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论中国海绵城市发展现状

时间:2018-01-11 14:52

来源:佳长科技海绵城市

作者:娄城铭

评论(

一、“海绵城市”理论及背景概述

近年来,我们经常从央视和各大媒体报道中,见到新兴的海绵城市项目成功落地,“海绵城市”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热点话题。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其具体发展历程如下: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由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

2014年12月31日,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2016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2017年要抓好120个试点项目,现已有30个试点海绵城市开展。

海绵城市的建设有效的缓解了城市内涝,使城市水生态得以修复。对改善城市水环境、涵养城市水资源、提升城市绿化率、提高城市水安全及人民的生活质量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因地制宜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

(一)保证海绵工程与城市管道的和谐性注重城区平衡

首先,要考虑到城市地质基流情况,以及城市地下原有市政管线,在不影响既有水系统的前提下,将海绵工程具体化、有序化。海绵工程要结合城市内部各小区、城市内外居民区与商业区、待开发区域以及风景园区等,在详细掌握其排水管线状况后,与海绵工程相结合,形成一张科学有序的综合性排水、蓄水管廊。

(二)专项专攻结合不同地区的矛盾需求解决问题

在建设海绵城市时,需要结合城市的实际矛盾需求,针对性的处理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例如对于内涝问题严重的城市,应该大规模收集该城市降水情况;在设计方案时,将主要降水滞留区着重标示,采用科学的手段,让降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再如,针对水资源匮乏区域,如北方城市等,应在工程建设设计中,着重考虑海绵城市工程中对于降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注重降水的过滤与采集,并将其用在农业灌溉、绿化建设、城市居民用水等方面。

(三)结合各门学科解决地形地貌矛盾

海绵工程的建设也应根据当前城市的地形地貌特征科学加以规划,例如对于平原地区,采用平缓的管道铺设方式,保证送水工程的稳定性;对于山地、丘陵等起伏幅度较大区域,应结合当地现有的排水管网以及现有技术情况进行管道铺设工程计划。在设计管道的过程中,充分参考重力学、动力学、几何学等学科,并且多聘用相关人才参与到管道的设计工程中,处理好雨水的汇水分区和排水分区的矛盾,不能片面的只考虑其中一方面。

(四)遵循“以人为本”理念降低影响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将地方特色、文化、历史、人文以及居民的出行、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相结合,对当地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尽可能保护历史文物等,同时可以依靠当地人民的力量,充分掌握当地实际情况,与当地有经验学者探讨海绵城市的建设以及海绵工程的设计等,双方共同协作,促进海绵城市的顺利建成。

三、渗滤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

海绵城市建设有六字箴言“渗、滞、蓄、净、用、排”,渗滤系统放在了首位。海绵城市建设大部分的绿色基础设施是依靠绿地的土壤下渗,下渗不了,再通过雨水倒流口或溢流口进入渗井、渗管和渗滤系统中。这些绿色基础渗滤设施在几场暴雨过后,基本全部堵住,雨水无法下渗,导致积水,系统崩溃。因此在海绵城市设计中应着重的考虑绿色基础设施的排泥和堵塞的问题。

(一)渗滤系统的概念以及工作原理

渗滤系统其工作原理为:由部分填料或原始土壤,对地表径流加以净化,经净化后的积水经由相关系统收集管道传输到雨水管网,或者直接渗透到土壤当中,从而达到地表积水的循环传输与利用,削弱洪峰,并且保证地下径流得以净化。渗滤系统一般部署在住宅小区、公路绿化带以及植物公园等地,不但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并且能对城市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

1515653862629922.png

图1:国内渗滤系统研究现状框架图

(二)渗滤系统现状及解决措施

(1)渗漏系统堵塞及排泥排砂问题考虑不足

目前国内海绵城市渗漏系统的设计上,往往忽略了系统的堵塞问题,以及未有专门的排泥排砂研究及规定。渗漏系统极易因地表粉尘或垃圾产生堵塞问题,且由于未能定期排泥排砂,使整个渗滤系统的运作迟缓,地表积水无法及时排出,管道的堵塞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的排水、水质和水污染环境。

(2)土壤板结渗透性以及土壤渗滤性不足

土壤是组成渗滤系统的重要成分,土壤板结的渗透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渗透率以及路面的透气性。目前国内海绵城市的渗滤系统所用土壤,其渗透性较差,系统无法达到理想化效果;其次,土壤的渗滤性也直接关系到系统水循环的管理。对于一些水资源匮乏的地区来说,渗滤系统可以将雨水或地表积水收集,经科学处理后可再次使用,而目前工程用土壤的渗滤性也往往存在不达标的状态。

渗滤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所以应加强渗滤系统的规划与研究工作,为解决目前存在问题,应作出针对性处理。

首先,应充分考虑到渗漏系统的堵塞问题以及排泥排砂方式,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现状:一方面,可利用遥感技术,对系统官网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采用云计算技术对数据加以分析比对,在流量差值较大区域设置预警模块,并着重分析流量异常的原因;另一方面,定期对管网及其预警点进行日常维护,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排泥排砂技术,定期对管道进行疏通,保证渗漏系统的正常运转。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