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创新。创新既包括项目投融资组织模式的创新,也有项目评价方法体系的创新、项目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当这些创新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这样会为基础设施的健康长期发展带来一个良好的机会。
四、PPP模式只有规范才能行稳致远
李泽正博士指出,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经过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PPP模式在调动社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风险。今后一段时期,要按照中央关于防控风险的总体部署,对PPP模式严加规范,对PPP项目严格监管。在新形势下,PPP模式只有规范才能行稳致远。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规范履行投资管理程序。PPP项目首先是一个项目,需要充分论证项目建设和采用PPP模式的必要性以及合理性、可行性,要科学决策,从源头上提升PPP项目质量。同时,要依法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管制和合同管理制,高标准、严要求,切实保证工程质量。特别是项目质量、运营的稳定性、可持续是需要考虑的重点。要公开公正公平选择社会资本方,发挥社会资本的创新管理优势,提高PPP项目的运营效率。
第二,规范PPP项目的融资。要按照关于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的文件要求,防控金融风险。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等国务院有关政策要求,严格执行资本金制度,要防止违法违规。
第三,遵循PPP的本质。我们做好一个PPP项目一定要遵循PPP的本质才能把它做好,首先政府和社会资本要建立起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要加强沟通协商,做好合作事宜,要严格履行各项规定和义务,政府要做好履约的表率,要坚持杜绝新官不理旧帐,要做好长期合作、同甘共苦的准备,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同时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特别是激励约束机制,发挥社会资本的创新优势,挖掘项目的潜在收益。此外,还要建立的科学的风险分担机制,切实保障各方面的合法利益,要保障项目的稳定运行,既要保障公众利益,同时要保障社会资本合理合法的权益。
第四,做PPP既要尽力而为,更要量力而行。PPP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投资方式之一,但它并不是全部,所以不能泛化,更不能强制推行PPP模式,特别是要防止为了做PPP而做PPP。要不忘初心,通过做好PPP,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供给效率。
第五,在当前环境下推广PPP模式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给社会资本稳定的支持。国家发改委从2014年制定的第一份政策,即《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到现在,前后出台的文件都是一脉相承的。政策上的连贯性,可以让各方有稳定的预期,为PPP的持续发展提供信心。
“城市排水PPP模式健康发展及案例实践专题研讨会”会议现场
(注:本文未经发言嘉宾审阅。中国水网还将陆续刊登“城市排水PPP模式健康发展及案例实践专题研讨会”其他嘉宾发言要点及对话环节精彩观点。)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