑,还有政策扶持、公众引导、产业导入、金融配套等服务,需要全方位的互动和协同。
三是系统化所强化的社会系统资源集聚。这种集聚就称之为:生态链接效应和奇点价值效应。
“实际上,实现系统驱动需要企业思考如何少花钱、不花钱,甚至赚钱做生态环境保护。”基于此,经过三年多的调研和实践工作,傅涛创新性的提出了“两山经济”理论,并首创了《两山经济》一书,他在书中用十几个行业实践案例,讲述了如何帮助地方政府提供更平衡、更充分的环境服务题,以及如何助力企业抓住新时代发展机遇,并系统介绍了四大价值规律:协同需求规律、生态供给规律、时空变现规律、循环奇点规律。
通过创新创造生态连接、占据价值奇点
现场,傅涛重点介绍了与社会系统资源集聚关联最为紧密的两大价值规律,即生态供给规律和循环奇点规律。
人类用创造性的劳动链接自然生态循环、利用自然价值
生态供给规律的提出,主要基于三个论断:
其一,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高度发达基础之上的文明,大部分的工业产品已经供大于求。
其二,万物互联。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链接变得极其重要。傅涛指出,以前我们认为链接产生不了价值,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固有思维,使链接重生“新”的价值,计算机跟计算机的链接,产生了微软和Inter,移动互联网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产生了BAT这类的大鳄公司。
其三,生态价值。傅涛认为,在生态文明体系中,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比起地球生态价值来说,比例很小。人类劳动更大的价值在于链接自然界中生态循环的价值增量。
生态供给规律强调的是用创造性的劳动链接生态循环和社会循环的增量价值,附加于产品或服务,创造价值增量。
傅涛介绍,以百度为例,它建立了搜索引擎系统,网友既是提问者,也是回答者。在这个系统中,不断有人提问、有人回答,价值呈指数级增长。BAT类公司都是指数级的增长,他们靠劳动链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循环,产生巨大的价值。机器与机器之间的物联网是第三层级的互联网,正在产生新的企业巨头。
再如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东风不是战争要素,但在赤壁一战中东风却成为关键要素,诸葛亮在用生态链接的方式作战,把自然元素纳入了“经济对价”。诸葛亮通过观天气,预测链接到自然要素的东风,在对价过程中产生巨大的价值。
编辑:李晓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