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海,自来水公司的宋仁元先生听取介绍后,立即表态给予鼓励:“这个思路很好!我们这儿还有些资料可以提供参考”。
上海市政院的锺淳昌先生讲:“你们的这个方案可以报到国家争取科研项目立项。”
在南通接待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所王俊玉、吴抚万时,他们听了介绍后立即表态说:“这个项目不要报国家了,就在我们省里立项,拨给你们10000元的研究经费。”这下可动了真格,被“逼上梁山”了。
这时看了从上海拿到的相关资料,一看吓了一大跳:国外的“哈丁奇”式滤池构造比较复杂,而我们的设计与其完全不同,却简单得多。我们的方案会不会有问题?回头想想,我们的方案无论从工作原理上,还是具体设计都能讲得通啊,为什么一定要跟着老外走呢?干吧!大胆地干吧!
就此设计能力为3000m3/d的整套方案经国内知名专家宋仁元先生的仔细审核,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施工到建成不到半年,于1975年完成了移动冲洗罩滤池试验,几乎没有走什么弯路,幸运地一举成功。
使用的自动控制装置是我在爬在车床下面,对照机床电气示意图的表示方法,利用在南京学习时得到的一点自控的皮毛知识,采用继电器组成了控制线路,竟然运行得很好。
当年,发表了《移动冲洗罩滤池试验》一文。1977年设计建成国内第一座20000m3/d生产性移动冲洗罩滤池。1978年“移动冲洗罩滤池”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状。
1980年得到南通电子仪表厂杨绍伦的帮助,学习利用CMOS集成逻辑电路设计、研制成功更新换代的“移动冲洗罩滤池程序控制器”。
面对现状,永不满足;脚踏实地,敢为人先;坚韧不拔,不畏困难;坚定信心,勇于创新!
笔耕不息
在这不断拜师学习的道路上,取得了一点进步,1981年被授予了“工程师”职称。
1983年主持进行“标准浊度研究”,并发表了相关论文。其中关于配制液本底浊度对标准浊度液精度影响的论述,第一次提出了蒸馏水不能作为“0”度水标定浊度仪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984年《移动冲洗罩滤池》一书出版,这应该是我自学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这本书的出版,清华大学许保玖先生、同济大学严煦世先生和上海自来水公司宋仁元先生为我审稿,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使书稿得以完善。特别是出版社俞辉群编辑逐字逐句给我审阅,无论是内容、数学符号、用字的规范,还是标点符号等等都一一给我指出问题,稿纸边上贴满了一大堆的字条,如同维吾尔姑娘满头的辫子,很是有趣。俞辉群工作细致、认真、热情、周到,处处为作者提供方便,使我在学习的路上又多了一位诚恳、热情的老师和挚友。
1986年 获江苏省总工会"自学成才奖"。
1986年接受委托,参加编写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下达的《水泵构造及运行》中级技术培训教材。
除了继续努力进行学习外,我感到对所做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十分必要。所以,平时只要做了点事,就将一些想法和感受记录下来。虽然我这个人比较懒散,但断断续续地也写了些文字。只是,比下略有余,比上就差得太远了。
自己如此,对同事、下属也希望他们从写作中不断提高。在建设狼山水厂的同时,要求参加现场工作的技术人员及时总结,待工程结束后必须提交各自所做工作业务的论文。所以在狼山水厂竣工后半年,就通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出版了《现代化水厂建设实例--狼山水厂的建设》一书。其中“水厂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体会”一文,对建设过程中的失误和教训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总结。这与过去一些工程类的出版物光谈成功的一面,避而不提所出现的问题相比,我们的做法给读者以新鲜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从中得益。
以后参加了数本关于给排水方面的施工手册和监理手册的部分章节的编写,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加以总结,提供业内同行参考。
2006年国际水大会在北京召开,建设部科技司为大会推出了一套丛书,我参加了其中一册《中国城镇供水技术发展手册》的主编工作,重点编写了我国古代、近代的供水技术发展的历史。
我感到,每次总结,对自己的学识水平和写作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求得进步不仅仅是取得具体的成果就可以了,还需要通过不断地笔耕,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从理性认识上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众多师长
多年来,由于南通自来水公司在工艺改造、技术创新方面做了些工作,前来参观考察的人络绎不绝。使我们有机会接触了国内许许多多的同行专家,他们给了我们技术和工作上的指导,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我们曾得到王业俊、王扬祖、陈正兴、汪光焘、聂梅生、宋仁元、沈大年、王洪铸、严煦世、张自杰、李圭白、汤鸿霄、王宝贞、陈梦熊、戴 进、吴杭勉、顾泽南、周嘉民、锺淳昌、谢旭华、吴正淮、高维烈、许振婉、魏建中、杨文进、钱崇湛、许京骐、力伯法、毕延龄、王占生、陈昌杰、周国兴等前辈专家面对面地传授、指导,同时也得到张悦、沃瑞芳、肖绍雍、刘志琪、宋序彤、刘维城、沃瑞方、陈 新、车念国、王俊玉、吴方中、赵乃君、赵华中、芮友仁、黄铭杰、谢志平、钱荣孙、刘延澄、章立德、俞辉群、张美贞、宋为茹、李 刚、王真杰、章林伟、关兴旺、田启明、丛远东、刘允洲、郝 力、陈燕申、曲久辉、邵益生、鄂学礼、吴抚万、孙海如、陈云生、孙淑溪、张晓健、傅 涛、刘文君、顾国维、许建华、陈翼孙、范瑾初、刘遂庆、高乃云、李 田、刘灿生、吕炳南、赵洪宾、崔福义、马 军、于水利、龙腾锐、姚雨霖、何 强、董辅祥、崔玉川、李镜明、金同轨、吴赳赳、姜乃昌、胡海修、陈 卫、王宝玉、周虎臣、吴根林、李桂荣、顾 平、莫志宏、战 威、杨奇观、邱慎初、王 显、郑兴灿、丁堂堂、张大群、贾万新、裘本昌、戴志荷、何 霖、吴松华、印慧僧、沈永明、卜义惠、杨文进、高志强、伊承勋、潘骏寿、陆 萄、李同德、翟海峰、张延蕙、朱锦文、王光杰、何玉珍、高士国、杭世珺、郄燕秋、孙振堂、徐彬士、陈宝书、戚盛豪、沈裘昌、李金根、吴松华、印慧僧、王 杉、石开云、金管德、关怀民、黄毅轩、何爱惠、何冠钦、陈伟雄、何 玲、黄仲杰、张亚杰、朱 澈、包承忠、岳舜琳、夏柔则、曹增万、周其昌、乐林生、王志刚、孙文章、许树礼、杨向平、张隆久、杨福才、姚芳宇、徐淑兰、徐景翼、马戌环、王宝林、何文杰、梁相钦、陆坤明、张金松、李志才、洪觉民、许 阳、何维华、孙志浩、侯天恩、袁 棠、张大川、林振辉、许国栋、吕大武、李复兴、周立先、王 康、季 琪、陈良刚、方家麟、马树明、芮习宁、杨丽娟、赵展春、张松坡、孙淑溪、王孝义、邵学炳、郑兆平、郑家琪、黄伟源、黄金祥、巴克森、庄 匀、孔繁理、黄鸣岐、徐丽英、裴兆中、何跃庭、黄广泽、郭洪泉、徐坤林、凌天钰、葛忠康、陆明钰、朱世威、宁兆洪、沈启鹏、袁靖东、王维明、许云钦、朱君道、朱世威、宁兆洪、凌振荣、候德剑、张 宴、陶永华、吕 坚、陆 路、朱 洪、陈晓宁、顾宇人、徐华清、刘承泽、刘国俊、王宇祥、朱永岐、孙天林、单百歌……等国内诸多知名专家、学者、同行朋友的指教。使我们在技术进步的道路上依靠专家学者们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不断地跟上时代的步伐。
编辑:汪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