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西兰vs中国:海绵城市建设关键参数内涵亟待明晰

时间:2018-09-13 13:51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作者:章卫军

评论(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指南》定义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本质是为了高频率的小降雨,或大雨的初期部分雨水产生的径流,在技术上考虑了不同地域的气象条件,其正确性和合理性无可争议。

3.2关键指标定义更新之必要性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指标,该指标的准确定义和理解需要水文学专业知识。同时,工程实践又需要将复杂的技术概念通俗化。海绵城市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大多数人的误解,或者对专业概念理解不清晰,将为海绵城市建设带来许多质疑,导致消极的态度及建设方向的偏离。

笔者认为,一个比较合适的概念可能是“雨量控制率”,此概念沿用了径流总量控制率的本质含义,避免了“径流”概念的干扰和争议。

3.3需要额外指标才能衔接相关专项规划

奥克兰水质保护、生态缓排、峰值控制三位一体的指标体系对设施规模、工程措施的选择和组合起着关键作用。从以上不同等级雨量控制设计步骤可以看出,其指标体系,涵盖小雨至大雨多种影响生态环境的降雨特征,实现了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提供生态缓排、缓解内涝风险等多重目标,从而在工程体系上与现有的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有效衔接。

我国径流总量控制率仅为约2年一遇24h降雨量的1/4不到。因而仅用径流总量控制率设计的海绵设施缺乏对较大雨量的控制,显然没有内涝防治功能。而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等海绵建设的相关指标实际上是需要综合流域范围内多种因素、多种工程体系才可能实现的系统控制指标。海绵设施建设中,除了源头雨水水质控制有径流总量控制率为设计指标,其他如生态保护、洪涝安全等目标,缺乏相应的海绵设施设计指标,因而导致海绵设施的设计与现有大的系统性的工程体系脱节较大,在技术体系上没有衔接。

微信图片_20180913131344.jpg

图3‑1奥克兰与我国雨水管理控制指标对比

3.4监测与评估方法需要反思

《指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描述中“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其中“不外排”应该是指在利用日雨量设计海绵设施规模时不允许外排。这方法与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完全一致。它实际上允许次日后连续降雨事件发生时,超过设施下渗或滞蓄能力而外排降雨后期相对干净的雨水。

另一方面,径流计算涉及经验水文模型、非线性的土壤下渗参数、微观地形等复杂参数和随机多变的降雨过程。即“径流总量控制率或雨量控制率”75%,并非场地内75%的年径流量不可外排,或等效于径流系数0.25,即并非存在径流控制率=(1-径流系数)*100%的关系。

因此,通过累计外排水量估算径流总量控制率的监测方法在技术上需要思考其科学性,况且流量监测边界闭合困难,动态的建设状态和监测历时很短等也将为评估带来挑战。

微信图片_20180913131349.jpg

图3‑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解读

3.5海绵建设宜定位于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和衔接

奥克兰雨水管理指标,主要应用于雨水管控单元内新建地块、旧城改造或民宅改建时的水敏型雨水设计,与我国的海绵设计类似,其目标是管理好城市建设土地利用变化对水系统的影响,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开发前”。奥克兰对“开发前”的定义是“在提交拟建或改建计划之前的场地条件,包括现状建筑物、道路。”我国对“开发前”的定义不是很清晰,通常大家以完全自然作为开发前设计条件,导致海绵设计的规模、要求相差很大,尤其对建成区,以至于设施规模大、落地难。

奥克兰尽管雨水控制指标比我们多,要求高,但其应用条件和“开发前”的基本概念清晰,类似海绵建设的水敏型城市设计推动相对容易、可行、有权威。

我国有些城市承诺2020年20%,2030年80%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这目标实际上将新的城市建设带来的水问题,与城市现有水系统问题混在一起,导致海绵规划与各专项规划有诸多交集,过多涉及本该其它专项规划完成的事项,“越位”又不专业,目标虚高,不易实现。

微信图片_20180913131349.jpg

图3‑3奥克兰与我国海绵建设实践对比

4  结论与建议

我国海绵城市大规模实践后,更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奥克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清晰的法律法规、持久渐进的科学研究以及合理的技术指标体系建设,为水健康管控提供了重要基础。奥克兰的水健康管控指标及技术体系发展为我国提供了可借鉴之路。笔者在参与了近年国内不少城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等项目过程中,深深感悟到关键参数理解和指标体系突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此笔者提出两点建议:一,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更新为“雨量控制率”,并作为控制新区开发或旧城改造的海绵建设基本要求;二,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地、科学合理地采纳生态缓排、峰值控制指标。只有这样,才能让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体系真正衔接并反馈各专项规划,工程效果客观而有效。

12

编辑:汪茵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